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之
(接上期)
這時,晚餐時間到了,愛因斯坦的信不了了之。薩克斯一臉的失望,他真恨不得沖著羅斯福大吼一聲:“你是一位目光短淺的總統。”但不管怎樣,也不能和總統翻臉,還要作最后的努力。于是,他改變策略,用刺激的口吻說道:“也許你要等到希特勒在白宮的上空丟下鈾原子彈后,你才會意識到今天犯了一個大錯誤。”
“留下來一塊兒用晚餐吧!”羅斯福微笑著說,“我感謝愛因斯坦先生對美國前途的關心。”
“您以為愛因斯坦給您寫信就是為了聽到這句話嗎?”
“我知道這位科學巨匠的品格和為人,我想,是應該認真考慮他的建議。”
薩克斯看了一下表,有意停止了討論,因為在飯前這樣短的時間內,不可能把問題深入地談論下去,更談不上讓總統表態。在晚餐中,薩克斯故意裝出一副非常惋惜的樣子,一聲不吭,飯菜也吃得特別少。
這一招果然靈驗,總統覺得怠慢了老朋友和科學巨匠,有些過意不去。晚飯結束的時候,他略顯歉意地說:
“你還有什么話要說嗎?”
“是的,我還有些話想和你談談,希望你能認真聽我把話說完。”
“非常抱歉,我還要召開一個重要會議。”
“能再談一次嗎?”
“好吧!明天早晨,請你到我這兒來吃早餐。”
機會難得,成敗取決于第二天的早餐,必須在一晚的時間內想出能夠說服總統的理由。當晚,薩克斯不敢貪睡,他想,失去了機會,可能就會在歷史上鑄成一個大錯。能不能讓科學為和平效力,就要看他能否在一個晚上想出一個足夠好的理由。
羅斯福總統最關心的事是什么呢?不外兩個,一是競選連任,二是歐洲戰場。如果能把愛因斯坦的信與這兩件事聯系起來,可能就會讓總統動心。
沿著這個思路找理由,似乎很簡單。制造鈾原子彈的建議,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對付希特勒,有了原子彈,就可以給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德國以迎頭痛擊,研制鈾原子彈,對美國未來的戰略,具有極大的意義。
從歐洲的戰事說起,一直到美國的整體戰略,原子彈都將起到無法估量的作用。到時候,即使不在戰場上使用原子彈,只要把原子彈在沙漠上爆炸的錄像帶送給希特勒等戰爭狂人,就會讓他們明白力量的含義,不再輕舉妄動。原子彈的威懾力量會勝過千軍萬馬。
話題這樣引出十分動人。可是,美國總統會耐心地聽一位經濟學家談歐洲的戰事嗎?薩克斯不禁倒抽一口涼氣。
研制原子彈是否與總統競選有某種隱秘的關系呢?原子彈計劃與總統競選是兩件完全對立的事,因造原子彈只能讓極少數的人知道,總統競選則是關心的人越多越好。
萬事不要忙于下結論,事物的真正內在聯系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的。羅斯福為什么要競選連任呢?他在競選演說中雖信誓旦旦,決不派美國軍隊去國外打仗,那是競選策略的需要,是為了迎合公眾的心理,但內心上他對希特勒在軍事上的勝利深感不安,他認為獨裁政權在歐洲大陸取勝后,必然禍及美國的利益。實際上,他想要把美國拉入戰爭。
由于想到了這一層,薩克斯終于想出了一條妙計。
四、“S—1”秘密行動
盡管一夜未睡,薩克斯仍然覺得精神飽滿。隱約之中,他感到了某種沖動,他想馬上就去見總統。凡事不能操之過急,薩克斯抓緊時間先洗了個澡,然后靠在沙發上閉目入靜,他要通過這短暫的休息,積蓄精力,去翻開人類利用原子能的扉頁。
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次早餐到了。這次,羅斯福總統有了思想準備,打算認真聽聽他的老朋友的意見。不過,總統想聽的時候,薩克斯反而像是已經放棄了昨天的建議,只是談了些不切正題的小事。
在羅斯福看來,愛因斯坦的建議,在當時的條件下還無法付諸實施。薩克斯對此避而不談,總統自然也愿意找個沒有分歧的話題。
“昨晚,我想起了我們的一位歷史老師。”薩克斯沒頭腦地冒出這樣一句話來。
“他對你的影響很大嗎?”
