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朗革命前的波斯王朝時代,德國HK公司將 MP5 9mm沖鋒槍的特許生產權授予波斯王朝。后來伊朗生產MP5,并將其作為軍用制式沖鋒槍。圖片上的沖鋒槍,是HK MP5的縮短型MP5K。伊朗將這種縮短型命名為MPT5K沖鋒槍,或湯德爾輕型沖鋒槍。MPT5K 與德國的HK MP5K一樣,為無托式設計。
該槍乍看像是西格-紹爾公司的P226手槍,但據說西格-紹爾公司并沒有向伊朗提供該槍的生產特許。仔細察看,該槍與我國北方工業公司出口的NP22式手槍完全相同。PC9 式手槍,公開展示時稱其為佐瓦夫9mm手槍,全槍長196mm,由伊朗薩奈耶-圣加夫薩爾薩迪兵工廠生產。
伊朗在1979年推翻巴列維王朝以前,采用北約的武器體系,并依賴北約國家供應。后來,由于美國及西歐采取武器禁運政策,伊朗另找其他武器供應渠道,向華約國家引進武器。因此,伊朗具有北約和華約的兩種武器體系。圖片所示的高射機槍,很像蘇聯最早研制的DShK 12.7mm重機槍。但取消了槍管散熱片,伊朗被特許生產后,將其命名為MGD 式12.7mm高射機槍。
該槍又稱湯德爾9mm沖鋒槍,是伊朗獲得德國HK MP5 9mm沖鋒槍的特許而生產的,兩者的技術諸元完全相同,只是標志不同。伊朗TMP9的彈匣倉右側,刻有RPG-7 40mm火箭筒、G3 7.62mm自動步槍、MG3 7.62mm通用機槍與齒輪組合的標志,該標志是伊朗薩奈耶-圣加夫薩爾薩迪兵工廠的注冊商標。
印度在進行小口徑軍用步槍選型試驗時,曾有許多國外產品參加競選。據說東德設計的比加步槍曾一度是最有希望的候選槍,但德國統一后停止供應該槍。最終印度選用該國軍事研究所研制的B1式5.56mm步槍作制式,由伊沙博爾-印第安納兵工廠生產。該槍在試制階段曾稱其為INSAS 5.56mm步槍。B1式5.56mm步槍,基本上是以AK步槍為基礎設計的,但彈匣與奧地利AUG 5.56mm步槍的彈匣相似,槍口部分與比利時FN公司的FNC 5.56mm突擊步槍相似。該槍與AK不同之處在于其機匣左側有獨立的手動保險,快慢機設有3發點射。印第安納兵工廠在生產B1式軍用步槍的同時,還生產該槍的出口變型槍,稱為INSAS RFI-121式5.56mm步槍,機匣上面的瞄準鏡可自選,護木、握把均用黑色塑料制成(B1式為深黃色),槍托有折疊式和固定式兩種。
印度MAG2A1式7.62mm通用機槍
該槍是印度本國生產的軍用制式機槍,其外觀酷似英國仿制并作為制式的FN MAG 7.62mm通用機槍(英軍制式型號為L7A1),三腳架酷似英軍帶緩沖器的L4A1制式三腳架。該槍口徑7.62mm,全槍長1250mm,槍管長545mm,全槍質量10.85kg,三腳架質量13.61kg,初速840m/s,有效射程1200m。
眾所周知,印軍的武器體系與英軍酷似。英軍選用比利時FN公司的大威力手槍作制式,并命名為L9A1 9mm手槍。印軍與英軍一樣,也選用大威力手槍作軍用制式,但不是比利時的,而是英軍在“二戰”中使用的加拿大英格里斯型大威力手槍,命名為M1A 9mm自動手槍。該槍在印度本國生產。
印度新制式5.56mm輕機槍
管和兩腳架。其槍口部不能加裝榴彈發射器。射擊方式無3發點射,僅有半自動和全自動兩種方式。槍托有固定式
印度的伊沙博爾-印第安納兵工廠,除了生產印軍新制式步槍B1式之外,還生產同一系列的輕機槍。新制式輕機槍,基本上挪用INSAS突擊步槍的機匣,機匣上面配裝弧形表尺。為了用作輕機槍,該槍配裝了大容彈量彈匣、重型槍
(見圖片)和折疊式兩種,折疊式槍托用金屬管焊接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