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攝制
導演:麥麗絲
攝影:格日圖 海濤
美術:敖日力格 阿日達
主演:
劉 立……陶 紅飾
楊 卉……吳 迪飾
爺 爺……于承惠飾
教 練……韓 青飾
領 隊……浦 江飾
小楊卉……魏遙岑飾
小劉立……張 川飾
一屆影后陶紅三月苦練為一真
19歲海拔1.8米的運動員吳迪努力入戲
故事梗概
《跆拳道》講述了兩個山村女孩劉立和楊卉從相識、相熟到成為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在劉立的爺爺,一位退休武術教師的指導下,練習武術。長大后,倆人被選入國家跆拳道隊,成為專業跆拳道運動員。
在長期艱苦、極限的訓練中楊卉的腳腿多次受傷,落下傷疾。1999年帶著腳傷的楊卉參加了跆拳道世界錦標賽,并獲得冠軍,劉立獲亞軍。
世錦賽后,劉立因心理上承受不了慘烈、艱苦的訓練和對新教練心存成見,與教練爭吵后,離開了跆拳道隊,走上了T型臺,做了一名時裝模特。但是,對跆拳道的熱愛,對楊卉的掛念,無時無刻不在撕裂著劉立的心。
一次時裝表演時,爺爺突然出現在T型臺上,劉立用無可奈何的眼神,在后臺看著爺爺用震撼人心的劍術,無言的肢體語言表達著他對劉立離開跆拳道隊的失望、無奈和傷心。爺爺那深深的帶有人生哲理的劍舞傾述,使劉立頓悟自己離開跆拳道,所鑄成的錯誤的對爺爺所造成的傷害,她知道自己錯了。爺爺舞完劍,悄然離去。劉立帶著復雜的心情追出。在寒春的大雨里,含著淚水的劉立無言地面對著爺爺。爺爺默默地轉身走向遠方。劉立帶著悔恨和羞愧,隨爺爺回到山村,幫助爺爺教練新一代習武的孩子們。一天,爺你在打坐中,對劉立說出“孩兒立志出湘關,學不成名死……”的詩句時,突然倒下,爺爺走了。爺爺的走,使劉立真正懂得了自己生命中需要什么,失去了什么!她需要跆拳道,離不開跆拳道,她更明白爺爺留給她“孩兒立志出湘關,學不成名死不還”詩句的分量和囑托。
等到劉立頓悟的那一刻,卻是爺爺離去之時,楊卉回到山村,找到劉立,在爺爺的墳前,告知劉立自己因腳傷再不能參加比賽了,希望劉立為了國家、爺爺,也為了自己,盡快回到跆拳隊,備戰奧運會,為國爭光,為爺爺爭氣。在楊卉的勸導和爺爺的囑托下,劉立終于戰勝了自己,遵從爺爺的遺愿和楊卉回到跆拳道隊,楊卉也因腳傷改做了劉立的教練。

2000年奧運會,劉立一路拼搏,殺入決賽,在冠亞軍決賽中,面對強勁的對手,在慘烈的拼打、搏斗中,劉立一次次被打倒,又一次次打倒對方,比賽即將結束時,突然遭到對手猛烈的踢打,劉立因左臂被踢斷而倒地,在裁判點數的關鍵時刻,她毅然將斷臂往自己護胸里一掖,堅強地站起來,用所學到的高超技藝,帶著“祖國的榮譽高于一切”的心愿,以狂風驟雨般、行云流水之勢的連續動作,將對方踢翻在地,一舉拿下奧運會金牌,為祖國爭得了榮譽,這是中國跆拳道事業獲得的首枚奧運會金牌。
當劉立胸前吊掛著簡單包扎的斷臂,高高地站在冠軍領獎臺上,望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影片達到高潮……
拍攝花絮
一屆影后似平民,三月苦練為一真
為了演好劉立、演好跆拳道運動員、陶紅主動要求到國家女子跆拳道隊與劉立的原型國家隊隊員陳中一同訓練和體驗生活。國家隊訓練強度之大,絕對是難以想象的,每天就跑步、壓腿、踢腿、踢砂袋就是很難過的一關。每天訓練結束,陶紅往往累得連上樓的力氣都沒有了,但她還是堅持了三個月,拍攝中基本沒使用替身。