“影響談不上,我只是覺得他說的一個故事特別有趣。”
“是嗎?”羅斯福表情很平淡,也顯然不想聽老朋友講故事。
“當時聽起來倒沒什么。”薩克斯故意裝出美滋滋的樣子,賣關子似的說道,“現在想起來,越想越有味道。”
總統終于上了鉤,帶著幾分好奇的神情說:“講一講,好嗎?”
“其實,這是很近的事情,我給你說說。”
薩克斯講的是關于拿破侖的一個故事:
當年,拿破侖縱橫捭闔,征戰四方,他的部隊曾所向披靡。拿破侖得勢的時期,他的部隊幾乎沒有遇到強勁的對抗,只有海軍例外。那時,英國的皇家海軍與法國海軍進行過殊死的較量,法國海軍總是占不到上風,因而,拿破侖發動的入侵英國的戰爭未能取勝。要想取得對英作戰的勝利,關鍵就是要找到打敗英國皇家艦隊的辦法,這是拿破侖和他的高級將領們的共同看法。正當拿破侖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人求見,聲稱有擊敗英國皇家艦隊的錦囊妙計。請求接見的人叫富爾頓,年紀很輕,是位發明家。
發明家懂軍事?莫不是個騙子吧!無論真假,先聽聽再說,拿破侖還是接見了年輕的發明家。發明家還真是說出了一套新東西,他建議在法國的戰艦上裝上蒸汽機,讓機器推動戰艦。如果法國的戰艦使用蒸汽機而不依靠風帆作動力,其速度和機動性必然大大超過英國艦隊,到那時,海洋就是法國軍艦的海洋。拿破侖對發明家的建議,只是覺得很有趣,而根本不相信歷史上靠風帆推動的戰船可以由機器推動,他粗暴地把發明家逐出了門外。
薩克斯講完了這段史事后,不緊不慢地說道。
“后來的歷史學家在寫到這件事時,曾寫道:當時,拿破侖若采納了發明家的意見,整個歐洲的歷史就要改寫。”
誠然,只有善于運用科學技術成果的人,才能夠贏得未來戰爭的勝利。羅斯福是一位敏銳的政治家,他立刻明白自己上了老朋友的“當”,不過,他很慶幸自己能夠聽到這個故事。
這時,他的一個競選顧問要求與他談談有關競選的問題,他示意先等一等,他要考慮更重要的問題。說到底,核爆炸的問題與他參與競選的目的密切相關,他第三次競選總統,就是要讓美國介入戰爭,并使美國打贏未來的戰爭。他必須吸取拿破侖的教訓,必須在科學技術上保持優勢地位。
時間過得很快,薩克斯從羅斯福的表情上判斷:總統的心已被打動。薩克斯考慮到總統的日程安排,便告辭說:
“我想,我該走了。”
“別忙,你再仔細講講愛因斯坦的信好嗎?”
“那么說,你已經對核爆炸有了興趣?”
“不錯,是這樣。”
薩克斯盡其所能,從頭到尾細說了一遍。羅斯福聽得非常認真,他還提出了一些新問題,薩克斯只好如實承認,再往下就說不清了。
羅斯福的案頭擺滿了許多重要文件,但他把愛因斯坦的信擺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當他全神貫注地看完了愛因斯坦的信后,情不自禁地說道:“希特勒,你真是一個大笨蛋,你怎么把愛因斯坦趕到美國來了呢?”
羅斯福召來了他的私人軍事顧問沃斯頓將軍。他對沃斯頓說:“看來,我們的情報系統可能漏掉了一個最重要的情報。”
“哪個方面?”
“據物理學家們分析,德國可能在研制一種毀滅性極大的新式武器。”
“德國好像每天都在吹噓自己有新式武器,”沃斯頓將軍停頓了一下后補充說,“不過,至今他們并沒有拿出什么了不起的武器。物理學家倒提出了一些很有說服力的證據。”
“不排除這種可能性,我們是應該好好聽聽科學家的意見。”
“德國人在干,我們也不能落后。這件事要采取一些不同尋常的措施。”
羅斯福總統把愛因斯坦的信的德文原件留下,指示沃斯頓將軍具體辦理。這樣,被命名為“S—1”秘密行動的計劃開始進行——研制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的序幕就此拉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