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褥熱,是一種與孕婦分娩或產褥期相伴出現的古老疾病。患者發熱,下腹部脹痛,惡露多且有臭味,嚴重者可發生中毒性休克。這種傳染病在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的著作中就被提到過,但一直未得到有效防治。17、18世紀,產褥熱曾在歐洲的許多大城市中大規模流行。
18世紀,維也納醫院一位年輕的大夫塞麥爾維斯,經過仔細觀察發現,產褥熱的傳播發病是因妊娠、臨產和分娩過程中不注意消毒,被交叉感染所致。基于這種認識,塞麥爾維斯要求醫生和助手進病房前先用氯化物認真洗手,同時對醫療器械也進行消毒。由此,塞麥爾維斯所在醫院產褥熱的發病率降到了1.2%。
但是,塞麥爾維斯的觀點遭到了婦產科前輩、權威人物克萊因的反對,因為如果承認了塞麥爾維斯用氯化物洗手的合理性,就等于承認自己這幾十年來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在謀害婦女和母親的生命。就這樣,克萊因寧肯讓孕婦面臨死亡的厄運,也不肯接受塞麥爾維斯的正確觀點,反而惱羞成怒地辭退了這位有卓見的年輕人。
塞麥爾維斯被迫由維也納回到故鄉匈牙利,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理論的正確性,并在他任職的匈牙利圣羅丘醫院繼續推行他的防治措施,使該院的產婦死亡率降到了當時的最低記錄0.85%。1861年,他以觀察報告的形式,出版了《產褥熱的病原、實質和預防》一書。這本書后來被稱為醫學史上的經典著作。塞麥爾維斯醫生也被稱為“母親救星”。
但是,這位天才的年輕醫生卻由于長期的抑郁心理,精神一步步趨向病態,最后因精神錯亂死在了精神病院。但他在婦產科臨床上所做出的突出貢獻,將永載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