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我的朋友向我推薦羅素·克洛的電影《角斗士》 (“Gladiator”),終于沒有看,可能是因為充當角斗士的羅素·克洛太胖了,印象中的角斗士該是精壯彪悍的,象斯巴達克斯里起義的奴隸們,肥胖的羅素·洛克給我一個蠢笨的印象。
不過那一年他獲得奧斯卡影帝,可見我的以貌取人是錯誤的。
電視里重播1995年的羅素-克洛還與黑人明星丹澤爾·華盛頓聯手出演了動作片 (“Virtuosity”)。回想到丹澤爾·華盛頓在這次奧斯卡頒獎禮上獲最佳男主角獎,碰上的正是勁敵羅素克洛,覺得整部影片非常有意思。
丹澤爾·華盛頓飾演一個忠誠的警員,一次事故中妻子、女兒都被恐怖分子炸死,他也在憤怒之下殺死了敵人,一只手也因此失去并且入獄。而羅素·克洛飾演生活在計算機虛擬環境中的人物,這個集歷史上最可怕的183名罪犯特征、性格于一身的家伙經兩個科學家之手從虛擬環境轉為了現時的實體人物,在人間四處作亂。能夠扼制他的唯有經驗老到的丹澤爾·華盛頓,而且就在這183個罪犯里恰好就有殺死丹澤爾·華盛頓妻兒的罪犯,他發誓要殺死這個“科學怪人”。所經過重新組裝換上一條機械手的丹澤爾·華盛頓必須捉獲這個可怕的敵人。
羅素·克洛的壞人明顯比好警員出彩,尤其是他將這個壞蛋的自負、冷酷與自大表現的淋漓盡致,有一場戲是他從別人身上搶下來一套藍色的西裝,他跑到廁所里穿好,對著鏡子梳整齊頭發,冷靜愉快地自言自語:“哦--我,真漂亮?!蹦欠N自得、狡黠的微笑和略為嘲諷的語氣似乎是在調侃整個真實的世界,因為真實世界是無法與他抗衡的。他所代表的智能、體能以及巨大的毀滅性使得他充分的膨脹起來。所以他肆意地殺人、制造混亂與恐怖活動卻又無人可以阻止。
這個怪人尤其鐘愛在傳媒上看到自己的惡行被報導,當他經過商店,看到一大排電視機上某一個的頻道正在播放那些受害者驚恐的復述與回憶時,這極度地勾引起他的好奇心,他將所有的電視扭到這個頻道,并且殷勤地笑著向周圍地人介紹說,這些事是自己作的--“看哪,是我,是我,……”不過有趣的是,作為反角的羅素·克洛當時遠遠比演角斗士的時候瘦,大概是最瘦的時候,穿上西裝略帶笑意的樣子可說是英俊,而且始終帶了一點危險邪惡的感覺,而且他的極度的自大驕傲是不容許遭到挑戰的。這種性格和現實生活里的很相似,在新聞里看到他因為自己的致詞被刪而用粗口罵人,覺得他的確是這樣的。

《美麗心靈》則是我認為相當不錯的片子,雖然影片中對于約翰·那什的故事改動比較大,但是從整體感覺上而言,羅素·克洛所飾演的這一類天才,是令人同情與激賞的。年少時意氣風發,中年卻陷入精神分裂的絕境,飽受著幻象的折磨幾乎瀕臨瘋狂,到了老年終于控制住自身的魔障,獲得諾貝爾獎。羅素克洛所飾演的角色有著極度脆弱和狂噪的兩面,尤其是影片的后半部分可以說是漸入佳境。
每每看到這里我就聯想起他的童年經驗:出生于新西蘭的威靈頓,四歲時全家遷到了澳大利亞的悉尼。后來,他隨父母在悉尼附近四處漂蕩,靠給一些電影劇組做雜工為生,直到14歲時才第一次住進了自家的房子。貧困、不安定的生活使他從小就一直沒有受到過正規教育。這樣的早期經驗留給羅素·克洛恐怕是缺乏安全感與混亂,所以在他所飾演的帶有犯罪傾向的角色里,他所流露的狂暴、殘忍甚至趨向于冷靜克制的陰沉是那么的逼真。而另一方面,他所渴望的自己有時又會是柔情、文雅、內斂甚至是懦弱,象他在影片《證據》中的單純可愛、善良的年輕廚師,《我們四個》里面溫和羞怯的同性戀者,《驚爆內幕》沉郁、懦弱但又心懷正義的退休副總裁;《生活的證明》里將含蓄優柔的談判專家。所有的這些角色,都來自于他性格的另一面。
必須承認羅素·克洛的演技非常精湛。但對于他的致命的魅力,我有一些質疑。
因為我是喜歡梅格·瑞恩的,看過《西雅圖不眠人》、《電子情人》,覺得她應該嫁給質樸訥言的湯姆·漢克斯那樣的人,安全的、值得信賴的,而且間或爆發的幽默感讓人驚喜。如果所愛的人不來,他會永遠等下去,忠誠執著地信守諾言。想想阿甘正傳里頭,每天寫信給珍妮的阿甘,告訴她想念她的阿甘,深情依戀地說:“you are my girl.”希望她嫁給這樣的人。
不過,最后喜歡上羅素·克洛,只是覺得奇怪吧。因為愛情是難以解釋的,壞壞的,性情暴躁的那種男人,比起好好先生似乎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