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人、一件事物或者一些行為過分迷戀,便成了\"癮\"。
這些\"癮\"在某些時刻,叫做\"盼頭\";到了另外的時刻,被叫做\"精神支柱\";而一旦接近非常時刻,則被變成了\"強迫癥\"或者\"致命的誘惑\"。
已經不僅僅是一根煙、一瓶酒、甚至一支大麻的問題了。
物質已經不再貧乏的時代,感官和心靈更加欲壑難填--
奢侈消費,貪戀物質溫暖;網絡性愛,沉迷虛擬激情;偽BOBO行走,逃避現實困境;沉迷影像,用幻覺淹沒真實……
我寂寞,別讓我寂寞--PARTY狂人在午夜里奔走。
晚九朝五,一夜性情--獵艷者時刻尋找艷遇。
怕老,怕死,怕失去--如此珍惜生命,健康成了負擔。
……
他們就是這個時代的新新\"癮君子\"。
新新\"癮君子\"
新新\"癮君子\"之物質篇:
奢侈消費--不買最好的,只買最貴的
臨床診斷:瘋狂購物,追逐時尚,迷戀名牌,生活奢侈,嚴重的,有入不敷出的跡象。
典型癥狀:
1、購物之心不在物,他只是迷上了花錢的快感,經常在快感過后發現家里多了一大堆根本用不著的東西。
2、是某幾個奢侈品牌的忠實信徒,不管當季的款式是否合適自己,非要挑一樣不可,如果碰上打折,更是變得盲目愛沖動。比如買衣服,更多以自己擁有某牌子為榮,其次才考慮衣服本身和自己的美麗效果。
3、愛去高級飯館,購物必去名店,他說:四星級酒店的浴缸他根本無法習慣……消費中最叫他感覺享受的是,人們的羨慕眼光。部分人甚至寧可打腫臉充胖子,圖個表面風光。他們的奢侈更多的是做給旁人看的,至于他們是否從中享受到物有所值的品質和服務,結賬的時候心里又是否坦然,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新新\"癮君子\"之性愛篇:
網絡性愛--最遠的你是我最近的愛
臨床診斷:他們在現實生活里對愛情嚴重缺乏信心,或者對自己缺乏信心,迷戀以網絡文字作為載體的CYBERSEX,并在其中獲得畸形的心理或者生理滿足。
典型癥狀:
1、現實中的性愛已經不能滿足他們了,用文字或者影音作為載體的性愛方式更能令他們獲得心理與生理上的雙重快感,或者只是片刻的麻醉和放松。
2、如果是已婚人士,他們一般潛意識里對婚姻生活有所不滿,但又無力涉足婚外戀情,網絡的隱蔽與寬容給他們帶來了可以任意品嘗野趣的天地;未婚人士也可以從中獲得所謂的慰藉,安慰自己寂寞的心靈和身體,充分享受那種似乎虛無夢幻,實則難免凄涼的快感。
3、他們往往在生活中表現為另一種性格,比如道貌岸然,一本正經,甚至嚴肅刻板。但到了網絡上,便露出完全相反的另一面。網絡性愛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和義務。只要你放下道德感,別問我是誰,盡情縱情,隨時可以告別甚至徹底消失,他們何樂而不為?
