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斗
有跡象顯示,美軍可能從北部發動對伊拉克的進攻。
北約持續了一個月的協防土耳其問題僵局終于被打破。2月16日,北約召開防務計劃委員會,而不是最高決策機構“北大西洋理事會”會議,繞開法國,通過了由美國提出的協防土耳其的建議:在可能發生的倒薩戰爭中為土耳其提供導彈、生化等防衛。
作為北約中惟一一個伊斯蘭國家,土耳其為何受到美國如此的禮遇呢?
因為美軍的土耳其基地群將構成美國倒薩的重要戰略要點,在北部形成對伊拉克的軍事壓迫。在上次海灣戰爭中,美國海軍陸戰隊從科威特海岸登陸,做出佯攻,美聯軍則是從伊拉克西南部與沙特接壤地發動主攻,切入伊拉克腹地。此次美國如果發動戰爭,不排除從北部發動對伊拉克進攻的可能性。
美軍將在土設指揮中心
按照美軍目前的部署,美軍應該會在土耳其境內設立一個綜合各軍種力量的指揮中心,隸屬于中央司令部,用來協調美軍陸海空三軍在北部戰線上的行動。美軍還會在土境內設立后方醫院、心理戰基地等其它設施;美軍設在這里的電子偵察、干擾基地,將會日夜監聽伊軍電子信號,并對其進行干擾或召喚空軍摧毀之。
土耳其境內的軍事基地距離伊拉克較迪戈加西亞島要近得多,從這里出發的大型轟炸機,可以在伊拉克境內逗留更長時間,而不必擔心返程燃料,預警機和電子戰飛機的滯空時間也會更長。
由于伊拉克已沒有什么戰斗機可用,美軍無須配備太多戰斗機去爭奪制空權,因吉爾利克、安卡拉等基地的數百架飛機,就可以完成對伊的空中打擊任務。
土耳其國家經濟實力尚可,物資也還算豐富,可以為美地面部隊在伊拉克境內的行動提供前出基地和后勤保障。美軍可以在土耳其境內購買到諸如食品原料、飲用水、常用藥品等很多基本的后勤物資,省卻從本土或歐洲轉運之苦。而科威特方面就完全不一樣,美軍在那里的后勤物資,幾乎要全從本土等地運來,而淡水等基本物資,科威特更是無法供應。美軍的后勤供應標準較高,在海灣的沙漠地區,人均日用水量要超過80千克。在上次海灣戰爭時,要不是沙特臨時興建了許多海水淡化廠,美軍自己也拼命運送打井機械、海水淡化裝置和凈水裝置,根本無法滿足沙漠作戰的需要。
美軍的土耳其基地群
在土耳其境內,有多處美軍軍事基地。其中,因吉爾利克空軍基地位于土耳其南部城市阿達納以東3.2公里,原本就是美國空軍支援南歐、中東、地中海東部空軍基地配系中的重要基地,在上次海灣戰爭中,美國空軍的戰斗機和戰斗轟炸機利用過此軍事基地。
目前,這里駐有美空軍第39遠征聯隊、“北部守望”行動支援部隊等,約有60余架飛機,包括F-15、F-16兩型戰斗機、MC-130特種戰支援機、EA-6B電子戰飛機以及E-3A預警機等飛機。最近,這里已經有了數目不詳的新到部隊。由于阿達納有鐵路支線通往附近地中海沿岸的梅爾辛港,基地周邊也有足夠的倉儲空間,大宗后勤物資的運輸和儲存非常方便。因吉爾利克也必將因此成為美軍對伊拉克北部地區進攻的主要后勤基地。
根據媒體最近的消息,美國和英國特種部隊已經在該基地附近地區建立了一個秘密的前沿陣地。近幾周,這個前沿陣地的美英特種兵頻頻潛入伊拉克北部地區,與當地的伊拉克反政府武裝取得聯絡,部分美軍特種兵甚至已經在伊拉克北部地區秘密修建了前進基地。此外,美國中央情報局人員和特種兵正在伊拉克北部訓練2000名庫爾德人。一旦美國對伊動武,這些庫爾德人將為數千美軍的到來做后勤準備。
在戰爭開始前,美軍勢必還要在土耳其境內建立一批臨時的基地,比如兵營、倉庫、訓練設施等等。從地圖上看,土伊邊境土耳其一側附近100公里以內,大致有庫爾塔蘭(距離邊境最近的鐵路支線站點),錫爾特(庫爾塔蘭以東2.30公里)、舍爾納克等地符合這一要求,美軍坦克等重型車輛可以在地中海梅爾辛港和伊斯肯德倫港上岸,用鐵路直接運抵庫爾塔蘭。
從北部進攻伊拉克
土耳其與伊拉克北部直接接壤的邊境長度大約有200多公里,美軍從此進入伊拉克境內后,沿著伊拉克境內公路網線,其地面部隊的前進路線基本上可分為兩個方向:一條路線,是從邊境西部的舍爾納克以南地區進入伊拉克北部,經伊邊境城市扎胡向南,經150公里左右即可到達伊拉克北部重鎮、尼尼微省省會摩蘇爾,再向南200多千米,即可到達薩達姆的老家提克里特。另一條路線,是從邊境東部的哈卡里以南地區進入伊境內,越過大扎卜河,經200公里左右可到達伊北部省份埃爾比勒省省會埃爾比勒,向南100余公里,就是伊拉克埃米姆省省會基爾庫克。再向南,即可與另一路會合攻擊提克里特。
在此期間,第101空中突擊師可能會利用直升機“蛙跳”式攻擊的方法,先后攻擊摩蘇爾、基爾庫克、提克里特中的某一個目標。伊拉克北部軍區的所屬部隊主要是幾個普通步兵師,缺乏坦克等重裝備,在空中打擊的威脅下,不會對美軍造成威脅。
摩蘇爾,不僅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省會城市,還是伊拉克北部主要油田的中心區域之一,其地位類似我國的西安。這種城市的陷落,對于伊拉克方面的精神打擊作用是非常大的。
為了滿足戰爭需要,土耳其自去年11月開始就在土伊交界地區修筑道路。當時土耳其在公開表態中依然反對美國利用其境內基地進攻伊拉克,土方對修筑道路的解釋是“供土軍戰爭時提高戒備使用”。自土耳其公開表態同意美軍使用其基地后,土方的這一行動也隨之公開化。
據最近“半島”電視臺報道,駐土耳其的美國軍隊甚至已經開始從土耳其向伊拉克北部庫爾德人控制區運送彈藥、軍事裝備。土軍工程部隊也開始公開的大規模調動,來自當地的消息說,其人數在1萬至1.5萬之間。由以上種種情況綜合判斷,在這次戰爭中,土耳其軍隊也會進入伊拉克境內,但估計主要是工程和后勤部隊,主要活動范圍則不會超過北部山區,主要任務將是為美軍在這一地區修筑和保障后勤線路,并將土耳其境內的后勤補給體系與伊拉克境內的交通網聯系在一起,為戰后美軍的駐扎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