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是舶來品,作為一種“新奇玩意兒”,于1896年傳入中國,至今已滿一個世紀。
電影在中國早期的發展環境極其艱難,滿清王朝的覆滅,北洋軍閥混戰,國民黨二十三年腐朽統治,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等重要事件無不對它產生深刻影響,結下不解之緣,留下許多影壇軼聞。
“新奇玩意” 皇宮驚圣駕
《難夫難妻}短片領風騷
光緒三十年(1904年)適逢慈禧太后七十大壽,英國駐華公使為表賀意,進獻一臺電影放映設備助興, 在王宮放映最時髦的“西洋鏡”。這種神密尤物雖于1896年在上海始映,但太后壽誕在紫禁城亮相卻屬首次,一時間引來諸多王公大臣,后宮嬪妃, 熙熙攘攘,好不熱鬧。誰料好事多戾,只聽“轟”的一聲巨響,機器冒煙爆炸。這下可闖大禍,老佛爺壽誕之曰竟出如此不祥之兆,眾人驚得目瞪口呆。慈禧龍顏頓變, 降下旨意,從此宮中嚴禁再放這種異術。這一年,上距電影傳入中國,下距大清王朝覆滅,恰好都是八年。
電影在中國最早叫“西洋影戲”,傳人中國后首先在上海站住了腳跟。這種新奇的玩意兒實在太吸引人了,于是中國人也開始躍躍欲試。曾在日本學過照相術的豐泰照相館老板任景豐捷足先登,購來設備,邀請紅遍京城的京劇名角譚鑫培,在自家照相館的院落里擺開場子,拍了《定軍山》中譚老板最拿手的幾個做功片斷。這就是中國電影的誕生,時為1 905年秋。
由于條件所限, 當時拍片只能采用自然光源,機器動力全憑人工勻速手搖。那時想當攝影師,必得苦練四個月的搖手柄, 幾乎成了力氣活兒。
成立于190 9年的上海亞細亞影戲公司是中國最早的電影攝制企業, 當時的美國老板聘請與其甚熟的美化洋行廣告熟買辦張石川擔任顧問,張石川又找來每天在報上發表“麗麗所劇評”的好友鄭正秋。這樣,一個偶然機會, 兩人由此涉足影壇,成為中國電影事業的著名拓荒者。
1 9 1 3年,他們合作拍攝了我國第一部故事片《難夫難妻》。劇本由對戲劇十分內行的鄭正秋編寫,說是電影腳本,其實是一個不足三千宇的簡單故事,但也稱得上中國最早的電影劇本了。拍攝時,鄭正秋負責設計演員的表情動作, 張石川指揮攝影機運動變化,他們并不知導演為何物,從未聞導演的理論和技15手段,兩個門外漢硬是憑熱情和實干精神在中國電影史上邁出了意義深遠的一步。據鄭正秋后來回憶: “簡直是自己憑著自己的意思,就大膽導演起來,既沒有什么師傅傳授,又沒有什么書本子作參考,好比從暗弄堂里暗中摸索,摸出來的罷了。”
《難夫難妻》片長4本,放映不到1個小時。影片作為中國故事片的開山之作,一開始就嶄露鋒芒,將嘲諷的矛頭指向封建買賣婚姻制度:一對素不相識的男女,在媒人撮合下,經過種種繁文縟節,硬被送入洞房,等待他們是福?是禍?命運乖戾, 爰情不幸,難道不是名副其實的“難夫難妻”?
繼《難夫難妻》之后,上海電影人又相繼拍出了揭露鴉片亡國害人的《黑暗冤魂》等短片。此時,位處中國南大門的香港也出現了拍攝影片的嘗試,他就是中國電影酌另一位拓荒者黎民偉。
黎民偉當時是香港文明戲劇團人我鏡劇社的老板,經人介紹,認識了取道香港欲返美國的亞細亞影戲公司創始人布拉斯基,經協商,決定在港成立華美影片公司。于是,香港的電影業由此正式起步,《莊子試妻》就是他們攝制的首部短片。影片取材于莊子的故事,黎民偉自任編劇、導演,并反串女主角莊子之妻,他的妻子嚴珊珊則扮演一個小丫環,戲雖不多, 卻算得上中國電影中出現的第一位女演員。影片制成后,試映效果不錯,被布拉斯基攜回美國放映,成為首部輸往國外的中國電影。
《閆瑞生》長片拔頭籌
殷明珠摩登傾四方

1920年,上海發生一起謀財害命案。洋行買辦閆瑞生嗜賭如命,老本輸光后遂生邪念,勾結同伙吳春芳于夜半時分將妓女王蓮英騙至郊外,麻醉勒斃,劫走財物,拋尸麥田。案發后二人畏罪潛逃,于徐州火車站被緝,伏罪于法場。上海各報均以醒目標題大肆渲染,成為轟動一時的社會新聞,上海新舞臺瞅準觀眾心理,迅速將其改編成文明戲上演,竟歷時半年不衰,幾位洋場闊少為投機賺錢,也想將其搬上銀幕,當即掛起“中國影戲研究社”的招牌,租機籌拍。為求逼真效果,他們摒棄慣用的文明戲演員,主角閆瑞生選其生前在洋行的朋友陳壽芝飾演,他不僅能惟妙惟肖地模仿閆的動作神態,面貌也有幾分相似。為了像那么回事,還找到一位從良的妓女出演死者王蓮英,而這位叫王彩云的前妓女就莫名其妙的成了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扮演主角的女演員。至于那個幫兇吳春芳,飾演者卻是上海足球名將邰鵬,他也是吳的生前好友。此外,《閆瑞生》拍攝時,場景、道具都十分講究,包括作案兇器在內,租用的幾乎都是命案的原物原景,在故事片制作中,倒也聞所未聞。