在拍攝運動員抗擊打訓練的一場戲時,陶紅被是專業運動員的群眾演員一腳踢在前胸,半天沒喘過氣來;大家很緊張,她卻連連說:“沒事,沒事”,她戲說“什么是專業的,什么是業余的這一腳就知道”。
大喝一聲嚇倒人,堅強毅力戰勝人
飾演楊卉的演員吳迪,是一位北京跆拳道隊的專業運動員,19歲,1.80米的個頭,她曾獲全國跆拳道青年錦標賽全國冠軍,是健將級的運動員,在一次拍攝“訓練場”戲的間休時,有兩個大男孩想與吳迪比試一下,當時工作人員都在忙自己的工作,沒有注意她,突然,吳迪那只有專業運動員也只有吳迪才能喊出的凌厲的喊殺聲(跆拳道發力時一種特有的喊聲),回響在體育館內,把大家嚇出一身冷汗,導演驚問“怎么回事,吳迪跟誰打起來了”。當得知兩男孩是向吳迪討學時,大家才松了一口氣,無不感嘆吳迪功夫的深厚和震懾人和威力,大家說,“看來像我們這樣的男人,三五個真不是她的對手”。

吳迪飾演場楊卉時,劇情需要楊卉在訓練和比賽中左腿受傷。一天,在國家“奧體中心”剛排完受傷的戲,化裝師去掉假傷痕后,拍攝另一場戲時,突然,被物體絆倒,戲中受傷的左腿部,猛然磕在帶有金屬護角的臺階上。頓時鮮血從褲角中流出,攝制組同志們沖上前扶起吳迪時,褲腿內已是鮮血汩汩,大家馬上給她止血包扎后,吳迪繼續拍攝。第二天因腿腫脹疼痛無法行走,去醫院檢查才發現傷口很大很深,醫生對角形縫了三針后,吳迪又回到攝制組。在別人的攙扶和單腿蹦跳著又投入了拍攝,停機前幾天才拆線。從這一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運動員是以怎樣的毅力和怎樣的拼搏精神,歷經多少傷痛才奪得一枚枚金牌,讓五星紅旗一次次升起在國際體壇。
老當益壯疾奮蹄,和身敬業啟后人
于承惠老師是20年前飾演過《少林寺》、《黃河大俠》等影片的老演員,20年后的今天已是60歲開外的人,但身軀矯健、干練希見的真功夫,無不讓在拍攝現場的演職員、觀眾大開眼戒,佩服得五體投地,而且對工作的認真、細致,也讓大家懂得什么是德藝雙馨,記得在拍攝時裝表演一場戲時,爺爺要在T型臺上表演劍術(劍術的動作是于老師自己創排的),劍術動作中有很多“摔打翻滾”的動作,在拍攝中又需要與時裝模特之間配合和拍攝的條數以及機位的要求,需重復很多次,于老師不管多少次,多大的動作,都一絲不茍的認真完成,服裝都被汗水濕透,近兩個多小時的拍攝,且在幾次“后摔”動作中,頭部磕在地臺上,也不在意,幾次難度很高的“后軟翻”動作,都做的非常精彩,這些就是年輕人都可能做不下來。于老師從未休息,一直堅持把全部鏡頭拍完,時間已到午夜。
寒春三月下大雨,冷身又成蔫蝗蟲
片中有一場在國家體委田徑場(田徑場是塑膠的綠色足球場,紅色的跑道)拍攝運動員冒雨訓練的戲。劉立在戲中表演因訓練不認真完成長跑科目,爬在地下不起,教練要求劉立爬也要爬到終點,并讓所有的運動員都在大雨中看著她爬,等待她爬到終點。
初春三月,冷風刺骨,所有演職人員從清晨開始,雨一遍遍地下著,鏡頭一條條的拍著,演員都凍得說不出話了。每拍完一條,演員就在頭上包上黃色浴巾,身披淺褐色毛毯,幾十個人站在一起,一大片。活像一群被大雨澆的飛不起來的只能蹦蹦跳跳的蝗蟲。
用園林灑水車噴下的大雨中,大家被沖洗了一整天,整整用去85噸水。到天黑才一身濕衣一身寒氣、一身的雞皮疙瘩、下牙踢打著上牙回到駐地,熱騰騰地大吃一頓涮羊肉,才緩過神來。
(文/圖 本刊特約記者 阿日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