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戰爭的硝煙已經散盡,但認真分析和研究這場戰爭的特點和規律,以及交戰雙方裝備保障的經驗和教訓,對于我國做好高新技術軍事戰爭條件下武器裝備的準備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下面筆者針對伊拉克戰爭的特點,就非對稱條件下的地面戰爭對我國輕武器發展的啟示,談談自己的體會。
啟示一高新技術條件下的非對稱作戰特征,決定了我國在較長時間內必須貫徹以劣勝優的裝備準備原則,進一步推動輕武器裝備的發展
我軍在今后一個時期內,武器裝備在整體上還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這決定了我們必須立足現實,揚長避短,把裝備發展的立足點放在以弱制強、以劣勝優上。
輕武器裝備在近距離的地面戰中,尤其是在非對稱作戰條件下,將以其裝備數量大、機動靈活、經濟性好的特點,最容易實現寓軍于民和全民皆兵的戰術思想。伊拉克戰爭伊始,美英聯軍就憑借其絕對的制信息權,利用強大的空中優勢,通過大規模空襲,不分晝夜地對伊拉克進行轟炸,在短時間內使伊拉克的作戰系統陷于癱瘓,指揮系統及大部分重型裝備被摧毀,剩余的重型裝備也不敢輕易使用。在這種非對稱的作戰條件下,伊拉克主要依靠輕型武器,以城市作為依托進行防御抗擊,阻止美英聯軍的快速推進并消耗美英聯軍的有生力量和裝備。在整個戰爭期間,輕武器裝備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非對稱條件下的作戰,尤其是抗擊侵略、維護領土安全的地面戰中,輕武器裝備具有其他武器裝備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國應以以劣勝優的裝備準備原則,進一步推動輕武器裝備的發展。
啟示二針對武裝直升機、坦克車輛等主要威脅,提升單兵和班組防御裝備的效能,形成梯次配備
分析此次伊拉克戰爭的特點,武裝直升機、坦克車輛仍是未來地面戰爭中步兵的主要威脅。此次戰爭中,美英聯軍地面部隊主要利用武裝直升機作為空中掩護,主戰坦克作為地面掩護,以裝甲運兵車承載士兵進行快速突擊作戰。
地面對抗戰中,伊拉克軍隊的車輛、火炮以及火力點大部分被直升機、坦克擊毀和消滅。而伊拉克用于對抗這些威脅的重型武器裝備,不是被美英聯軍空中轟炸摧毀,就是害怕遭到空中打擊而不敢使用,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單兵便攜式武器裝備承擔起防御任務。綜合分析我國單兵和班組的裝備情況,應該進一步提升其作戰效能,完善梯次配備,使其具有較強的防低空、反裝甲能力。為此,應以發展以下武器為主:
(1) 發展質量輕、操作簡單、成本低廉、不占編制的便攜式防空導彈武器系統
針對日益嚴重的空中威脅,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已開發了便攜式防空導彈,如美國的“毒刺”系列、英國的“標槍”系列、俄羅斯的“箭”、“針”系列、法國的“西北風”便攜式防空導彈等。我國也開發了“前衛”系列防空導彈。但由于這類導彈的成本在1萬美元以上,且質量仍然偏重,操作相對復雜,大多數國家不能大批量裝備步兵,致使單兵的基本防空能力依然較弱。因此,我們應該發展一種專門用于對付武裝直升機,且成本低廉、質量更輕、可以大量裝備步兵而不占編制的便攜式防空導彈武器系統。
(2) 發展質量更輕、射程在1000m左右、不占編制的便攜式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
我國歷來重視輕型反裝甲武器的發展,經過長時間不間斷的改進、完善,我國的輕型反裝甲武器已經形成了梯次配備。射程在3000~4 000m的有紅箭—73系列、紅箭—8反坦克導彈;射程在500~ 1100m的有82~105mm無后坐力炮武器系統;射程在200~300m的有120mm連營反坦克火箭及80mm單兵反坦克火箭。但分析這些反坦克武器系統,不難看出,只有反坦克火箭的質量能滿足單兵攜行的要求。目前大多數國家都在發展質量輕、精度高的近程單兵反坦克導彈,如美國的 “掠奪者”、德國的“鐵拳3”、法國的“艾利克斯”單兵便攜式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
因此,我國有必要發展一種質量更輕(10kg左右),射程在 1000m左右,能夠實現發射后不用管,而且不占編制的便攜式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以提高單兵的反裝甲能力,減輕步兵所受的坦克車輛威脅。
(3) 發展威力更大的新一代單兵反坦克火箭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坦克車輛的防護能力也在不斷提高,世界各國為了適應這種變化,都在不斷改進其便攜式反裝甲武器的性能,發展趨勢是保證不增加質量的前提下,提高彈藥威力。多年來,歐美國家公認的單兵便攜式反坦克武器的質量一般在9kg以內。我國1989年定型的80mm單兵反坦克火箭,由于口徑小,威力的提高受到限制,不能滿足現代戰場對單兵反坦克火箭的要求。因此有必要以武器的質量為限(<9kg),進一步論證我國單兵反坦克火箭的口徑,提高武器系統的威力,發展下一代單兵反坦克火箭。
啟示三城市作戰是地面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重視發展城市作戰裝備
俄羅斯車臣戰爭以及伊拉克戰爭表明,城市作戰是地面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重視發展適于未來城市作戰的武器裝備,而輕武器以其得天獨厚的特點,成為城市作戰的重要武器裝備。
城市作戰戰場環境復雜,建筑物林立,觀察視野狹窄。在城市作戰中必然要面臨攻堅作戰、隱蔽作戰、近距離遭遇作戰等突出問題。分析未來城市作戰的特點,除了利用現有的輕武器裝備外,還應發展以下輕武器裝備:
用于對付建筑物內敵人的破障、攻堅武器系統,如單兵攻堅彈;
用于驅趕建筑物內之敵的定向武器,如定向超聲波武器;
用于在有限空間發射的單兵火箭武器系統;
用于近距離遭遇戰的高首發命中率武器,如戰斗霰彈槍系統;
用于解決觀察視野狹窄問題的越障攻擊武器系統,如遙控飛行彈。
啟示四夜視裝備是我軍輕武器裝備發展的最薄弱環節,必須重點發展
從本次伊拉克戰爭可以看到,美英聯軍的陸軍武器配備了大量的夜視器材,在夜間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的地面戰爭必然是全天候條件下的協同作戰,若不具備夜間作戰能力,在作戰時域上必然受到極大的限制,嚴重影響部隊的作戰能力。反觀我軍的輕武器裝備,夜視裝備是最薄弱的環節,目前大部分武器沒有配備夜視器材,小部分武器也只配備了作用距離較近的微光夜視器材,這與我國的夜視技術發展較晚,技術水平較低有關。但這更要求我們在以后的裝備發展中,把夜視技術的發展作為重點之一來抓,以跨越式發展思路,加大夜視技術的發展力度,從而提高我軍輕武器裝備的綜合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