1921年夏天,《閆瑞生》制作完畢,在豪華的上海夏令配克影戲園吹吹打打,熱鬧登場,一時間觀眾如潮,場場爆滿,連映一周,贏洋四千。“研究社”諸君既過影癮,又賺銀洋,樂得見好就收,隨即宣告解體。
《閆瑞生》片長1O本,可稱是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其選材低俗不足稱道,嘩眾取寵的噱頭及自然主義的表現亦難恭維,但在真實方面的追求,尤其是率先起用非職業演員,起用女性演員,在銀幕上真正實行男女同臺, 而徹底摒棄男性一霸天下的文明戲做法, 的確開了中國影壇風氣之先。
二十年代初,提起畫月份牌的但杜宇,幾乎無人不曉,他自幼學畫,工于美女花卉,繪制的美女月份牌暢銷各地,大受歡迎。如同今日的陳逸飛迷上拍片一樣,他也對電影這門新興藝術產生濃厚興趣, 投資一千大洋,于1920年秋創辦上海影戲公司,并開始了長故事片《海誓》的拍攝,他買來攝影機,反復拆裝,弄清原理, 無師自通, 掌握了拍攝的各個環節。他是個多面子,集編劇、導演、攝影、美工、布景、洗印于一身,歷時近一年, 終于如愿以償, 完成這部處女作。青年畫師周選青邂逅妙齡少女福珠,他們深深相戀且對海盟誓: 負心者必將蹈海而死。少女有個表兄風流富有,福珠經不起對方苦苦追求誘惑,隨移情他嫁。婚禮上,披紗的新娘幡然猛醒,她悔恨自己的爽約,中出教堂,投奔畫師。周選青痛斥少女的負心,將其逐出家門,羞愧交加的福珠無顏再生, 向海邊狂奔,她要實現自己的盟言,蹈海明志,危急時刻, 突然被猛然省悟趕到海邊的畫師救起,這對有情人終于緊緊抱在一起。
但杜宇的作品有著濃厚的唯美主義傾向,他做影片,總是刻意求工,一絲不茍,凡是不甚理想之處,一概推倒重來,不計成本。《海誓》中對女主角的遴選, 更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這位幸運兒,就是后來成了他的太太的摩登女郎殷明珠。
殷明珠出身書香人家,就學于洋人辦的上海中西女塾,深受西方文化薰染, 騎馬、駕車、唱歌、跳舞、游泳等無所不精,她天生麗質,喜著洋裝,摩登之至,被人稱為“F·F·(Foreign Fashlon)女士”。芳齡十六的殷小姐在《海誓》中果然不負眾望,影片在夏令配克影戲園上映時,她美麗的風姿, 時髦的衣著招徠大批觀眾,美女加愛情的故事更令市民階層傾倒,:《海誓》的成功,為此后鴛鴦蝴蝶派文人作品在舊中國電影市場的泛濫埋下了基礎。
上述兩都長片問世后,以參與拍攝短片《黑籍冤魂》名聲乍起的管海峰也不甘寂寞,動起了拍攝長片的念頭。
當時的上海租界內最盛行的是外國偵探片,連臺本戲, 動則數集, 吊足了觀眾胃口。管海峰瞅準商機, 以新亞影片公司的名義選擇了一部法國偵探小說《保險黨十姊妹》進行中國式改編,最終寫成沒有臺詞只有故事段落的幕表式電影劇本《十姊妹》。為了加重份量, 引人注意,又拿出五百銀洋,邀請袁世凱的兒子袁寒之當掛名編劇。袁公子為履其責,順手提筆將片名改為《紅粉骷髏》。
《紅粉骷髏》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青年醫生鮑宗瀛誤中骷髏保險黨美人計而身陷囹囤, 歹徒們逼其服毒,再為他投保人壽險,以期死后騙得巨額保險金,鮑的女友黃菊英和其兄黃謙深入虎穴,歷經險惡,在警方的幫助下大破保險黨。被強盜集團折磨得奄奄一息的鮑宗瀛終于獲救,康復后與女友喜結伉儷。
這部戲的拍攝僅用兩月時間, 為省經費,不惜偷工減料,粗制濫造, 畫布上的亭臺樓閣甚至可以隨風飄動, 穿幫破綻隨處可見。在蘇州寶帶橋外景地拍時,有一位演員打斗中不幸溺水,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位拍戲殉職的電影人。1922年5月《紅粉骷髏》在上海夏令配克首映,新亞公司以該片“有偵察、有冒險、有武術、有言情、有滑稽”大做廣告, 引來不少看客,此片后來在南洋上映,票房也不菲。
二十年代初,中國出現的這三部最長的長故事片,無不打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文化思想的烙印,模仿西方,商業投機,粗制濫造,一味迎合市民階層的{氏級趣味,是一股脫離時代和人民生活的濁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