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女權主義者的主意
文/木每
后山中央有個關公的銅像,我跨越整個城市的繁華夜色回家,瞻望一眼黑綠黑綠的山頭和關二爺,然后開燈關門關窗開空調開電腦。
多年以來,我希望擁有的純粹生活被各種誘惑和欲望早已糟蹋得稀巴爛了,幸好亞洲地區最大的日本餐館開在廣州,讓我在對日本文化的理解和體會中也原諒了自己:精益求精的美食和生活是要付出代價的。
還有愛情。
跟女權主義者談男人和愛情是乏味的經歷,她不是女強人不丑不古怪,可她為什么口口聲聲藐視男人,就算她的店開到遍地開花,難道就不需要被人愛了嗎;后來我跟她談金錢和權力,其實我們都不想主宰命運像圣斗士星使那樣英勇善戰奮不顧身;談起小時候當人民教師的理想,談最想要的生活最想去的地方最完美的愛情,談美白豐胸減肥風騷和游樂,統統的這些都不是女權主義。
她的態度何故如此倔強,就算受過愛情的傷,就算全世界婦女解放運動風起云涌思潮一浪接一浪,就算你不依靠男人一樣可以很小資很個性而奢侈地穿梭城市喧嘩,那又怎么樣,用什么衡量成功,用什么來成就時間流逝里的幸福,這樣堅硬的態度是無奈的辯解吧。
林憶蓮在歌里唱“就算有人聽我的歌會掉眼淚,可我還是希望被人追”,辛曉琪說“我是女人我可以,不低蕩也不委屈,越是挫折越有勇氣……我是女人我愿意,不壓抑也不躲避,因為自信所以美麗,不管生活給我再多難題,我知道我愿意”。
我喜歡這樣的東西,最貼近我心底深處的呼吸聲。
年少時鼓勵全世界人去追求,到現在經常一個人靜靜地想,那樣不顧一切為什么;我是女人,天生是女人,我不想證明什么推翻什么解釋什么,我要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我要一個女人的生活,女人的態度,我甚至并不在乎他們說的什么理念,隨便是什么,善于生活的人不必善于總結。
越來越多的時尚詞匯被玩弄于潮流尖端,人人在自己的軌跡里奔波,然后參加新鮮的討論,太多感受變成主義和立場,這可真不是一個生活的好主意;我努力一點,柔和一點,體貼一點,美麗一點,我讓我的男人多愛我一點,她們說我這樣的態度是后女權主義。
“我是女人我愿意。”
女權主義VS后女權主義
性:快樂女主人
前:前女權主義者對性視如野獸桎梏,認為它是女性服務于男性的不可翻身的致命傷。前女權主義者大多拒絕性,要獲得真正的權利,只有先從性事解放,讓男人那只野獸永遠得不到性的發泄,女人才得以翻身不再作輔。
后:后女權主義者的秘密口號就是解放身體,性是女人應該享有的快樂,這種快樂不應該是男人的專利,因此在后女權時代男人也會不小心遭受性騷擾,性不再是男人的事情還是女人的事情,女人有權利讓自己得到性的快樂,因此她們更加性感,更加毫無顧忌地釋放自己,從客人變成主人,從被動變為主動。
情:幸福女主角
前:前女權主義者認為愛情是男人的借口,最終不過是為了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因此她們拒絕談感情,男女之間不應該感情用事,一切事情都應放到理性的桌面上來談,拒絕一切感情借口。
后:男人與女人的愛情是人世間最美麗的事情,這是后女權女人由心而發的贊美,她們對于愛情會有越來越出色的情商,讓男人幸福,同時讓自己快樂。人生最精彩的部分無不來源于形形色色的愛情故事,她們就像一個出色的女主角,巧妙地暗示和配合男人,去完成一場美麗的愛情電影。
衣:動人女人味
前:對女性特征進行全面抹殺,最前女權主義最推崇的做法,演繹到穿衣打扮這里,幾乎是不把自己變成男人就不痛快,穿男性化的服裝,甚至拒絕女性化的長發,就連溫柔的裙子也會讓她們鄙視,平胸、窄臀、平直的身體線條,這才讓她們覺得和男人平起平坐。說實話,前女權主義者在服飾方面就是一個男人婆LOOK。
