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演/編劇/制片:勞倫斯·卡斯丹Lawrence Kasdan
原著:斯蒂芬·金Stephen King
主演:摩根·弗里曼Morgan Freeman
托馬斯·簡Thomas Jane
杰森·李Jason Lee
蒂摩西·奧立芬特Timothy Olyphant
湯姆·塞斯莫爾Tom Sizemore
發行:華納兄弟公司Warner Bros.
改編自斯蒂芬·金頭一本以外星人為題材的小說
能在幽默和恐怖之間任意游走的芬倫斯·卡斯丹執導筒
幽靈般的噩夢扼住了人們,只有“捉夢者”才可以對抗
故事發生在一個叫德里的偏僻小城,四個一起長大的男孩子決定憑借自己的力量去完成一件非同尋常的正義任務,他們團結一致,并肩作戰,終于很勇敢地做成了這件甚至可以稱之為偉大的事情,事后,他們都得到了一種神奇的力量作為對他們的報償。
25年后,當年的4個孩子早已長大成人,各奔東西,為自己的生活和未來而努力打拼,但是每年一到了狩獵季節,他們仍要相約重聚在緬因州的森林里,重溫兒時的快樂記憶。
這一年,聚會的一切都很正常,直到一場暴風雪毫無預兆地肆虐而至,把他們困在森林中,而夜晚,一個陌生人看起來狼狽不堪、跌跌撞撞地闖進了他們的宿營帳篷,此人神智不清,兩顆門牙不見了,樣子詭異,神態驚惶,他仿佛從很遠的地方跋涉而來,記憶混亂,語無倫次,不停地嘟囔著什么天空中的光。
這顯然是一個不祥之兆,四個好朋友漸漸意識到,和這場暴風雪同時降臨的還有一股來自外太空的邪惡勢力,這股恐怖的勢力試圖從這個小鎮開始對人類的控制,為了遏制它,當地的駐軍接到命令要對無辜的老百姓展開屠殺,四個好朋友自然不肯袖手旁觀,他們首當其沖卷入了這場與地外生物的恐怖戰斗。要把自己和眾多手無寸鐵的平民從這場浩劫中拯救出來,他們似乎只有一個辦法:打開他們塵封已久的對過去時光的回憶,找到他們的“捉夢者”,用兒時曾經具有的神奇力量戰勝敵人。
斯蒂芬·金實行“金氏三自”政策
在大約3年前,金在自家門口被一輛卡車重重地撞了一下,于是世界上身價最高的暢銷書作家差點兒丟了性命,所幸搶救及時沒有性命之虞,但經歷了這一場生死大劫的金性情卻從此大變,不時做出令人瞠目結舌的舉動——先是在網上發行自己的電子書,引爆整個電子書市場,繼而又宣布他的“金氏三自”政策——自己寫書,自己發行,自己掙錢,以此來做“大出版商的掘墓人”。

這本《Dreamcatcher》正是金復出以后完成的第一部長篇恐怖小說,大概也是金筆下的頭一本以外星人題材的小說,他因此加入了“外星人作家俱樂部”,希望可以憑著自己的號召力,令連年走下坡路的外星人文學市場東山再起,再度壯大。因此在這部新作中,斯蒂芬·金充分運用了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進一步發展了外星人的外型和它們入侵地球的手段。書中,外星人用作自己寄生的宿主不再僅僅局限于是別人的身體,而是人的精神,顯然有點“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意思,小說當然依然賣得紅火,但是把要書里用文字描寫,用個人的想像渲染的那種恐怖驚悚意味表現到視覺上,令眾多挑剔的“金迷”們看著滿意,那可的確是對導演和編劇的嚴峻考驗了。
一人兼三職依然游刃有余
一人身兼導演、編劇、制片三副重擔的勞倫斯·卡斯丹名頭并不算是太響亮,之前他執導過的影片中,最有名氣作品當算是驚悚題材的《體熱》、喜劇片《大寒》(The Big Chill)和浪漫愛情喜劇《法蘭西之吻》。不過,在做導演之前,他曾擔任了《帝國反擊戰》、《杰迪歸來》和《奪寶奇兵》這三部大片的副編劇,在同斯皮爾伯格和盧卡斯的合作中,卡斯丹實在是受益非淺,斯蒂芬·金稱贊在這位導演身上,“兼具了非凡的幽默感和制造驚悚氣氛的天賦,他能使影片在幽默和恐怖之間任意游走”。對這位導演的風格,主演之一蒂摩西·奧立芬特說:“他的導演讓這部片子體現出一種奇妙的層次,你會發現,同一個場面,可能會讓你同時體驗到好笑、恐怖、緊張甚至憂傷,這聽來有點不可思議,但是導演確實做到了這點。”
印第安人的符咒
“Dreamcatcher”其實是一種北美印地安人的符咒,據說是用印地安人用植物的纖維和小枝條以一定的手法編織成的類似兜網狀物品,帶有印地安人信奉的強大“靈力(Wakan-Tanka)”。
睡覺前,他們把這種“捉夢者”掛在他們的床頭,因為在印地安的古老傳說中,每當夜晚來臨,各種各樣的夢就會游蕩在夜色中,那些美夢會穿過網子,像羽毛一樣輕盈地降落在沉睡著的人身上,而那些幽靈一般的噩夢在降臨到人們的睡眠里之前,就會被“捉夢者”抓住,用這個符咒,就可以佑護人們不被夢魘困擾,夜夜有美夢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