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者厲以寧教授認為:國家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其實一直沒有停過。我認為振興東北要從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努力挖潛,找出路,進一步加快體制創新;第二是要多種方式尋找資本,包括引進外資,引進民間資本。也希望國家能在國債項目中考慮到與東北振興有關的基礎設施;第三是要解決人才問題,包括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和企業家隊伍。新思路,是必須要走體制創新、技術創新的道路,堅持深化改革,依靠市場機制,堅持自力更生和國家支持相結合的辦法,從根本上擺脫計劃經濟的羈絆和傳統的做法。要靠自己的力量振興東北,而不要有依賴思想,國家能給多少項目是要有通盤考慮的。
新體制、新機制、新辦法,就是要用國有資產重組的辦法,要認清市場、改組企業,包括一些企業已經改組改制的,要進行二次改組。如長客改組的就不夠,需要第二次改制、第二次重組。需要注意的是,企業一次改組很成功的,沒必要再改組;第一次改組雖然初具成效,但問題沒有解決好的,必須進行第二次改組。最后是要以業績為標準來衡量。
要注意項目跟市場的關系。沒有市場銷路,生產出來的產品也沒有競爭力。目前我們不是短缺經濟時代,所以一定要看準市場,再解決融資問題。其中:第一步是市場重組、企業改制;第二步是瞄準市場,生產出適應市場需要的產品;瞄準后,進入第三步——投資,尋找資本。
要樹立這樣一種觀念——一切能帶來收益的都是資源。如何轉化為資本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資源轉化,資本不足是可以解決的,而資源向資本的轉化過程中必須明確產權。在這個過程中,政府的作用只是制定規章制度,為市場排除障礙,同時為企業牽線搭橋。要把振興東北的思路擺正,這樣振興的問題就好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