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德清,吉林省梅河口市一位普通的母親。她在5年里女扮男裝,蹬車 10萬公里,實現了三個女兒上大學的夢想。同時,她不論在形式上還是實質上都承擔著爹娘的雙重人生角色。她要求三個女兒在外要叫她“爹”,回家再叫她娘。做“爹”,她做得鐵骨錚錚;做娘,她做得柔情似水。
她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當地報紙的報道中尊稱她為“天下第一母親”。
沉重的榮耀,在三個女兒考上大學之后
今年53歲的孫德清出生于吉林省梅河口市坐營鎮。20世紀60年代后期,正在念初中的她趕上了“文化大革命”,她只好放棄學業回家務農。21歲時,她和同村的一個姓石的青年結了婚。婚后三個女兒相繼來到了人世。
三朵金花不僅長得惹人喜愛,而且個個聰明好學。每到期末,姐妹三個都紛紛拿著考試第一名的獎狀回家報喜。一家五口勤勞節儉,靠種幾畝地過著雖不十分富裕但卻很溫馨的生活。1994年9月開始,三個女兒陸續上了高中。孫德清聽說梅河口市五中的教學質量好,就舉家搬到梅河口市內,把女兒們都送到了五中讀書。從此,生活更加拮據了。
為了供孩子上學,孫德清和丈夫到處打短工,什么臟活累活都干,拼命掙錢。孫德清的丈夫開始蹬三輪車,一天能有二三十元的收入,起早貪黑,非常辛苦。女兒們也都很爭氣,她們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刻苦學習,誰都不肯落在后面。
1997年夏天,孫德清的大女兒石月丹收到了延邊理工學院的大學錄取通知書。聽到這個消息,蹬了一天三輪車的父親老石總算能睡個安穩覺了,沒想到,第二天他一覺醒來突發腦血栓,一半身子動不了。經過醫院搶救,他撿回了一條命,但從此臥床不起。
第二年,二女兒石月雙考上了長春師范學院。第三年,三女兒石月文也被遼寧大學錄取。
孫德清第三次捧著女兒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心情特別復雜。高興的是最后一個女兒都考上了大學,可巨額的學費真讓她犯愁!大女兒和二女兒上學借的學費還沒還呢,現在更是求借無門,這可怎么辦呢?
孫德清感覺天都要塌了,眼看三個女兒都要開學了。情急之下她找到梅河口市農行南河路辦事處,辦事處的領導聽了她的訴說后很感動,破例為她辦理了貸款手續。可是按規定一次只能貸款4000元。他們又號召員工捐款2000元,孫德清才過了這一關。
女扮男裝, 血淚浸透了一道道車轍
丈夫臥床不起后,整個家庭的重擔都落在了孫德清的肩上。她又當爹又當媽,在不幸的生活面前,堅韌的她扮演了雙重角色。她決定像丈夫一樣,蹬三輪賺錢。
從此,她每天早晨4點起來,給丈夫做好飯后,就蹬著破舊的三輪車出發。在梅河口松江大橋橋頭每天都會出現她瘦弱的身影。這里蹬三輪車的大多是身強力壯的男人,只有孫德清是惟一的女人。剛入此“道”時,不熟悉的同行們欺生,常常和她搶生意并欺負她,她忍了。技術不熟練,她去練。冬天寒風刺骨,拉活時,一蹬一身汗,停下來,冷風很快打透單薄的棉衣,上面的哈氣凍成了冰甲,一動還嘎吱嘎吱響。夏天烈日炎炎,馬路上無遮無攔,曬得皮膚都痛了。孫德清都硬著頭皮挺了過來。
有很多次, 想用車的人一看孫德清是個女人,都不忍心雇她。所以她的生意一直不穩定,好的時候一天能賺十多元錢。不好時,一天只有幾元錢。有一次,一個男的要運200斤大米。當時附近只有孫德清一個三輪車,男子招手讓她給送一趟,并講好送到地方給3元錢,孫德清高興地將4袋大米吃力地抱到車上。這時過來了一個蹬三輪車的小伙子,貨主立刻讓孫德清把貨給卸下來,他要用這個小伙子的車。當孫德清上前理論時,貨主竟說:“你是個女的,這些米你送不到樓上就得累癱了,我不用你。”
還有一次,孫德清聽說一家賣煤公司有活干,她就蹬著三輪車去了。老板說,如果想拉活的話,得先幫著砸煤,將大塊煤砸碎后都裝到袋子里。等3個月后正式出貨,但這段時期內,干活是不給錢的。孫德清想,雖然暫時累點,但 3個月后就能天天拉活,這樣收入就能穩定些。她二話沒說就開始幫著干。大的煤塊砸起來很費力,老實肯干的孫德清每天都累得精疲力竭。可是就快要到 3個月時,公司老板突然找來一個年富力強的小伙子,活兒都包給他了,讓孫德清走。孫德清3個月的心血就這樣白費了,她找老板理論,但老板說:“誰花錢不想雇個身強力壯的小伙子。”
孫德清回到家后,一股火上來,病得臥床不起,兩天兩夜粒米未進。她想,如果自己是男的就好了!這樣就會多拉點兒活兒,到手的活兒不會被人搶走,更不會遭人欺負!想著想著,她突然眼前一亮:“我何不女扮男裝呢?”
