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 戎
一、老年人用藥的特點老年人用藥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老年人胃酸分泌減少,胃排空時間延長,腸蠕動減弱,血流量減少。老年人的這些變化,雖可影響,藥物的吸收,但研究表明,大多數老年人在藥物吸收速率或在吸收量方面,一般無顯著差異,但需在胃酸性環境中水解而生效的藥物,在老年人缺乏胃酸時,則其生物利用度大大降低。如弱酸性藥物(水楊酸類、雙香豆素類、呋喃妥因、萘啶酸及巴比妥類等)離解度增加,吸收減少。
2.老年人血漿蛋白隨年齡增加而有所降低。老年人單獨應用血漿蛋白結合率高的藥物時影響雖不明顯,但同時應用幾種藥物時,由于競爭性結合,對自由藥物血濃度的影響則較大。如來結合的水楊酸鹽濃度,在未服用其他藥物的老年人,占血漿總濃度的30%,而在同服其他藥物的老年人,則可增加至50%,用藥時宜予注意。
3.老年人肝血流量減少,藥酶活性亦下降,功能性肝細胞減少,對藥物的代謝也有一定影響。因此,給老年人應用被肝代謝的藥物如氯霉素、利多卡因、普萘洛爾、洋地黃毒甙、氯氮卓等時,可導致血藥濃度增高或消除延緩而出現更多的副作用,故需適當調整劑量。在給老年人應用需經肝臟代謝后才具有活性的藥物時(如可的松經肝臟轉化為氫化可的松而發揮作用),更應考慮上述特點而選用適當的藥物(如應用氫化可的松而不用可的松)。
4.老年人腎臟的單位數量、腎血流量、腎小球濾過率減少,腎小球分泌功能也大大降低。老年人腎臟的上述巨大變化,大大地影響了藥物的排泄,使藥物的血漿濃度增高,延緩藥物由機體的消除、半衰期延長(如27歲時地高辛的半衰期為5小時,而72歲時則為73小時),從而更易發生副作用。因此,要根據腎功能調整用藥劑量或調整老年人用藥的間隔時間。下列常用的藥物,老年人要減量使用:撲熱息痛、苯妥因鈉、青霉素、地高辛、心得安、安定、魯米那、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一般說來,60歲以上老年人用藥,以成人用量的3/4為宜。
二、老年人用藥的原則。在老年人中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可比青壯年人高三倍。為此,老年人藥物治療必須經常對其體質和耐受性、藥物選擇和劑量方案以及是否需要護理給予慎重的考慮,應注意以下幾點用藥原則:
1.應確定藥物治療是必需的;老年人的許多健康問題無須用藥亦可處理。
2.盡量避免一次服用多種藥物,最好同時用藥不超過3種。
3.服藥劑量方案盡可能簡單,如果可行,最好每種藥物每日只服一個單劑量。
4.為了確定個人的耐受性,多數藥物首劑量通常最好小于標準劑量;維持劑量也應該慎重確定,一般60歲以上老年人的維持劑量要比年輕人小一些。
5,如果服用其他劑型,應避免大的片劑或膠囊;液體制劑對老年人較易吞服。
6.應注意不要用錯藥或過量用藥,盡量不要將藥放在床邊的桌子上(硝酸甘油除外)。
7.老年人用藥應不斷觀察藥物的作用,以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