后:后女權主義在衣飾方面與前女權們有著極大的差別,甚至肉眼就能輕易分辨的。她們充分享受作為一個女人的美麗,健康漂亮的身材和女性的自信是她們的標志,女人天生的優點在她們身上恣意抒展。她們不會去墊高胸部讓男人眼光更好地降落,她們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又自信,讓人喜愛羨慕,簡單一件白色T恤,這群寶貝尤物們都會讓它充滿女性的性感和活力。這就是后女權們的可愛之處。
娛:放浪形骸的生活
前:前女權主義者們在對待生活的娛樂方面實在讓人生感自虐可悲得多,她們幾乎把所有的快樂都花費在爭取女性的權利和自由之中,實在是令人感嘆可憐又值得佩服的一群人。她們除了沒有時間去花前月下,更沒有興趣去美容院,更別說SPA、健身、RELAX,在于自身娛樂方面,可憐的前女權主義者可以說是為了“事業”做出了犧牲,她們最多把娛樂的生活體現在一些極限運動上,目前也是為了和男人們較真: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也能做得很好。
后:在芭蕾動作中訓練含頜挺胸的氣質,在瑜珈修練里慢慢把自己變得更加柔軟,幸福地去享受愉悅女人的玫瑰花浴,當她背起專業相機在西藏行走的時候,你會覺得她是一個有魅力的女人。后女權主義的成員總是這樣,把女人的優質體現在一舉一動,她們溫柔的時候,像花一樣美麗,她們嚴肅的時候,像寶石一樣絢目奪人,她們永遠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應該做的是什么。
吃:秀色可餐的精靈
前:廚房是女人的牢房,家務是女人的錯誤,你別期望一個前女權主義者會為你上演一場美餐秀,她們永遠不愿自己被包圍于鍋碗瓢盤之中,快餐和外賣是她們的飲食方式,食物以方便為條件,家庭餐也以男人下廚為前提。抽煙喝酒,是她們向男人看齊的行為。
后:殊不知女人在廚房的時候是千嬌百媚的,男人其實會被女人在做菜時候的性感所觸動。而后女權時代的女人們,她們的私家廚房是享受美食和實現靈感的天地,她們聰明地懂得健康食譜的結構,也會可愛地去試驗新鮮奇怪的食譜,像實驗試里的美食天使。男人無法不被她們性感的雙手感動,男人無法抗拒她們對于食物精靈般的感性,女人的魅力比女人本身更加秀色可餐。她們很少抽煙因為對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她們偶爾品酒因為有些酒和她們是秘密朋友。
友:自在的男女朋友圈子
前:女權主義者是可怕的,她的固執和歇斯底里使得她們的朋友圈幾乎不存在非女權主義成員,她們聯合起自己的同類兢兢業業把女權主義進行到底,男人更是成為她們的天敵,除了那些屈服于她們權力之下者。
后:好男人是后女權寶貝們的藍顏知己,她們懂得如何與男人形成一個最完美的關系,是男人使她們更加出色、更加有魅力,因此男人們和后女權女人在一起的時候總能形成一種快樂的互補。而她們也擁有自己的閨房密友,分享女人的秘密和快樂,她們在男朋友與女朋友們之間,就像一條快樂的魚兒,自在游弋,快樂自得。
職:如魚得水的社會角色
前:前女權主義者鐘情于那些男性化的工作,她們要向男人挑戰,為女性的能力求得男性的肯定,因此她們或者高居于公司企業的主位置,高處不勝寒,或者一心為女權主義事業的宣傳和發展奮斗終身,她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向男人宣誓,女人可以做男人的工作,并且一樣能夠做得很好。
