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于深山密林、峽谷清溪之中尋幽訪勝,乘渡探瀑,這就是魅力無窮的塑溪運動。
何謂溯溪運動?溯溪運動是由登山運動衍生出來的一項新形運動,原是歐洲阿爾卑山的一種登山方式,現已是一種相對獨立的戶外運動。參與者沿著峽谷溪流,克服地理上種種障礙,尋找深山窮水之源的一項探險活動。
由峽谷溪流的下流到上游,直至頂峰,稱之為完全溯溪。而選擇一段溪流溯行,進行露營垂釣之樂,賞飛瀑峭崖巍峨,享幽谷密林之恬靜則更為盛行。
在溯溪過程中,溯行者須借助一定的裝備,具備一定的技術和自身的毅力,去克服諸如急流險灘、深潭飛瀑等艱難險阻,充滿挑戰性和娛樂性。也正因為由于地形復雜,山勢險要,為此不同的地形則以不同的裝備和方式進行,更使得這項運動富于變化而魅力無窮。
古人云:近山者智、近水者仁。集山、水于一體的溯溪運動,充份體味仁與智的深遠內涵。溯溪運動是一項體現團隊精神的運動,需要同伴間共同的努力,相互配合去完成艱難險阻,對于溯溪者既是一種考驗,同時又能得到一種信任和滿足,更難得的是那份克服重重困難后達到的成功和喜悅。在峽谷流溪中,鳥語花香,美景盡收,享受遠離都市的寧靜和美麗,暫拋都市的煩囂。
溯溪裝備
因為溯溪運動是登山運動的一種方式,所以登山裝備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還需要一些溯溪專用裝備:如溯溪鞋,護腿和防水衣物。
溯溪鞋其實就是垂釣專用的防滑鞋,鞋底的摩擦力特別大,在濕滑的巖石上行走比較方便。目前這種溯溪鞋在國內很難買到,但手工編織的草鞋也可以作防滑鞋,護腿可防止螞蟥等叮咬。
防水衣物的選擇以輕,透氣性良好,易干的面料為宜。保暖衣物和露宿帳篷、炊具、食品等看郊外日程安排而有選擇地攜帶。物質裝備以輕便,負重小為準則。另外可帶魚具在露宿時方便垂釣,給運動旅程增添歡樂。
因為溯溪運動總是在小溪和山澗進行的,能帶的裝備應妥善和方便打包,所有物品最好先用塑料袋包好以后再放入背包,背包體積盡量以最小為宜。
溯溪運動的技巧和種類

溯溪運動除了要掌握基本的登山技能之外,還要掌握攀登瀑布等技能,總體來說溯溪運動比登山運動更為復雜,要求更高。溯溪運動按技巧大致分為:溯溪圖的判斷,登山技術。按運動種類可分為巖石堆穿線、橫移、涉水、泳渡,瀑布攀登和爬行高繞等。
攀登技巧的基本要領為三點式攀登,即在攀登時四肢中的三點固定,使身體保持平衡,另一點向上移動。
巖石堆穿線
峽谷溪流中有很多滾石塊,且濕滑難行,行走時應看準、踏穩、避免因踏上無根巖塊跌跤或被急流沖倒。
橫移
在巖壁瀑布下深潭阻路,可嘗試由兩則巖壁的巖根橫移前進。巖石多濕滑支點不易掌握,橫移時須特別謹慎,有時支點隱藏于水下,此時以腳探測摸索移動,若特別艱難,干脆涉水泳渡更為簡單。
涉水泳渡
涉水或泳渡時,必須清楚地判斷水流的緩急、深度、有沒有暗流,必要時借助于繩索保護技術。
攀登瀑布
這是溯溪過程中最刺激、也是難度最大的技巧。攀登前必須事先觀察好路線,熟記支點,需充分考慮到進退兩難時的解決辦法。瀑布主體水流湍急、但苔蘚小,有時反而容易攀登。
爬行高繞
在遇到瀑布絕境,其他方法不能實現時,可以考慮爬行高繞的方式前進。即從側面較緩的山坡繞過去,高繞時小心在叢林中迷路,同時避免偏離原路線過遠,并確認好原溪流。

溪降
溪降是指在懸崖處沿瀑布下降的運動。由于長期被瀑布沖刷的石頭很滑,長滿青苔,再加上溪水對下降者的沖擊,會影響判斷力,所以溪降比普通的巖壁下降更富變化,更具挑戰性。
溯溪運動的注意事項
1. 要注意當地的氣象變化,通常是暴雨過后的一周內都不宜參加,一旦在溯溪活動的過程中遇上狂風暴雨,就應立即遠離溪澗,選擇地平線較高、視線較闊的地方作躲避,因為雷雨會帶來溪流急漲和洶涌,更加要防止山洪暴發,打雷閃電時更加要遠離高壓電線。
2. 溯溪過程中應盡量避免濕水,一般峽谷中多陰涼潮濕,濕水以后衣物鞋子不易干,人容易疲勞,雙腿持久泡在山水中容易起水泡,能以非不得已不要濕水。
3. 瀑布攀登雖然刺激,但難度大,經驗和技術要求高,不具備嫻熟技術經驗者和初學者不要輕易作這種嘗試。
4. 進入溯溪前要注意手提電話的接收信號是否良好,認真確立四周的山形、山勢作為方向標志的參照物,在晴空萬里的日子,架空的高壓線反而是你最理想的方向參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