第二天,孫德清掙扎著起來,找出一件丈夫的衣服。多少有點大,但還能對付著穿。她把長發盤在頭上,買了一頂男式帽子戴上。這樣一打扮,誰也看不出面容黝黑粗糙的她是一個女人了。從此,孫德清總把自己裝扮成一個男人,壓低說話聲音,蹬著破舊的三輪車穿行在梅河口市的大街小巷。也別說,自從孫德清女扮男裝后,她蹬三輪車的收入大大增加,好的時候一天都能收入近30元錢。
孫德清女扮男裝蹬三輪車,也遇到過很多為難的事。有一次,三個男子要運一臺木工用的電刨子,足有200多公斤重。孫德清怕他們知道自己是女人而不用她,就一直不敢開口說話。他們也真把她當成男的,雇了她的車,孫德清暗暗高興。運到目的地后,他們讓她幫著把大電刨子抬到四樓。剛上到二樓,孫德清就有點兒支持不住了,她覺得胸口發悶,兩腿發軟。她忙喊:“停一停!”大家只好把東西放下,一個男人指著她鼻子說:“就你這樣的,還干這活呢。”累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孫德清,沒有力氣說話,只是喘個不停。歇了幾分鐘后,她又咬咬牙,和另外三個男人又抬起這個寵然大物……好不容易抬到了4樓,此時孫德清已累得滿身是汗,她下意識地將帽子摘下來擦汗,這一摘不要緊,把三個大男人都嚇愣了。這分明是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太太。剛才還指責孫德清的男子不好意思地說:“大姨,你這么大歲數了,干什么不好,這活兒可不是你能干的。”孫德清長嘆一聲說:\"沒辦法,都是生活逼的。”最后,原本說好6元錢的活,他們給了20元錢。

2000年春節那天,大女兒和二女兒為了省錢,都在學校勤工儉學沒回來。懂事的三女兒不想讓媽媽再出去蹬三輪車了,就悄悄把連接車把和車架的“車楔子”藏了起來,摟著媽媽的脖子說:“媽,都過年了,您就歇歇吧。外面這么冷,出去會凍壞的。”孫德清卻說:“孩子,人家過年都是團團圓圓的,你大姐和二姐卻因為沒錢回家,大過年的就留在冷冷清清的學校里,媽的心能好受嗎?都怪我這個當媽的沒能耐啊!”三女兒哽咽著說:“媽,我們怎么能怪您呢,您為我們吃的苦已經夠多了!”母女倆抱頭痛哭。
孫德清擦干了眼淚,讓三女兒將“車楔子”找了出來,又頂風冒雪上路了……由于是年三十,蹬三輪車的車夫都在家沒有出來拉活兒,所以孫德清這一天活兒特別多。她一直忙到晚上10點多鐘才拖著快虛脫的身子回到家里。丈夫和女兒都特別擔心,三女兒看見媽媽回來就心疼地摟住媽媽,幫媽媽揉著被寒風凍傷的臉。
孫德清數了一下掙的錢,竟然有38元!孫德清從來沒有在一天掙過這么多錢,她微笑著在大年夜的鞭炮聲中睡著了……
蹬三輪車也遇到過很多危險的事。2002年秋天的一個夜晚,一個男子把孫德清攔住。說要去市醫院附近的家屬區。孫德清見他喝得醉醺醺的,就說:“太晚了,我要回家,你找別人送你去吧。”這個男人說:“這么晚沒車了,你就拉我去一趟吧。”說著他竟到三輪車上躺了下來。孫德清沒辦法只好拉著他往前走。
對話中他聽出孫德清是個女的,就問孫德清多大歲數,孫德清如實講了,那男子竟說和她是同歲,想和孫德清認識一下。還說:“你怎么干這個?多累啊!為什么不找點輕快活干。你把我送回家,進屋陪我坐一會兒,我多給你錢。”孫德清感到自己受到了奇恥大辱,可勢單力孤,不敢動怒,只得用軟話敷衍:“大兄弟,我蹬三輪車是為了供我女兒上大學,雖然累,可這錢掙得光明正大。”她一邊說一邊想脫身的辦法。可那男子糾纏不休,話越說越露骨,開始動手動腳。情急之下,孫德清一腳踩住車閘,慌稱車胎破了,下車前后張望,可路上一個行人都沒有。那男子信以為真,也晃晃悠悠地下了車假惺惺地說: “我幫你看看。”孫德清趁他彎腰看車輪時,一把將他推倒在地,她轉身上車就往回蹬。慌亂中孫德清的鞋都蹬掉了,她就光著腳一路蹬回了家。回到家里,又驚又怕的孫德清一夜未眠。
“爹”親“娘”親, 艱難歲月中獨舞雙重人生
三個女兒在外面得叫她“爹”,在家里才能叫她娘,這是孫德清對孩子的要求,這也是她給自己的人生定位。做“爹”,她鐵骨錚錚;做娘,她又柔情似水,每一天這樣的人生變位,讓她們母女嘗到了人生太多的悲歡。
2000年,市里加強路管,要求三輪車上稅。孫德清每天最多拉二三十元,往往還沒等進錢,就已經籌劃如何花銷了,還哪里交得上稅呢?一天,孫德清拉著顧客和50多公斤東西,被交警截住了,孫德清知道糟了。
交警說:“沒交稅吧?” 孫德清說:“一年640元我真的拿不出來啊。” 交警說:“那你是不想干了吧?全市一共只能留500臺人力三輪車,你交晚了,就取消營運資格了。”孫德清急了:“你得照顧照顧我啊,這是我家的飯碗啊,我家全靠我拉車呢!”