后:無論她們從事什么樣的職業,是面包店的柜臺小姐也好,是公司的小職員也好,是高層是明星也好,她們總能找到體現自己價值的方式,她們在工作中實現了女性的價值,工作同時為她們體現了女性的魅力,她們是收放自如的、十分明白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并且懂得去合理經營的女人。
家:天使的天堂
前:家庭對于前女權主義者來說無非是一種懷疑論、矛盾體,她們不能成為男人的左邊或者右邊,她們和男人永遠要1+1=2,她們和男人是兩個獨立體因此她們的家庭狀態十分突兀,或者根本不存在,或者尷尬地結合。
后:可愛而聰明的后女權主義者,她們是一個完美的妻子,是一個永遠美麗的情人,是一個欲罷不能的女友,她們攜帶十分的女人氣,外加十分不可抗拒的才氣,她們是女人中的女人,魔鬼般的天使,她們把自己的家庭變成她們的天堂。
女眼看權
我有我世界
霧水千紗:30,自由撰稿人
我會選個老實男人做丈夫托付終生,我的孩子會以父親為驕傲;然后有一群各種各樣的朋友,保持風格不同的聯絡;我有我的世界,那并非僅是一份職業或者事業或者興趣愛好,那包括我對生活的理解,包括我所有個人時間里的經過;或者我也會有情人,但這也不是必需的,若是碰上了,愛上了,動心了,有就有吧,也不是天大了不得的事。
身邊有出色男人換女人如換衣服;有出色女人用男人像用刀子筷子叉子吃飯;今天有個二十歲的女孩子說,男權社會里真正出色的女人更容易出色。女人就是女人,完全沒必要跟男人比力量和權威,社會自有那么多適合女人天性或者無性別差異的工作可選擇。
哪里有女人哪里就有家的感覺。女人天生就應是柔和的美麗的溫暖的,如果說女權主義始于女性參與高競爭性的工作以及對追求完美主義夢想的破滅,那么后女權主義可以說是始于女性在完整而公正地了解自身之后對追求幸福生活方式的重新樹立。
所以小時候我跟男生一比高下,死不認輸,現在我則微笑著站在一邊,看男人幫我換輪胎,幫我推行李車,夜里送我回家;我已完全沒必要養家糊口做飯洗衣,活得勤勤懇懇,像舊社會的婦女,我的家是要男人來支撐起來的,我工作我交友我喜歡周末下廚,這些是我所享受的生活,并非必需的責任;在這個男人到來之前,我仍然有我的生活,開始時已說過,我有我的世界,多了誰少了誰不重要,關鍵是我喜歡我愿意,并且我會令它更加美好。

一個后女權主義者的下午
章寧:20多歲,媒體人員
周末的下午有點無所事事。
二點鐘,頂頭BOSS打來電話請我喝咖啡,我不去。談工作可以在辦公室,談人生盡可以去找他老婆,即使老天真突然發作也可以和他兒子玩玩電動火車,憑什么找我?
三點鐘,同事阿強發短信問我是否去打高爾夫,我不去。雖然阿強非常非常帥,養眼得很,但我不會打高爾夫,憑什么去做配角當花瓶?
四點鐘,好友阿嬌拉我去釣魚,我不去。阿嬌嫁了好老公,兩口子幸福美滿,憑什么叫我去參觀別人的快樂?
五點鐘,一個追求者誠懇邀我共進晚餐,我還是不去。他太有錢,去的是高檔場所,吃的是那種我支付不起的食物。既然沒有如此的經濟地位,我憑什么去享受,又不圖什么。
六點鐘,莫名地想起阿俊,在法語課程班上認識的“同學”。也許是彼此資力相當、品貌相配,也許只是順眼,有那么點怦怦的感覺。于是撥通電話詢問下周有沒有一定要完成的“homework\",委婉著沒有放下電話的意思,他居然很識相,問我有沒有時間共進晚餐。搞定!
七點鐘,我打開琳瑯衣柜,遍視群衫、群鞋、群首飾,精心制作了最美的搭配,“騷騷”地出門,發動起綠色的POLO,向美好的夜生活進軍……
像男人一樣地硬性地面對經濟地位、社會地位,像女人一樣地感性地享受個人生活,很后女權主義了吧?不過,還是很討厭“女權”這個詞,霸道;同樣是“feminism\",采用“女性主義”的譯法豈不性感些?
