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人抱怨農村錢難賺,豈知在農村還有\"無本生意\"可做。在山東省成武縣天宮廟鎮就活躍著一大批做無本生意的\"買賣經紀\"、\"包地經紀\"和\"勞務經紀\"。這些經紀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但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自己也賺了個盆盈缽滿。
50多歲的老黨員李世存曾當過村干部,走南闖北唱過戲,見多識廣。他不僅熟悉行情,而且辦事公道。一些村民買賣樹木、麥草,由于摸不透行情,算不對材積,有時難免吃虧上當。誰家要出賣大宗農副產品,出現買難、賣難問題時,都爭相請老李來幫忙。老李便成了大伙公認的\"買賣經紀人\",他家里裝上了電話,與南來北往的生意人廣交朋友。張武樓村的韓喜蓮有一行桐木,買方出價達到了1.5萬元。她拿不定主意,請來老李當場核算材積,當場論價,結果多賣了1000多元。
成武縣供電局職工老米,想到天宮廟鎮畢廟村包地種地瓜,加工粉條。由于不了解情況,老米便請村民代表畢來新出面做村民的工作。畢來新當上了\"包地經紀\",他代表包地老板同村民談條件、談價格,一家一戶上門撮合、按手印,直到雙方都滿意,才把20多戶的思想統一起來,使老米的包地愿望得以實現。老米看他不辱使命,將他從\"包地經紀\"提拔為\"勞務部長\",待遇從優,一切用工用人都委托他全權處理。據調查了解,這個鎮目前已涌現出50多個包地大戶,有的搞花卉苗木,有的搞地瓜種植,全鎮土地流轉面積達400多公頃。包地經紀人推快了土地流轉的車輪子。
一些包地大戶大規模地經營土地,首先面臨的是用人用工問題,\"勞務經紀\"便成了他們的得力助手。宋玉原是康集電信支局的職工,提前離崗后,他受聘擔任兩個包地老板的勞務經紀,一年四季負責為老板組織人員進行田間管理和收獲,少則三五人,多則20多人,有時還要親自帶頭干,一星一點都要包工到人。(山東李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