交警說:“那我怎么能信任你啊?”情急之下,孫德清一把將頭上的帽子摘下來,一頭斑白的頭發在風中飛舞,交警和周圍的人們大吃一驚,孫德清一字一頓道:“讓我用五十多歲的頭來作證吧,我沒有撒謊。”后來,城管部門在調查核實后為孫德清減免了一切費用。
家貧出孝女,孫德清的幾個女兒都特別懂事。她們在學校都特別節儉,常利用業余時間或假期做家教掙錢。小女兒在家雖然最小,可她最知道心疼媽媽。一次開學前,孫德清在給每個女兒借足了學費后,又特意將撿來的礦泉水瓶子賣了36元錢放到小女兒的兜里,讓她加強營養。
后來,孫德清接到一個郵包,打開一看是一件毛衫,里面夾著一封小女兒的信。信中說:“媽,我又得獎學金了,學習生活都很好,我走時你給我拿的那36元錢我沒舍得花,母親節的時候我給您買了件衣服,您穿上它就算是女兒陪在您身邊了。”孫德清看完信淚流滿面。
每年寒暑假,三個女兒都要輪番陪母親出車,這是女兒們的約定。就當是女兒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吧,她這樣安慰著自己。她知道干這活太苦,接觸的人也太雜,她想讓女兒們也學學如何接觸社會。
2000年暑假的一個晚上,這一天輪到小女兒陪母親出車。白天酷熱難當,終于盼來了傍晚,她們蹬車來到了渾發河邊,習習的涼風讓她們母女好不愜意,孫德清高興地摘下了帽子……這時一個中年男子上了車,要去河邊的一個商店。車走到一個偏僻處,男人要求下車,他轉過身忽然掏出刀逼住了母親,“快把錢全拿出來,要不,我捅死你們!” 孫德清一下愣住了,這時,小女兒騰地一下跳下了車,“爹,別怕,有我呢。”看見瘋了般的女兒,母親一下醒過神兒來,“孩子,別過來,爹和這狗東西拼了!”“怎么,你是男的?”這個歹徒慌忙轉身鉆進了旁邊的樹林里,娘倆深一腳淺一腳地跑到了亮處,女兒坐在地上,身子抖了好久,母親撫摩著女兒的頭說:“別怕,孩子,有爹呢……”在夜色里,她們的淚撲簌簌地流了下來。
對女兒,孫德清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在關鍵的時候幫著自己搭把手可以,但決不可以蹬車。2001年寒假的一天,二女兒陪母親出車。母親去廁所的時候,來了一份活兒,二女兒趁機蹬車,接了這份活兒。回來后,這可氣壞了母親,“這不是女人干的活兒,你看你哪還有個姑娘樣兒?萬一出了事怎么辦?”這成了女兒們惟一一次蹬車的經歷。
扮男人扮久了,孫德清怕影響到女兒,在家竭力讓自己變得女人味十足。回到家,她要把自己的頭發梳理得很漂亮,盡量穿顏色鮮艷一些的衣服。她做得一手好菜,女兒們最愛吃母親做的菜了。心靈手巧的她常常借鄰居家的縫紉機幫女兒做裙子、改褲子。女兒們雖然沒有幾件像樣衣服,但被她裝扮得漂漂亮亮的。
在孫德清雙重人生的影響下,她的女兒個個剛強堅韌,又溫柔細膩。母親的言傳身教在女兒身上派上了用場,2001年的夏天,小女兒在一家飯店找到了一份當鐘點工的工作。一天晚上,幾個喝多了酒的客人因為有一道菜上晚了,他們不僅不買單,還對收銀員大打出手。很多男服務生都嚇得愣在那里,她抓起了一個服務生的外衣和帽子,披掛在自己的身上,抓起了一把菜刀沖了過去,這幾個醉漢被這個不要命的青年震住了。110的民警趕來時,得知她是個女扮男裝的大學生,都被她的勇敢所折服。
記者在采訪孫德清時,她算了一筆賬,她已女扮男裝5年,蹬車約10萬公里。大女兒考上研究生,二女兒專科畢業又升上了本科,小女兒還在上大學。她說,為了女兒們,她已債臺高筑,只要一息尚存,她還得一如既往地蹬下去……
(責任編輯/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