一個后女權主義者的幸福生活
木木:20多歲,公司職員
那天,在去給老公送便當的走廊里,又碰到老公單位的同事,也是林妮的朋友,開玩笑的說:“哇,這么模范,你會給他寵壞的!對男人不能這樣。”
可是林妮真的沒覺得這有什么不好的,關鍵是她自己也很享受這樣的感覺,把自己愛的人照顧的舒服,開心,自己也得到了巨大的滿足,何樂而不為呢?他在林妮心里有時候就像個孩子,每天照顧他飲食起居是她生活的一部分,這也讓她覺得很充實,快樂,她覺得有人這么需要自己真是太好了。的確如此,對她這個典型的雙魚座女性來講這是最美妙的一件事了。
但是這并不是林妮幸福生活的全部。因為一個完全依附于男人,把他的一切當作自己整個天堂的女人是不幸而危險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就算沒什么野心的女人,也應該多些去感受。林妮深諳這個道理,所以她有一份自己喜愛的工作,還有一群可以無所不談的朋友。老公也很尊重她的愛好,雖然很喜歡吃住家飯,可是當她要跟朋友們聚聚時,他總是雙手支持的;雖然很喜歡每天都有她在家忙里忙外,可是當林妮游牧民族的習性周期性發作時,他也總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所以,能夠自由地在家庭和社會之間轉換角色,快樂地在愛人與朋友之間游走,這才是林妮的全部幸福所在。
自得其樂的后女權
小美,26,媒體工作者
今天早上在網上狂搜兩個小時的資料,我在研究壽司的制作過程,美食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一個女人可以不必三餐泡在廚房里當蓬頭油面的廚娘,然而拳掌一套優雅的廚藝是女人應有的魅力。
就像去年在網上仔細研究兩性健康藝術,女人不能像個傻傻的木偶,有時候我覺得在這方面我懂的比我男朋友還多,這讓他很驚訝,我大笑說都是網絡惹的禍啦。
剛剛男朋友打電話來又被我給訓了一頓,其實我是很希望他能在事業上有所成就,能夠幫他的我都盡量去幫他,有時候幫他介紹一些業務客戶,希望他能夠好好把握,我覺得像我這樣的女朋友已經是夠難能可貴的了,可是他總是不大爭氣,讓我覺得很郁悶。
然而生氣歸生氣,成功男人背后是一個優秀的女人,我覺得這真是一門超級藝術,女人和男人之間的微妙關系和復雜生活,是體現一個女人是否有足夠的IQ和EQ,因此回過頭來還是會用甜湯和甜言蜜語去給他進補。
我的那個編輯朋友曾經因為一個布波族女性專題采訪過我,后來她做波法女郎也來叫我寫稿,現在寫后女權又來找我,我其實不知道這些概念之間都是怎么個玩法,反正好像每一次我和她說的話都是相似的內容,我說女人要有自己的個性,要有自己的事業和人生,然而我作為一個女人還要活得比其它女人更優質,我要讓我的男朋友覺得我很有能力,還要很溫柔可愛美麗,我要讓我身邊的女朋友們都羨慕我的自由快樂生活,我說我們要很懂得各方面的事情,但生活中要傻得有藝術......
我鋪著一張補水面膜戴著電話耳線向我的編輯朋友演講,然后就聽著她在電話那邊一直鼓勵著“這就是后女權,這就是后女權!”
男眼看權
我的人生伴侶目標--后女權主義者
BLUES 男 27歲 銀行客戶經理
對于女權我一直十分反對,主要是我這人屬于大男子主義的,換句話說也就是男權主義。后來在市面上看到許多女權的書,說真的,那些書純粹就是一本教科書,看過的人哪怕不是女權主義者也會變成女權主義,幸好那書賣的不好。
現在又出現一個后女權的概念,我喜歡。怎么說呢,像我這個大男子主義的人一直很希望有一個小女人在我身邊能呵護我照顧我,但是在工作上又希望一個能在背后支持我幫助我的女人,要知道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總會有個女人。而后女權的出現我覺得很適合我,這年頭女人如果沒有個性那么就會被人欺負和看不起,就拿我部門的一位剛進來的一位女生來說好了,她雖然畢業于名牌大學,但是缺少的是有個性,他看似和其他同事打成一片,其實我作為一個旁觀者看的很清楚,其他的同事沒有一個人看的起她,我也和她談過一下,可能是長期以來一直做乖乖女的關系吧。
倒是我們單位的一些30歲左右的女同事倒比年輕人來的張揚和有個性,或許是因為在“江湖”混多的緣故吧。而對于后女權時代我只有一點要說,女人要活的像個女人的樣,在女權時代,我已經發覺女人活的不像女人,那或許是“符號化”的女權時代最悲哀的事吧。

娶一個后女權主義者當老婆
BOBBY 男 30歲 保險公司董事助理
其實在后女權主義出現之前,我已經找到了一個后女權主義的女孩當了老婆,當時不知道用什么詞來形容她,現在有了,就叫后女權主義。是不是覺得我特有遠見?