新新\"癮君子\"之行走篇:
偽BOBO行走--不要問我到哪里去
臨床診斷:習慣于在感情、事業或者生活遭受打擊后,借助\"遠走高飛\"的形式來逃避現實,以為換個城市便可以遺忘和拋棄現實的困境和自己的失敗。
典型癥狀:
1、一旦遭遇不愉快經歷,他們馬上會想到\"出去走走\"\"呼吸新鮮空氣\"\"就讓大海帶走我的哀愁\"\"回到拉薩,回到我們闊別已經很久的家\"……然后悲壯的出發了,具有儀式感的開始旅行,其實一路上根本無心欣賞風景感受風情,只顧了想心事。
2、選擇的地方多是聽起來比較時髦的地方,比如,越南,或者最近開始熱門的南非,或者刻意挑選一些人跡罕至的地方要做所謂的\"冒險\"。但除了拍到許多照片回來向朋友們炫耀一番外,他們沒有領會到人在旅途的一些美妙心理感受,眼睛也并沒有吸收到更多相機以外的景色。所有的地方對他們來說都是\"差不多\"的。
3、他們中的一部分可能到了目的地,根本沒有什么心思去瀏覽景色感受生活,只是找個比較舒服的賓館在那里美美地睡上幾天,泡泡吧,購購物,再去幾個名勝拍幾張留影,便大功造成?;貋砀鷦e人說起,也算是\"行走\"過了。
4、總結:偽BOBO行走者,并非真的熱愛遠行,而是把行走當作了一種時髦的姿態,一種自我安慰的方式而已。
新新\"癮君子\"之視聽篇:
沉迷影像--生命是一場幻覺
臨床診斷:這類人一有機會就把自己關在家里瘋狂看影碟,與一般影迷不同的是,他們將自己的生活全部投入到其中,讓影像中的世界占據了真實生活的時空,并以電影里的情景作為生活模式,不知不覺沉溺于幻覺里無法自拔。
典型癥狀:
1、看影碟的時候,在意的更多的不是影片的藝術手法或者故事情節,他們總把自己當作電影里的一分子,與主人公一起悲傷或者快樂,甚至假想假如這些場景發生在生活里就好了。
2、生活里,動不動就引用某段經典臺詞,并作為口頭禪,并將某個主角的經歷當作自己的心情訴求,以此博得他人的同情或者共鳴。
3、會分不清現實和幻覺的區別, 一旦遭遇情緒低潮就將自己關在家里反復看影碟,期望從中獲得解脫,比如愛情失意的時候會期待像電影里一樣的情節發生--自己愛的人,戲劇化地出現在自己面前,皆大歡喜。
4、厭倦生活,熱中幻想,總是嫌現實生活過于平淡和平靜,貪戀影像里遙不可及的人物、情節、物件和生活方式,不惜任何代價地去模仿去追求,最終對現實生活的不滿情緒越來越激烈。
新新\"癮君子\"之社交篇:
PARTY狂人--我寂寞,別讓我寂寞
臨床診斷:他們熱愛下班時分的光陰,每日的盼頭都在黃昏時刻,入夜后他們便渾身充滿激情和希望。生命成了一場又場的\"流水席\",我不在聚會,就在去聚會的路上!整個人總是處在\"應召\"狀態,對\"扎堆\"樂此不疲。
典型癥狀:
1、害怕一個人的日子,不能忍受一個人的晚餐,一個人的生活,一個人的寧靜,越是人多的地方,越是令他有安全感,并享受熱烈而哪怕是無聊空洞的話題。
2、總是害怕全世界會拋棄他,總想著刻意融入這個社會,覺得被邀請的越多,就越自信越高興,仿佛只有這樣才顯得自己備受歡迎。他們時刻害怕被\"拋棄\"的感覺,期待著自己成為\"最受歡迎的人\"。
3、熱愛各種PARTY,覺得生活事業和感情的契機都在其中,仿佛錯過一場聚會便錯過無數話題無數機會無數艷遇。個別人也以舉辦PARTY為樂趣,來的朋友越多,就越顯得自己有面子,至于來客是真心假意,對他來說并不重要,一場虛假的繁榮,已經足夠填補他內心的空虛與不安。
新新\"癮君子\"之情欲篇
時刻尋找艷遇--看過了蓮花,又覺得牡丹美
臨床診斷:此類人群估計是好求偶并永不滿足的動物轉世來的。對他們來說,生命的激情在于不斷地追逐和征服異性,并從過程中獲得樂趣?;旧弦陨眢w為終極目的,一旦得手,便掉轉頭找下一個目標去了。
典型癥狀:
1、是\"人生苦短,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嚴格實施者。對他們來說,任何感官刺激的快樂都在路上,結果其實并不那么重要。
2、追逐和征服的異性越多,越能滿足他們好勝的心理,并以此為傲。理論上,他們同強奸犯的區別只是他們比較有耐心,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追逐獵物,并令對方在\"自愿\"的情況下委身于他們。
