鍍金是一種以金飾物的工藝,即用薄層黃金加附在銀銅諸器上。古代把考中進士稱為\"鍍金\";如今,稱出國留學為\"鍍金\";還有把在職帶薪讀書、拿文憑稱為\"鍍金\"的。
讀書怎么比喻成\"鍍金\"的呢?
這是唐代詩人的創作。白居易《西涼伎詩》:\"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貼齒\"。\"金鍍\"描寫藝伎化裝的情景。后有錢塘詩人章孝標,幾次考進士不中,大雪天出游解悶。他來到詩人、進士、淮東節度使李紳府中,訴說落第后的心情和村里人冷眼相看的苦惱。李紳是無錫人,看在同鄉的面上,勸他再苦讀十年寒窗應試。章孝標十年磨礪,果然及第。他欣然命筆作詩:及第全勝十政官,金湯注鍍了出長安。馬頭漸入揚州郭,為報時人洗眼看。\"他把這首洋洋得意的詩寄給了李紳。李紳從詩中看到了章孝標小取即滿、傲氣十足的肚量和氣派,很想教育他一番。李紳于是作詩《答章孝標》:\"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十年長安方一第,何須空腹用高心。\"章孝標一見此詩,大為羞愧。
注:\"金湯\"即鍍金的金液,湯又通燙,故鍍金又稱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