那是當然的,其實我的后女權主義老婆是我在一次與客戶談判時認識的,當時她是董事的助理,從第一眼相見我就開始注意起她來了,那天她穿的是套裝,配合她的身材很得體,可以說迷人,但不算性感。而在談判時,她幾乎是代替著她的老總來和我們談,她咬字特別的清楚,而且說話很洪亮,在談判中當仁不讓,決不畏畏縮縮,說真的我當時被她的言辭和談判時的果斷給震住了,我第一反映,完了!我碰到一個難纏的女權主義者,就是那種非要和男人爭出個高低貴賤來的女人。
沒有辦法,這筆生意利潤很高,所以我必須要和這個女強人交涉下去,我不知道是否所有的男士和女士的商務談判都會涉及到私低下的接觸并吃飯甚至商務約會,至少我是這樣,她不喜歡在非工作時間談工作的事,哪怕是在工作日吃午飯時也是如此,她更喜歡說一些自己最近想去買的玩具,最近和自己的女朋友們去了哪里玩等等等等,說真的,她就像個“小妖精”。或許這工作與非工作時間的性格反差是我喜歡她的原因吧,現在想來多虧那“利潤豐厚”,要不然,我只能找小女人當老婆了。
我的偶像是后女權主義代言人
大口 男 32歲 公司經理
后女權時代?一說到這詞我就想到一個人,我覺得她可以說是后女權時代的典范,那就是麥當娜,我是個麥當娜的迷,所以對于麥當娜我是非常的了解,當時微軟的WINDOWS XP發布時選用了麥當娜的《光芒萬丈》,真的是選的太對了,麥當娜的個性絕對有理由用音樂代言WINDOWS XP。
17歲的麥當娜暗忖自己的雙乳發育不夠,遂將兩塊脫脂棉墊塞進胸罩,然后脫韁而出、闖蕩江湖。你可要知道那時的美國還沒有像今天那么開放,所有人的思想都能解放的,但麥當娜她就敢,在“Paradise”這首歌曲里她唱:“我多高、我多低;高上天、低落地。”在“American Life”里她唱道:“我努力跑到最前,我努力攀上頂點,我做本分的事,卻忘了究竟為何而做……我是否應換個名字,因為沒什么是它看起來的模樣。”
這其實是一種反思,對自己的反思,對整個女性世界的反思,女權主義向往征服男人,可是就像歌曲里唱道的那樣,“卻忘了究竟為何而做……!”我覺得女權主義的人應該聽著這兩首歌反思一下,你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巾幗不讓須眉”的口號已經叫了幾十年了,可是卻始終沒有叫出“巾幗的魅力”來,后女權時代或許就是喚起“巾幗的魅力”!
而麥當娜的魅力就在于讓那些總在抱怨“這現代已經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不得不迷醉于她的萬千母儀之下。
在女權與后女權時代下的面試
TONNY 男 24歲 程序員
或許因為我畢業不久還沒深入江湖的緣故,同時我們部門幾乎都是男的,少數幾個女孩子只是給他們當當秘書的,所以對于那女權主義或后女權主義看的不多。
我在大學畢業的時候去過好幾家公司面試,其中有一家公司給我面試的是一位30歲左右的女白領,從我進房間面試到結束她沒有笑過一次,我真的懷疑是否是她笑起來十分難看,她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女人很頂真,雖然陪同她一起來給我面試的還有一位部門經理,問的問題特別的刁鉆,非要證明她是個知識豐富性女性,而每次在部門經理問好話后她都要補充兩句,說實在的在不知道他們身份之前,我會以為她是他的上司呢。
同樣在另一家公司面試情形就不同了,也是部門經理和人事部的小姐,當我一進去時,她便微笑的請我坐下,她并不問一些現在市面上很流行的應聘題,但是她的問題更是尖銳,因為我當時是剛剛大學畢業,所以她便問我在大一時學到的一些知識,兩個問題問下來讓我啞口無言,在我看來那些知識根本沒用,可是她卻找出來無數條理由告訴我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是很有用的,而每次說話她總是笑著,這樣讓我感覺到壓力更大。至于那位部門經理,我看他是一個不善于言表的人,她每次問完一個問題后會留時間給這位部門經理補充,可是他卻始終只是點點頭而已。
然而在我們單位的女同事,個個都是小女人,天天愛說某個明星怎么了,某雙鞋子怎么了……后女權時代,我沒福氣享用了。
后女權鏡像
文/暖暖、LANCAT
麥當娜
在女性世界里,麥當娜無可厚非是個典型人物,繞過關于她的種種爭議,把重點落到她的幾個特征上,不難發現,她是個地道的后女權主義者,盡管后女權是近期才定下的概念,然后她從早期的種種跡象,已經有著明顯的后女權主義。麥當娜幾乎把她作為女性的特征發揮極盡,一直以來,她無不帶著自身的驕傲出現在世界面前,她拍脫片的時候,她唱歌的時候,她出現在銀幕上的時候,她都十分肯定地讓人們知道:什么才是麥當娜!
