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至12日,第十二屆亞洲杯象棋錦標賽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市龍城大酒店舉行。來自十四個地區的代表隊進行了男子團體、女子個人和男子少年個人的爭奪。中國隊依然顯示了強大的實力,包攬了三項冠軍,中國象棋盟主的地位依然難以撼動。本次比賽充分展示了亞洲棋壇的實力,也增加了中國與亞洲各國的象棋技術與感情的交流。有五位棋手獲得了國際特級大師稱號,他們是:中國張國鳳(女)、于幼華,澳大利亞常虹(女)、越南張亞明和香港翁德強。
從本次亞洲杯看亞洲棋壇,支撐象棋的依然是華人。參加本次比賽的選手中,只有日本隊的所司和晴一人是非華裔選手。而來參加比賽的國家,主要是東南亞華人較多的國家。海外的華人把中國象棋這種傳統運動看作是民族的象征而極力推廣。除中國外,各國象棋總會的理事與成員均是熱心中國象棋的人士義務組織的,他們的棋會工作也都是擠出業余時間完成,在棋會里得不到任何報酬,甚至在大賽期間還要請假來主持工作。許多國家的象棋運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與這些棋壇組織者們的無私奉獻是分不開的。
本次比賽,中國隊雖然一盤未輸,但是也遇到了一些沖擊,在對臺北、越南和香港時,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麻煩,也許將來可能對中國隊構成威脅的會來自越南隊。越南雖然華人的比例并不大,但是他們卻很推崇這項古老的中國游戲。越南,也是除中國外,惟一一個有職業棋手的國家,他們還組建了國家隊。在越南,象棋已經被選進了中學的課程,不僅是華人學生學習,越南學生也非常喜歡這門課,這極大地促進了象棋運動的普及與提高。本次參賽選手是通過兩次選拔才產生的,其中第四臺選手阮武君今年才18歲,在前十名中共有三名棋手不超過20歲,這說明越南的象棋教育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后繼有人。
本次進步最大的,應該是新加坡隊。新加坡是華人最多的國家,象棋運動在那里有非常好的基礎,但戰績卻一直不是很理想,總是獲得“后半冠軍”,前一半的名次總是進不來。據新加坡象棋總會秘書長陳團生先生介紹,近年新加坡的象棋活動開展得非常好,每年全國性的賽事就有3-5個,凡國際賽事他們是一定要參加的。網絡的普及,更是為他們了解象棋信息提供了方便,陳先生還親自為亞洲棋聯做了一個網站來推廣象棋運動。他們很注重年青棋手的培養,本次參賽的選手郭家銘才20歲,盧國龍、康德榮也都才二十幾歲。本次未能來參賽的20歲小將黃俊銘,在12月6號結束的亞洲商業杯決賽中,擊敗代表西馬出戰的中國象棋大師付光明勇奪冠軍。對本次比賽,新加坡也非常重視,他們專門聘請了特級大師徐天紅做棋隊教練,提前20余天集中進行訓練,還請來了江蘇隊做陪練,本屆亞洲杯他們終于突破以往,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績。
馬來西亞是本屆賽事的東道主,成績卻非常不理想。由于歷史的原因,國內有東馬和西馬二個象棋協會,本次承辦比賽的主要是西馬。西馬一直是象棋的亞洲強隊之一,曾六次進入前四名,二次獲得季軍。馬來西亞象棋總會坐落在吉隆坡,會長林祥才是大馬交通部的政務次長,對象棋在大馬的推廣給予了很大的支持。秘書長譚偉勝先生介紹大馬的象棋運動開展的情況時說,大馬常年的賽事主要有全國賽、棋王賽及中小學象棋賽等,并每年與新加坡進行新馬(或稱馬新)象總杯常年賽,活躍大馬棋壇。今年,在馬象總的主持下,舉辦了精武象棋講學班,并聘請中國象棋大師付光明先生擔任主講,使大馬的年青棋手有了提高棋藝的良好機會,新一屆的棋王陸光鐸就是年青棋手的代表。大馬的棋手和其他國家的棋手一樣,也面臨著下棋與工作的沖突,這也是影響亞洲象棋水平發展的重要因素。大馬的青年高手、上屆全國賽冠軍陸建初本次非常遺憾的缺席,就是因為工作無法請假,否則大馬的成績應該會不錯的。
在本屆大賽中,遺憾的是一些國家的選手依然是老面孔,有的選手已經年近六旬。中國象棋在年青人中的影響正在減弱,在澳大利亞、文萊,甚至在臺灣也有這種情況。臺北國際特級大師吳貴臨分析說,中國象棋規則的復雜,使很多小孩子不敢介入。他還提出,應該出二套規則來促進象棋運動的發展,一套嚴謹的是比賽用的,一套簡單的是為推廣與普及用的。中國象棋在世界的推廣工作還是任重而道遠,還要諸君多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