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10年全國農村沼氣建設規劃》已初步編制完成,根據目前的發展基礎和生態環境建設的要求,《規劃》提出:到2005年,新增沼氣用戶1100萬戶,全國沼氣用戶總量達到2000萬戶以上,使1/10的農戶使用沼氣,適宜地區沼氣普及率達到15%;到2010年再新增沼氣用戶3100萬戶,全國沼氣用戶總量達到5000萬戶以上,使1/5的農戶使用沼氣,適宜地區沼氣普及率達到35%。農業部決定,從今年開始,對每一個建沼氣池的農戶補貼提高到1000元,在全國范圍內加大生態家園富民工程的推廣力度。
據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自然資源與環境數據庫”估算,我國每年僅人畜糞便資源若全部用作沼氣資源產生的理論沼氣量大約為1300億立方米,折合標準煤達9300多萬噸。這是一個十分豐富的能源資源庫,但是,目前這一能源資源尚未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因此,加強農村沼氣工程建設,對順應當前農村發展的需要,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沼氣工程建設作為農村一項基礎公益設施建設,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得到了飛速發展。這一建設項目不僅能有效地利用農村豐富的人畜糞便、作物秸稈等廢棄物開發出優質能源,還能徹底改變農村的生存環境和衛生狀況,大力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保護農村生態環境,促進農村現代文明。因此,沼氣工程建設被各級政府作為一項民心工程重點實施。
沼氣工程是一項富民工程。在農村建一個10立方米的沼氣池,其產出的沼氣可用于日常生活做飯、照明,能大量節約柴火、煤、液化氣等,僅此一項,全年估計可節約農民支出500元以上。其產氣后的沼液是一種完全腐熟的高效無害的有機肥,在農業生產上推廣應用,可以明顯降低作物化肥、農藥施用量,減輕農產品的污染,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目前,各地根據本區域的特點和優勢,廣泛開展沼肥的綜合利用,大力推廣以“豬沼果”、“豬沼漁”、“豬沼菜”等為主的農牧沼復合生態農業模式,發展了一大批無公害優質農產品,創造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有力促進了生態有機農產品的生產,帶動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農村家用沼氣工程的實施,一方面減少了農戶生活支出,另一方面還促進了養殖業的規模和種植業的發展,特別反應在豬沼效益上,養豬為產出沼氣提供氣源材料,沼液又可養豬,互促互補。同時,雞、鴨、牛、羊等畜禽養殖,以及沼肥養魚等農副業也得到了較快發展。
沼氣工程又是一項生態工程。近年來,我國農村畜禽養殖業發展迅速,大量污糞露天堆漚或直接排放,污糞中的碳水化合物、含氮有機物和硫化物大量揮發,嚴重污染大氣環境,影響農村衛生狀況,極易傳播疫病,既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也影響畜禽養殖業本身的發展。農村家用沼氣工程的實施,成為治理農村環境污染和綜合利用廢棄資源的重要途徑,對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起著非常積極的作用。有關試驗表明,在農村建設一個10立方米的沼氣池,所產沼氣基本可以滿足農戶日常生活用能,每年節約用柴近2000公斤,相當于封山育林2668平方米*9穴4畝*9雪。大力發展沼氣工程,能夠較好地保護森林資源,維護退耕還林、封山育林成果,創造良好的生態生存環境。
沼氣工程更是一項希望工程。為了充分發揮農村沼氣建設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加快城鄉一體化步伐,各級政府非常重視沼氣工程配套設施建設,把它納入農村經濟發展規劃重要項目實施。結合農村改廚、改廁、改欄、改水、改浴等環境改造工程,啟動了諸如沼氣扶貧工程、生態環境綜合建設項目、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山江湖開發項目、水保項目以及小康村建設等項目。隨著農村沼氣工程建設的逐步深入,正在客觀地改變著目前農村的面貌,點燃中國農村的希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個個青山常在、綠水長流、鳥語花香的現代新農村就會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為配合國家沼氣工程建設,我刊讀者服務部與有關單位聯合舉辦沼氣技術培訓班。每月1日、15日開學,學期7天。面授費每人次600元*9穴函授280元*9雪,學員結業可頒發國家承認的相關技術職能上崗等級證書。匯款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新魏路17號農村百事讀者服務部電話:0791-8515577851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