盡管她的私生活讓世人們爭論不休,她仍然快樂地享受著當女人的幸福,當母親的幸福,她從來不刻意去掩藏女性的魅力,甚至是一個懷孕女人的魅力,所有的前女權主義者們都應該在麥當娜身上看到女性自我解放的形象,而不是再一次地把自己抹殺。她從來都是充滿自信,就算是已入中年,仍然毫無倦怠地在鏡頭前挑戰自己,挑戰世界。無時無刻,麥當娜總是充滿想象和力量,她從來不去顧慮什么,無論是充滿政治色彩的MV還是大玩SM嘲弄整容女星,她總能牽動世界娛樂的神經。她永遠有自己的主張,我們除了驚訝嘩然,更多的還有佩服。
羅燕

羅燕是第一個進入好萊塢的中國獨立制片人。
看上去一個纖細的東方女性,柔弱的讓人愛憐,當她注視著你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她銳利的目光,像一把刀子。這個美麗的女人操縱著1500萬美元,她是一個指揮著一群來自美國、新加坡、香港等地的“多國部隊”的企業家。她早年所主演的《女大學生宿舍》、《紅衣少女》已經成為中國青春片的奠基之作。而現在,她以第一個進入好萊塢主流電影的中國獨立制片人的身份,自編、自演、獨立制作《庭院的女人》(Pavilion of women)。羅燕低調不張揚,但有著非常獨立的個性和堅忍不拔的意志,為了實現一個既定的目標,她鍥而不舍,勇于嘗試,要求自己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因此,她以女人獨特的敏銳目光,和對電影的執著追求,歷經多年,終于找到自己夢想的出口。那一天,當她看到了賽珍珠的小說《群芳亭》,她發現自己被賽珍珠筆下的人物打動了,被小說中那位努力尋求生命真諦的女性感動了,她憑女性的直覺斷定,自己來闡釋這部小說,一定會成功。《庭院里的女人》只是我們所看到的美麗成果,羅燕作為一個獨立制片人對這部電影所付出的努力都隱藏在每一個掌聲后面。劇中男主演威廉·德福是身價2000萬美元的世界級影星,如果不是羅燕的真誠和對電影的熱愛打動了他,區區1500萬經費是不可能完成這部大片的制作的。她還用一份長達82頁,精心完成的計劃書說服了環球制片公司,簽定了美國地區的發行協議。
無疑,她是讓許多男性屈服感動佩服的,而她的理由只是一個美好的詞語:夢想。這一切都是為了夢想,羅燕說起這些無不帶著著一個女人的甜美纖細。
楊二車娜姆
一個從小生長在瀘沽湖邊“女兒國”的女人,13歲時離開原始母系社會女兒國,考入上海音樂學院;畢業后調入中央民族歌舞團,成為全國最年輕的民族獨唱演員。1989年,閃電般地和一位美國記者結婚,幾個月后,閃電般的婚姻閃電般地結束。之后在意大利做模特,游歷歐洲。先后到日本、新加坡、臺灣等地講學和演出;1997年開始寫作出版,著有《走出女兒國》、《 走回女兒國》、《女人品——聞香識女人》、《女人游——鳳眼看天下》、《中國紅遇見挪威藍》、《女人夢——煙雨是天涯》、《你也可以》。她的作品已被譯成多國語言,在全世界熱銷。現為《時尚——中國服裝》專欄作家。常往返于紐約、北京、瀘沽湖三地,從事寫作和參與一些公益活動。
她奇怪的名字和奇特的經歷,她和她的挪威外交官夫人的身份,展示著東方女性的獨特風采。一個不顧著母親追打一心跑向自己理想的女人,一個從瀘沽湖畔走出的摩梭女人,一個獨立而有足夠智慧的女人,她的所走過的每一步,都帶著后女權主義的原則。
現在的娜姆可以在瑞士日內瓦的湖邊上和她的挪威王子過神仙眷侶的生活,可是她仍然滿世界跑。在瑞士,她是美麗的外交官夫人;在北京,她是個寫字的女人,寫自傳、散文集與時尚薈萃;一年回一次瀘沽湖,洗盡紅顏,素面朝天地和媽媽、兄弟姐妹們一起種玉米,割向日葵。\"我的性格注定了我的命運只能這樣,我喜歡在路上的感覺,喜歡轉換不同的角色,喜歡嘗試各種事情,只要我想,我就要去做,沒有什么東西可以攔住我!”
