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蟹池中套養與河蟹養殖環境基本相同的水產動物,只需增加苗種等少量成本,便可獲得較好的回報。現介紹兩種成功的套養模式。
一、套養鱖魚
1.投入每667平方米(1畝)套放5~10厘米長的鱖魚種15尾,單價1.8元/尾,苗本27元,消毒藥物等費用10元,合計成本37元。
2.產出成活率85%,長成規格平均0.48公斤/尾,產值6.1公斤×60元/公斤=366元。
3.利潤產值-成本=366-37=329元。
二、套養鱉
1.投入每667平方米套放100~150克/只的幼鱉10只,單價6元/只,苗本60元,藥物及飼料費50元,合計成本110元。
2.產出成活率90%,長成規格平均0.4公斤/只,產值3.6公斤×120元/公斤=432元。(因鱉在近乎自然環境中長成,與野生鱉相差無幾,故市場價高,且供不應求。)
3.利潤產值-成本=432-110=322元。
鱖魚和鱉以小魚、小蝦、和螺螄等為餌,套養在蟹池中,它們消滅了與蟹爭食、爭氧、爭空間的野雜魚蝦,除增加了鱖魚和鱉的效益外,還可顯著提高蟹的規格和產量。實踐證明,套養池中蟹的規格比未套養的池塘每只要大7克左右,產量提高5%~8%。每667平方米綜合增收500元左右。(江蘇省鹽都縣水產站宋長太郵碼:224001電話:0515-8326649)
保鮮嫩玉米致富快
河南省商丘市李莊鄉肖樓村(郵碼:476100)村民井海濱,是當地有名的種植能手。他利用最新的保鮮技術把自己種植的紅玉米、五彩玉米、黑玉米等各種玉米保鮮儲存起來,到春節時銷售。由于當時市場正缺少嫩玉米,所以一上市便供不應求,井海濱也因此而獲得了非常好的效益。
井海濱以前種植五彩玉米等特種玉米,主要是在春季和夏季賣鮮玉米棒,雖然利潤可觀,但是銷售時間僅集中在很短的幾天時間里。經過多次實踐,他終于找出了一種嫩玉米保鮮方法。投入加工保鮮后,不用地窖、不用冷庫,可以把春秋收獲的嫩玉米穗保鮮較長的時間,并且保鮮后的嫩玉米棒色澤鮮艷,口味依然鮮嫩如初。井海濱靠保鮮特種玉米走上了致富路。(河南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