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某日下午我到銀行取款之后,回到家發現存折丟失,因我家離銀行較遠,我立即打電話向銀行聲明掛失,銀行職員鐘某接到電話后,立即進行查找,發現我賬內存款尚在,通知我次日到銀行辦理正式掛失手續。次日上午10時許,我去銀行辦理正式掛失手續,被告知有人將我存折的本金及利息共計19580元冒領。我要求銀行賠償損失,但銀行以我未辦理正式掛失手續為由拒絕賠付。請問銀行應否賠償我的損失?——方丹
方丹同志:
根據你所說的情況,我們認為銀行應當賠償你因存折被冒領所造成的損失。因為,你將錢存入銀行之后就與銀行建立了儲蓄合同關系。《金融機構儲蓄規章》規定:儲戶有申請掛失的權利。儲戶的存單、存折或印鑒如有遺失,必須立即持能證明本人身份的證件,并提供存款時間、種類、金額或賬號等有關情況,用書面形式向存款銀行聲明掛失止付;如遇特殊情況,儲戶不能到銀行掛失時,可先口頭或函電聲明掛失,征得銀行同意后,當天或第二天到銀行辦理正式掛失手續,逾期口頭掛失作廢。
你在遺失存折當日,因家距銀行較遠,及時打電話聲明掛失,銀行職員在查對你存款尚在之后,同意你第二日去辦理正式掛失手續。故你的口頭掛失獲得了正式掛失效力,銀行本應采取措施謹防存款被他人冒領,然而因為銀行內部手續及其工作人員的失誤導致你的存款被冒領,造成你的損失。雖然你尚未辦理正式掛失手續,但銀行仍應賠償你的損失。——江蘇李配銀
為行賄受賄“牽線搭橋”也是犯罪
2002年年底的一天,遼寧省遼中縣某村農民楊某正呆在家中,家住遼中縣北關街的李某突然登門來訪。李某開門見山地對楊某說:“我想承包你村里的滑石礦,可我同村干部不熟悉,你給幫著說說。”楊說:“管這事的村干部趙某家里挺困難,要包礦你給他‘上個供’,事情準成!”李某當即表示同意。后經楊某牽線搭橋,趙某接受了李某賄賂款1.2萬元,李某順利地承包了該村的滑石礦。案發后,李某和趙某分別受到法律制裁,楊某也因介紹賄賂犯罪,被遼中縣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
楊某因介紹賄賂而犯罪是發人深省的。有人認為,只有行賄和受賄才是犯罪,而從中起引薦和介紹作用不會構成犯罪。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在《刑法》中,把在行賄人和受賄人之間進行引薦、撮合,使行賄和受賄得以實現的行為叫做介紹賄賂罪。根據刑法第185條第3款規定,犯這種罪的,將被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投。
(遼寧省遼中縣老干部局356號信箱孟昭寧郵碼: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