最近她在瀘沽湖獅子山下買了4畝地,面湖建起了擁有30個房間的木頭房子,還有一個展示她與王子一起到各國進行文化交流的圖片和書籍的個人展廳。她說,在那兒可以很寧靜地寫東西和懷孕,而且寫的東西和生的孩子都會非常漂亮。
她幾乎實現了所有女人心中的夢想,而這些夢想,都是靠著她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去實現的。只能說,她把后女權的精髓實現得淋漓盡致。
翟永明
成都女詩人,曾旅居意大利。作品曾被翻譯成為英、德、日、荷蘭等國文字。出版詩集《女人》、《在一切玫瑰之上》、《稱之為一切》、《黑夜中的素歌》、《翟永明詩集》、《終于使我周轉不靈》;散文隨筆集《紙上建筑》、《堅韌的破碎之花》、《紐約,紐約以西》。她1984年完成了她的第一個大型組詩《女人》,其中所包括的20首抒情詩均以獨特奇詭的語言風格和驚世駭俗的女性立場震撼了文壇。在此后的近20年的詩歌寫作中,翟永明一直保持充沛的寫作和思考的活力,每個時期都有重要作品問世,在中國詩壇具有無可置疑的重要性。有人稱其為“東方最美麗的女人”,并認為“第三代詩人都有翟永明情結”。
她在詩歌中充滿自由的創造精神、內省以及對美的追求。對于詩歌界哄哄鬧鬧的下半身寫作她只是輕輕一笑,女性詩歌寫作并非女性主義的自我抒情,不是借于詩歌作自己的出氣筒,翟永明作為一個女性詩歌的代表,她其實是從容地對聆聽詩歌內部的聲音,通過女性內心的通道和個人經驗到達詩歌本身。而在藝術工作中,她更加寬容更加客觀地去接受藝術本身,不偏激不做作,對女性文學以至女性藝術保持自信而謙虛努力的態度,在男權主義和女權主義之間找到自己的新女權主義,她在藝術家群體中所表現出新女權主義即后女權主義,使她的藝術魅力像溫暖的陽光一樣照亮別人也同時讓自己一直耀目。

電影
塞爾瑪與好友露易絲一起開車去旅行。她們來到一家夜總會,一個男人邀請塞爾瑪跳舞,繼而想強奸她,露易絲及時趕到并失手槍殺了他。二人驚恐萬分,塞爾瑪想報警,但露易絲告訴她沒用,她們決定逃往墨西哥,途中她們的錢又被一個搭車的男人偷走了……在逃亡中,塞爾瑪漸漸由一個懦弱的女人變得勇敢而堅強。她們逃到大峽谷,荷槍實彈的警察早已在那里準備好了。二人相視無語,緊緊擁抱,最終駕車沖下了大峽谷......
有人說《末路狂花》是后女權主義電影。這個定義確切與否先不去評論,但是這部影片帶給人們的震撼卻是毋庸置疑的。不過是一起強奸未遂案。人們會說:她們可以不打死那個男人,可以用其他辦法擺脫困境。然而這正是故事的悲劇性所在,在女性生活中,這種悲劇真實且普遍地存在著。
這不由使人想起另一部電影《被告》:莎拉穿著性感,又在酒吧里吸毒、喝酒,竟然遭到輪奸。事發之后莎拉提出上訴。由于施暴者當中有一名大學生,他的律師與法官秘密達成某種協議;同時施暴者對她性感的穿著進行攻擊,作為逃避制裁的理由。一個所謂擁有“前途”的施暴者,一個所謂“行為偏差”的受害者,法律能否做出公平的審判呢?
