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現在很愛說“cool”,原本是為了紀念被CRI中止了的 X FM 和已經離開 CRI 的兩位 DJ:Mike D 和 Corry Cox,但說著說著就成了習慣。記得他倆曾經很搞笑地解釋這兩個名字,并提醒聽眾不要讀成 Mike Dick 跟 Corry Cock,那一刻應該有很多人在電波所及的各個角落里像我一樣樂不可支吧。Cool 是他倆共同的口頭禪,一首好聽的歌,對方的一句精彩的話,節目互動時電話那端聽眾的妙語如珠,都是這個詞語褒賞的對象,而最cool的是代表著青春,熱情和個性的X FM。
兩年來我習慣于每天中午匆匆忙忙吃過午飯就趕緊跑回辦公室,戴上耳機一邊聽X FM一邊漫不經心的在網上轉悠,兩個小時的時間總是快樂而短暫。對于一個幾乎與外界隔絕的孤獨者來說,還有什么比音樂和溫暖熱情的話語更能占據他的心呢?兩年里沒有撥過一次熱線,沒給他們發過一次短信,沒寫過一封mail,但我始終唯心的以為他們——一個有著濃重鼻音的加拿大小伙子和清澈明亮嗓音的中國小伙子——之間,有無需言語來表達的默契。音樂——在現在的我看來是生命律動的聲音——所搭建的橋梁是這種默契的源泉,也是最后一期節目時 Corry 幾次在直播間里泣不成聲,Mike不知所措和這一端的我黯然神傷的主要原因。因為音樂,因為熱愛,你會用全部身心去付出,這就是我們爭論不休的生活的意義,而這不是另一些人文字游戲里的意義。
以前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曾固執的認為音樂是人們用來抒發、表達自己理想的一個手段,而現在,卻以為音樂是和諧的和不和諧的宇宙的聲音的體現,而音樂家的創作和聆聽者的感受,是對這聲音的無止境的探求。現在的看法跟以前的看法最根本的分別在于:音樂不是人類所可以掌控的,人類能做的,唯有去追尋它,捕捉它;音樂也不僅僅是自然的聲音,同時也是心靈的聲音,這是為什么只有人類才將它置于如此重要的地位的原因。音樂是這樣的,所以人與人的心靈之間可以因為某些旋律在同一時刻的觸動而連通起來。在這些意義上,音樂沒有高貴和低賤之分,不管是古典還是流行還是搖滾;有高低和貴賤之分的,是人們利用音樂和對待音樂的態度,這是為什么有些你會喜歡,有些你會厭惡的原因。昨天偶爾在電臺里聽到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更使我印證了這一點:推翻了和諧和弦的規則和正常的器樂配置之后,那些噴涌而出的音符一樣可以狠狠撞擊你的心臟,并且直達被深埋了上萬年的原始野性。
音樂與我們之間,總有一些媒介,是一些人(廣義的說,任何媒介都應該算),在介紹音樂給我們聽,這是每一個人都不可能擺脫的途徑。個人的對于音樂的認知和看法,很能影響到自己喜愛音樂的種類。介紹音樂給別人的人,也無論如何跳脫不出這個局限,雖然似乎每個 DJ 都希望擺脫這一點。Mike 和 Corry 恰好是在這個局限內與我重合了,實際上這個局限在某種意義上是局限于真正的音樂之內——我們知道空氣里彌漫著多少混雜著銅臭與貪欲的聲音!他們執著的介紹國內和國外很多非主流的樂隊和歌手,介紹他們的音樂,這些音樂是你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國內的任何其他主流媒體中聽得到的。音樂,同所有美好的東西一樣,在這個社會里注定會遭到踐踏,X FM顯然也無法逃脫這個厄運。而這不是最大的悲哀,最大的悲哀是,這個社會中大多數的人只知道港臺日韓的幾個帥哥靚妹,了不起的,不過是拿 sailing 和 hotel california 四處炫耀自己品味罷了——主流的媒體制造和操控著這一切。
我們應該自由自在去享受的東西,到后來總是成為美好的回憶或者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XFM的消失對我的直接影響是,至少造就了每天中午兩個小時的無所適從,以前每到午休就生龍活虎的我現在昏昏欲睡了。新的節目早已推出多時,但不再使我有任何興趣了。CRI可愛的在線鏈接,現在也變得灰頭土臉了。失去了那兩張英俊快樂的臉,和著音樂節拍的COOL的嗓音以及精彩的 X FM 之后,午間只剩下了貧乏。
或者貧乏的久了,貧乏本身也能逐漸成為樂趣?這似乎是已經被驗證了的真理啊!
附:
X FM 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在中午12點到2點間的一個節目,主持人是兩個男孩,一個來自加拿大,一個來自中國。從12點到1點,介紹歐美最新的流行音樂和與流行音樂有關的資訊,從1點到2點為 New Rock,介紹國內國外的搖滾樂隊和他們的作品。他們介紹的信息很超前,往往是那邊歌手還未出專輯,這里已經在介紹,有時介紹一首歌,要到一個月后才發現這首歌開始打榜并扶搖直上。可惜這節目停播了,現在中午時段已經改作了別的音樂節目,也還不錯,在線網址是:http://live.cri.com.cn/fm915.ram。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還有另外一個音樂頻道,在線網址是:http://live.cri.com.cn/fm887.ram,主持人都是中國人,音樂則世界各國的音樂都播放,是接觸和了解歐美流行音樂很好的窗口。網絡技術和移動通信的結合,主持人與聽眾間即時、高效的信息互動使傳統的電臺節目得到了激活,煥發了第二青春。這已成為了廣播發展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