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凡一種時尚誕生,一般都會經過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發展過程,時下坊間流行一本被小資們視為生活指南的小書,書名叫《親愛小資》。據說這本書集合了一群才囂筆狂之士,其中既有小資刊物的專欄作家、網絡知名寫手,還包括電子游戲骨灰級的玩家,基本上可以視之為小資群體的代言人。他們在書中以各自的角度透視小資,告訴我們小資怎么吃、怎么喝、怎么玩,他們有什么樣的脾氣、什么樣的愛好、什么樣的性情,對小資的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做了一次淋漓盡致的展現,可謂集小資眾生相之大全。說實話,我一直感覺小資這個詞有點模棱兩可,本書的作者之一說小資“就是離資產階級還差一點的人”,而且 “讓小資心儀的,更多的只是一種情調,倒和財產什么的,關系不大”,但我讀完全書,卻發現小資和財產的關系不是不大,而是很大,缺了金錢,也就無所謂小資。應該說小資是都市文化的產物,其物質享受與精神享受都是以消費為依托的,無論是吃喝玩樂,還是品位格調,他們只有依靠金錢的力量才能夠用文化包裝自己,直至武裝到牙齒。但是在他們自己看來,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固然無以稱小資,而即使有了一點閑錢也未必就是小資,小資之所以是小資,首先在于他的文化品位,并非人人都有資格做小資,一夜暴發的只能是土財主,小資的吃喝玩樂、衣食住行既打著價格的標簽,更打著明顯的階級烙印。小資的口號是“過上等生活,付中等勞力,享下等情欲”,他們每天都要細心打理自己的臉面周身,有空沒空也要去健身房美容院;他們時時留意時尚信息,對世界一流名牌如數家珍;他們每周安排兩到三次咖啡館溫情見面,再加上一到兩次體面會餐;他們“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他們衣袖間散發著濃濃的“古巴雪茄”的味道,房間里飄蕩著淡淡的“迷迭香”的香氣;他們喜歡獨身但從不排斥同居;他們讀書要坐伯森德扶手椅或者半躺于貝丁格沙發床……諸如此類,不一而足。正是這些繁瑣的細節讓小資們既煞費苦心又樂在其中。“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他們說這就是享受生活,你還和他們爭什么?著名的日本小資村上春樹曾經語重心長地說道:“做派這東西可謂與生俱來,不是想學馬上就能學到的”,這種居高臨下的姿態讓小資與俗人之間拉開了一道難以逾越的距離。小資群體大致有著相同的文化背景,小資的生活方式則像流行n性感冒一樣易于傳染,書中列舉了那么多的生活形態,其實無一不是相互傳染的結果,他們雖然憋足了勁要與俗人劃清界限,而且津津樂道地標榜自己體現自我、不肯媚俗的獨特個性,但讓他們始料未及的是,他們對個人生活形式大于內容的刻意追求,往往會變品位為矯飾;他們那些高超不凡、標新立異的獨特個性,也常常會因模式化的生活而變得模糊不清。讀過《親愛小資》,你會發現這不過是一群躺在文字中間撒嬌的都市白領,他們把小資當作自己的身份標簽,在撓首弄姿的自戀中找到了快感,并沾沾自喜地以書寫展示這種快感,如此而已。 《親愛小資——關于一個不確定群落的N種不確定描述》勞樂 主編,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定價:3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