雖然莎拉最后戲劇性地沉冤得雪,她卻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漫長的訴訟過程中,她毫無私隱與自尊可言,不得不一遍遍地回憶及敘述受害過程,承受著更大的痛苦與屈辱。
與莎拉不同的是,當感覺到依靠別人無法改變命運時,兩個末路狂花選擇了向現有社會體制挑戰,不惜犧牲自己也絕不回頭。現在留給我們的是這樣一個問題:究竟是什么樣的力量,能夠讓塞瑪和露易絲不惜駕車墜入懸崖?女性到底怎樣才能在現今的社會體制下保全自己的利益呢?
音樂
臺灣女生陶晶瑩高歌\"姐姐妹妹站起來\",讓不少女人找到了新方向。在以往的音樂世界里,女性一直扮演著柔弱的角色,她們事事委曲求全,哪怕心碎也無怨無悔,得到的卻多半是“心酸的浪漫”……
新女性可不是這樣,她們個個堅強勇敢,獨立自主。想找個好男人嗎?他不會自動送上門的,所以“十個男人七個傻八個呆九個壞,還有一個人人愛,姐妹們跳出來,就算甜言蜜語把他騙過來,好好愛不再讓他離開!”他惹你生氣了?沒關系!就對他唱“我真的很討厭你,消失在我的眼前,提到你就心煩,拜托讓我休息一下!\"失戀了也沒什么了不起,“有時情人不如一杯咖啡,有沒有愛沒所謂,快不快樂有所謂,他帶不走我們的全世界”……
同亞洲女性音樂偏重積極主動的愛情相比,美國性感天后麥當娜則有更深一步的認識。她在美伊戰爭期間推出了反戰的新專輯《美國生活》,在專輯封面上,麥當娜身穿迷彩服,向制造恐怖的虛擬恐怖分子投擲手榴彈,畫面上還有殘肢斷臂、渾身血跡的男人和女人,反映出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
從早期的性感形象到如今的反戰先鋒,麥當娜通過音樂對戰爭、貪欲和利己主義等人類丑惡面發出質問,表達了一個女性清晰的自覺意識。所以有人說,麥當娜的影響已經超越了音樂的范疇,而到達了社會文化層面。
誠然,我們生活在一個根深蒂固的男權社會。但是當女性由注重外在變得更注重內在,當她們越來越懂得欣賞及體現自我,這世界終將會改變。
廣告
章子怡拍的可口可樂的新廣告很有意思:女生想來與男友分享最后一罐飲料,哪知道男友自顧自地喝開了,女生怒目而視,飛拳把男友打入水中,然后自己拿起飲料美滋滋地喝起來……
按照傳統的想法,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理想的情節應該是女生畢恭畢敬地把飲料拿給男友喝,自己還得在一邊笑逐顏開、心滿意足地看著。看來隨著“野蠻女友”風潮,一向追求“引起多數人的共鳴”廣告創意也悄悄發生了轉變,將核心轉移到注重女性感受上。
一向清純乖巧的韓國美女宋慧喬,在新拍的化妝品廣告中扮演一個事業有成的美人兒,巧妙地周旋在兩個男性之間,收放自如。據說該廣告在韓國播出后頗受好評,看來大男子主義真的是時日不多了。
后女權主義的發展使廣告界變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傷害了女性的自尊心。在廣告中,洗衣煮飯不再是女性的專利,在電視屏幕上也能看到“家庭婦男”濮存昕扎著圍裙的畫面。不僅如此,一些知名的女性用品的廣告也請來男明星做主角。超級偶像木村拓哉分別為女性減肥用品和口紅拍過廣告,帥哥香取慎吾甚至還為某品牌衛生棉做代言人,并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看來商家為了取悅女性消費者,當真是費盡了心思。當廣告開始取悅女人,證明女性的社會地位已經得到了肯定。當然我們也希望廣告不僅僅是為了商業利益而刻意取寵男人或者女人,而是真真正正地體現出兩性平等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