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蒂芬·金,一個充滿傳奇與引申義的名字。曾經的卡車司機、小報撰稿人、中學教師……一路走過,看我七十二變。人生活劇的最后一個角色定型, 赫然是全球最成功的暢銷書作家。早年金買不起紙,把自己的創作和大名寫在香煙盒背面,現在,他的名字像一只執拗強健的二楞子爬蟲,所向披靡一往無前攀上了一個個美國娛樂榜,文藝富豪榜。他的每一部小說幾乎都曾搬上過銀幕,論著作被改編成影視劇的比率,史蒂芬·金可排第二,第一是占了幾百歲優勢的莎士比亞老爺子。
今天,史蒂芬·金這個名字像午夜的焰火,紛揚閃光,映亮一顆顆仰視的眼睛。它代表了熱情、野心、金錢、苦苦掙扎一朝沖天的塵世傳奇、想象和驚竦的頂點,以及,由文字漫延而來的黑色的讓人心動的影像世界。
《嘉莉》
史蒂芬·金的阿里巴巴魔咒,命運大門應聲而開。小說本身更像一個救贖,一雙橫伸來的溫暖的手,在史蒂芬·金的生命和寫作生涯里具有特殊意義。1973年春天,妻子從家里的垃圾堆中撿到史蒂芬·金遺棄的一疊舊稿,覺得也許還有那么一點意思,興許是受了《巴黎野玫瑰》等文藝電影潛移默化的教唆,她勸說自己含苞總也不放、信心盡失的男人死馬當活馬醫,潤色一下,拿到出版社試試,說不定編輯能回贈幾本免費書看看什么的。結果書出版了,賣出了能讓史蒂芬的舌頭拖到膝蓋的230萬冊,這就是《嘉莉》。突如其來的成功,促使史蒂芬.金的職業作家夢超越幻想成為可能,把他的人生分為兩部分,之前,和之后;惡夢般的,和美夢成真的。
電影主角嘉莉是一個晚熟、孤僻的女孩,母親的宗教狂熱使她備受鄰居與同學的歧視和嘲笑,當然,他們所以敢這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她是一個擁有魔力的孩子。初潮使得嘉莉受到嚴重驚嚇,母親認定邪惡降臨,強迫她認罪,嘉莉的壓抑與悲憤在學校舞會上徹底爆發。為捉弄她,同學與老師特地邀請她到舞會皇后的舞臺上,隨后,一盆豬血臨頭灑下。嘉莉忍無可忍,終于魔性大發,將舞會化作火海,向那些嘲弄過她的人開始了無情報復。

《閃靈》
經典的藝術恐怖片。濃縮了兩個半天才的心血。恐怖天才—史蒂芬·金、混蛋天才—斯坦利·庫布利克、半個天才,當然指扮演那個沉郁偏執的男主角、看一眼那張脫水蔬菜一樣的臉就知道是演技派的杰克·尼科爾森。
影片講述一位業余作家杰克去了一個度假別墅。別墅在一個荒涼空曠的地方,寒冷冬季里,空無一人。杰克不是去度假,而是攜全家前往去做看門人。杰克的兒子有一種類似高級X光的超能力,在那里,他發現了許多神秘的東東。杰克忙著埋頭寫作。沉陷空茫、與眾隔絕的生活使杰克的心緒產生變化。最后,受心魔與外界雙重折磨的他迷失而后崩潰。他心智狂亂,拿起利斧瘋狂的去砍殺自己的妻兒。
庫布利克的視聽語言可以說極其高超。超現實主義的布景、低機位高速攝像機、精湛絕倫的配樂……他拍出了人類在生存壓力下、彼此無法溝通下的精神變異,直至毀滅的絕望處境。
據說史蒂芬·金竟從來沒承認過這是一部“史蒂芬·金電影”,他認為庫布利克竄改了他的原作,影片最后,庫布利克讓主人公發狂,殺人,凍死。而在小說中,杰克沒殺死任何人,金不生氣才怪。當年風采不揚、羽毛不豐之際,你不來改我小說,那時,你改的連它媽都不認識它也沒問題嘛,已經是盛名在身,你還跑來胡涂亂改,也太隨便太調皮,簡直要喧賓奪主、龍蛇爭霸么!
主人公的身份是業余作家,為家庭生活和個人事業而苦惱—這是史蒂芬·金曾幾何時的寫照。影片里最顯露心理恐怖之處莫過于,妻子乍見杰克日夜打印的小說稿紙上一行行全是“只會工作不會娛樂的杰克很快就要發瘋”!觀眾的涼意從足底升騰,而這恐怕也是史蒂芬·金在未成名前的絕望心態的拓印。再晚一點成名,電影就有可能會有真實版上映,由可憐的史蒂芬本人傾情出演了!