3、自稱永不相信愛情,或者宣稱\"真愛還沒到來,不試過怎么知道你才是我要的那個人\"。他們以冷血為資本,笑傲情場,并以能夠完美地\"逢場作戲\"為榮,反正當個\"愛情殺手\"永遠不犯法。
新新\"癮君子\"之健康篇
如此\"珍惜生命\"--健康總是可望不可及
臨床診斷:熱衷健身、美容、理療、吃各種營養保健品。只要報紙或雜志上說xx健身法有效,或者最近流行xx食譜和保健方式,他們立即趨之若鶩,仿佛不跟上便會折壽,盲目\"珍惜生命\"到了神經質的程度。
典型癥狀:
1、對自己的健康永遠缺乏信心,怕死,怕老,怕一切令自己不安的身體問題,一有風吹草動便惶惶不可終日。明明沒病也要\"預防\"。時間長了,形成了\"健康強迫癥\"。
2、健身的目的并非放松身心或者獲得鍛煉的樂趣,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戰勝內心的恐懼,所以一心沖著所謂的療效而來,一旦堅持幾日發現期望落空便容易失去信心,立刻改換別的項目了。比如聽說瑜伽能減肥,但最終沒堅持下來,不久聽說舍賓效果更好而且練起來更容易,立刻就移情別戀了。
3、對任何健身方法或者營養品都只維持幾分鐘熱度,頻繁更換品種和項目是他們的常見行為。身體一有什么不妥,往往歸罪于沒有服用xx口服液或者沒有參加xx健身,皮膚一出現問題便認定是自己選擇的護膚方式不適合,完全沒有想過從自身方面找原因。比如一邊頻繁熬夜加班一邊大吃保健品,發現效果甚微,便認定主要是保健品的問題。
想起Korn樂隊的主唱Davis說過:\"也許周末的時候來一丁點大麻會很不錯,但你若對此成癮就是另一回事了。\"
物質、情欲、身體、情感、衣食住行等等,都是人類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如今卻偏偏成了我們的精神鴉片或者物質毒品。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塊小小的陰影蟄伏著的地方,那里見不得陽光,但卻恰恰是癮頭所在。如同愛煙的人,貪圖的究竟是一口苦澀的青煙,還是煙頭那一點力不從心的火光?
只要這個世界依然有失落、彷徨、不安、無聊和寂寞在心里游走,只要這個時代,欲望繼續膨脹,誘惑始終流淌,\"癮\"便不但不會消失,反會更肆虐地在城市里到處蔓延。
戒癮之路,真的那樣漫長又那樣艱難嗎?
新五毒解析:癮有頭,債有主
就像終有一種力量會讓我們淚流滿面一樣,終有一些情緒與念頭會讓我們不知不覺地付出沉迷的代價,并徹底成癮再難自拔。
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有源頭可溯。\"癮\"也是一樣。就讓我們看看新新\"癮君子\"的成癮之因是什么?
貪婪之毒--
已經不僅僅是有飯吃,有衣穿的問題,也不再是穿好吃好的問題,因物欲而上癮的人,他對物質和欲望的追逐已經到了盲目與虛榮的地步。貪婪的背后是饑渴,虛假繁榮的背后是貧乏和虛弱。
恐懼之毒--
怕死,怕老,怕苦,怕失業,怕孤單,怕流離失所,怕受到傷害,怕莫須有的怕……甚至怕自己。真正的危險還沒到來,他們已經在到處尋找救命稻草,并就此上癮。飲鴆止渴,自欺欺人。
壓抑之毒--
有的人一生下來就認定了自己是當蝸牛的命,習慣到處背著殼行走。所到之處都覺得頭頂上有許多大山和烏云壓下來,往往沒有勇氣當機立斷地掙脫枷鎖,只好另外尋找一種途徑來釋放壓力,時間長了,便形成了依賴。
空虛之毒--
這個關鍵詞包括無聊和乏味在內。如今連大氣層都有空洞,何況人心?手心還沒張開,空虛已經襲來,嘴唇還沒張開,已經失去話題,太陽還沒出來,已經覺得未來渺茫。時間還沒流逝,已經覺得無聊。本來不過是積極地尋求快樂,最終卻成了追求感官刺激與打發無聊光陰。甚至集體無聊,甚至意淫自慰。
逃避之毒--
以為生活永遠在別處,以為幸福永遠在遠方。于是,生命成了幻覺,自己成了陌生人。有一群人像蜘蛛一樣到處飛來飛去織網,卻發現最終撞進來的還是自己。時間長了,便沉迷于作繭自縛,再也不想離開。他們永遠無法正面回答這樣一個問題--我是誰?我要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