《玉米田的小孩》
一群邪教小孩,像大衛干掉歌利亞一樣,專門殺害成年人,用他們的血祭奠自己的神。這個故事也來自未成年者對成人世界的反抗報復心理。在史蒂芬·金的故事里,常以受到社會與家庭不公對待的孩子為主人公,這完全是其本人經歷的投射。三歲時,史蒂芬父母離異,他與哥哥由母親撫養成人,這苦命的窮孩子,像一條可憐的小魚,在貧困的冰海中漂浮不定。故此,史蒂芬貧困凄慘的童年在他日后的創作中屢屢出現。能夠發現,在少年時代,他對外部世界懷的是一種驚恐與怨恨的心態。怨毒有時也是一種力量,潛隱、洶涌,使他在默默無聞中堅持了那么多年,終于長成了一條龐大無敵的黑鯊。

《克里斯汀》
恐怖片大師約翰·卡彭特執導。高中生阿尼因呆板懦弱經常被同學欺負。他買下一輛名叫“克里斯汀”的不祥的老車,當然,你知道他的生活肯定會因此改變,你還知道這老車其實是一個物化的魔鬼。阿尼自然將變得暴烈,向從前虧待過他的人實施報復,最終因罪惡走向毀滅。該影片意料之中地成為青春恐怖片的經典之作。
《伴我同行》
史蒂芬·金電影中,有一類影片主題與風格鮮明,它們側重透視青春的歷煉與靈魂。該片無疑是該類作品中最優秀的。史蒂芬·金本人對這部影片是越看越喜歡,他認為,他喜歡它,是因為看影片時,能感覺到當初寫作時的心情。這部電影改編自小說《尸體》,日后成為作家的小男孩在12歲時與三個死黨一起去尋找一具同齡男孩尸體的故事。在兩天的長途跋涉中,男孩終于找回了即將失去的自我。值得注意的是,故事里的四個小孩的家庭都不幸福,他們都受到學校家庭,及比自己年長的孩子的忽視或欺辱,這又是史蒂芬的親身體驗,就那么點童年往事,經他這反復描寫渲染,算是賺足了老百姓身上最閃亮的兩件東西—眼淚和銀子。影片的成功不僅來自風格清新自然,劇本改編也極為吸引人,片中五十年代的流行歌曲適當烘托了時代氣氛。
《貓眼》
三段式影片,每段故事都十分出眾。片子著重弘揚了唯心主義的靈異決定論,它是史蒂芬·金推動情節、渲染氣氛的最重要因素。詹姆斯·伍德與一家戒煙公司簽約,這家公司的規矩是一旦簽約絕無反悔,以后只要你吸一口煙,全家就會慘遭電擊—究竟是這個公司眼線四布,還是有靈異暗伺,各種奧妙仿佛舞動著吸盤的章魚一樣抓人。
《寵物墳場》
這部小說讓那些喜歡講鬼故事嚇人的高手中的高手看了可能也要口吐白沫,倒地休息。這是一部生來就為了嚇人,確實也不辱使命、嚇死人不償命的影片:克瑞德一家搬到郊區居住,在屋后有一處動物墳場,但沒有人愿意談起。有一天,克瑞德的貓遇到車禍喪生,鄰居才告訴他那片墳場有著起死回生的能力。克瑞德一家決定去試一試。果然,他們的貓活著回來了,但回來的又不是一只貓。影片運用“邪靈”的說法,制造恐怖。當然,其中還是充滿生活哲理的。它的深刻寓意是,活就是活,死就是死。活著你可以想一想死,但死了的話,就麻煩請別再惦記什么活了。
《死亡禁地》
主人公強尼發生車禍,昏睡五年后醒來發現自己擁有了超能力,他可以借助接觸別人的手來遇見未來。原本用此來揚善除惡的強尼卻發現自己必須獨自背負著十字架生活下去。
《危情十日》
影片講述作家與讀者間的驚悚故事。小說迷安妮在大雪中救起了她崇拜的作家保羅,并將他帶回家修養腿傷。本來她對作家殷勤有加,但她發現這廝原來疲賴,聲稱什么為寫出真正的小說,硬讓連載小說的主人公翹了辮子。她一時大怒,毀了他的手稿,拍桌令他重寫。保羅發現她與小說中的人物描寫有絲絲關聯,并企圖反抗,她只好無奈地將他的踝關節敲碎!他終于將最后一部分寫完,并讓主人翁死而復生。當她一派歡欣時,無可救藥的他卻很逆反地燒毀了手稿……從這個故事里,不難發現史蒂芬·金內心深處與讀者的對立,他渴望做一個真正的作家,馬克·吐溫式的大作家,但不管他如何努力,人們總是稱他為“恐怖小說家”。
假如有那么個花腔女高音,只有哼唱流行小調才能上臺演出,她一定會深刻理解史蒂芬劍走偏鋒的悲哀。無疑,這令史蒂芬異常沮喪。他詛咒讀者們對他的束縛。作家、人物、讀者,三者在他心中冥冥糾纏,相互傷害。對于史蒂芬·金的創作生涯來說,也許這是驚悚最大的心理源泉。

《肖申克的救贖》
好像世界已大同似的,人人都說它經典。這部電影對男同胞的另一個功用與意義是,它的存在,使得我們可以輕易獲得一些想要的好感。推薦女同學去看它,她們看我們的眼光就會和以前不一樣,就好像有了一些共同的際遇和秘密,就好像摩根·弗里曼在沒記憶的小島和蒂姆·羅賓斯碰了頭。
影片講述的是,蒂姆·羅賓斯扮演的白人會計師被誤認為殺人犯,關進了一個叫“鯊堡”的監獄。監獄生活顯然不是請客吃飯,蒂姆·羅賓斯的氣質不凡,得到非常識貨的雞奸者青睞,受到許多糾纏和搔擾。是金子總會發光。他調整狀態,如夢初醒,很快利用專業特長適應了環境。他幫助監獄長洗黑錢,幫助兇狠的獄警逃稅,建立了圖書館,同時交了摩根·弗里曼這個長的像上帝的好友。有一天,他有機會接近廣播室,他冒著被懲罰的危險,在廣播中放起莫扎特。獄警面容扭曲,威脅的吼叫,拼命用警棒敲打著鐵門,他看了看他們,悠然的用手抱頭靠在了椅背,沉浸在音樂中,窗外,犯人仰著頭,聆聽著,眼中熄滅的灰燼又有了溫度……這一片段現在已成了謳歌美好人性的最偉大的場景。再后來,有一個犯人知道了蒂姆·羅賓斯被冤枉的真相,但他立刻被陰險的監獄長干掉了。蒂姆知道他們是不想讓自己出去了。事實證明,蒂姆是一個白種秋菊,而且比秋菊老辣陰險一百倍。一個雷雨天,他開始行動了,他從一條地道,一條他用一只小小的鑿子,在一張碧姬.芭鐸的海報下,花19年時間挖出的地道逃了出去。在荒野中,他跪倒在地,張開四肢,對著雷雨和自由,發出了不能自已的呼號……
真的真的太經典了。激動人心到連史蒂芬·金自己都承受不了了,他說,我沒像傳說的嚎啕大哭,但眼眶確實潮了。這么個類型片的外殼,卻做到了大俗大雅。像一個容器,什么友誼、希望、自由、體制、和救贖……都能恰如其分往里裝,適合各種情緒在其中滲透連接。
如果這部電影是一個人的話,并且每個觀眾的誠摯致敬,他都回禮的話,很顯然,他現在會是一個無可挽回的駝背。
《月夜風高》
一家小雜志的記者理查為了與同事競爭,決定追蹤報道一名利用私人飛機連環殺人的兇手。本來,這只是一個有點危險的新聞采訪。但理查有一種心結,一心就想制造轟動效應。這使得他大膽地在自己大腦里刻畫起了科幻小說,他越來越懷疑那個兇手是吸血鬼……真相大白后,理查對人說“千萬別相信你所寫的事實,也千萬別寫你所見的事實”。這是史蒂芬·金作為一個作家對媒體的反諷,更重要的是,你可以看出一個人面對生活壓力,心理恐懼如何逐漸化作外部空間的幽靈。魔由心生,史蒂芬·金老師又一次寓教于樂,給大家作了諄諄教誨。
《綠色刑警》
一個監獄片,但不經典,屬于觀眾和當事者誰也不愿多提的過眼云煙。影片講的是發生在一個叫“綠里”的監獄中的故事,一個天性善良又洞察世事的黑人,大概是個天使什么的,運用超能力幫助世人,卻被人誤會,判了死刑。在監獄里,他不堪精神折磨,又可能是想早點過年回家了,自愿選擇死亡這一解脫方式。監獄長湯姆·漢克斯卻在他關照下,一不小心就長生不老了,他因此忍受著送走一個又一個親友的痛苦。
史蒂芬·金的觀點仍是無論如何不能違背自然法則,否則必遭報應。比如就會像湯姆·漢克斯成為一個千年老妖。
《綠色警察》過分“神化”史蒂芬·金的小說,在人物刻劃與情節鋪墊上用力不當,影片大而無當的長達3個小時,拖沓冗長的令人難以忍受。由于《肖申克的救贖》過于轟動,史蒂芬·金曾信誓旦旦說,為保有美好記錄,以后絕不再寫監獄小說。但后來,不僅寫了,而且一瀉千里地寫成了六本有關“綠里”的暢銷小說。然而影片沒有能夠取得預期的效果,史蒂芬·金在影片上映那一年也遇到了車禍,令他對人生改變了看法,并逐漸萌生退意。
《亞特蘭蒂斯之心》
小說原本寫了五個縈繞著越戰回憶的故事串連起來,背景是令史蒂芬.金本人著迷的五六十年代。影片取材于第一個故事。11歲小主人公鮑比來自一個單親家庭,母親刻薄自私,很努力地為他制造麻煩,從不滿足他小小的心愿。然而他最終從由安東尼.霍普金斯扮演的神秘老人泰德那里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親情。在這位具有超能力的老人的幫助下,鮑比擺脫了終日欺負他的大孩子,并獲得了女孩凱洛爾的好感。影片沒有過多懸念,但突出的溫情親切倒正是史蒂芬·金這位恐怖小說之王最被人忽略的月之背面。
[本欄責編:山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