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養(yǎng)無 師 翼
2004年5月出版的《簡氏國際防務評論》報道了著名的美國巴雷特武器制造公司的最新驚世力作——M468特種用途卡賓槍/彈;《輕兵器》2004年第7期也推出介紹這一新型武器系統(tǒng)的文章。M468在國內(nèi)外輕武器界引起關注,那么,其究竟令人“驚”在何處呢?
以需求為本 開辟新口徑
巴雷特武器制造公司研制的M468特種用途卡賓槍/彈所采用的口徑既不是北約的小口徑5.56mm,更不是過去的中口徑7.62mm,而是一種全新的口徑——6.8mm。探究口徑的這種變革,須從7.62mm 到5.56mm的發(fā)展說起。
1950年代,當北約實施“彈藥通用化”計劃時,美國以T65式7.62×51mm 彈具有射程遠、侵徹力強等為由,堅決反對任何降低威力的小口徑槍彈,憑借其盟主地位施加強硬影響,使得北約在1953年正式把T65彈確定為北約標準彈。最早使用該彈的制式步槍是M14步槍。
T65式槍彈發(fā)射時后坐力大,射手不易控制武器,射擊精度差;槍彈質(zhì)量過大,單兵攜彈量不超過100發(fā)。加之M14步槍設計上的缺陷,只能半自動射擊,火力強度嚴重不足,致使美國人在越南戰(zhàn)場吃盡苦頭。基于此,采用5.56mm口徑的M16步槍匆忙投入戰(zhàn)場。之后,美國要求其他北約國家把5.56mm小口徑槍彈定為北約制式槍彈。經(jīng)選型,北約先后把5.56mm M193彈和5.56mm SS109彈定為北約標準彈。M4、M4A1卡賓槍是由M16系列變化而來,使用彈種同樣是北約的 SS109彈。
盡管M4A1卡賓槍具有易于攜行、適應性強、火力猛烈等優(yōu)勢,但來自阿富汗、伊拉克戰(zhàn)場的經(jīng)驗表明,M4A1卡賓槍的短槍管帶來了低初速,明顯減小了5.56mm彈的有效射程;槍管和前握把溫度上升過快;短槍管的采用導致導氣裝置較短,使其工作壓力大于M16A2步槍;射速的增加和運動件受力的增大影響了武器的可靠性;保險裝置在保險狀態(tài)時極易發(fā)生走火。因此,美軍開始探索替代M4系列的方案。
一般而言,要增大卡賓槍的射程和威力,首先考慮的有效途徑當然是增大武器的口徑,而到底采用哪個口徑主要取決于作戰(zhàn)需求。巴雷特武器制造公司的研究人員經(jīng)過對6mm、6.5mm、6.8mm、7mm和7.62mm等口徑的槍彈進行考察和對比試驗,最終確定采用6.8mm這一新口徑,相應地研制出6.8×43mm 特種槍彈。
從口徑的變遷可以看出,美國的輕武器發(fā)展經(jīng)歷了減小和增大兩個歷程,即從中口徑的7.62mm減小到小口徑的5.56mm,從小口徑的5.56mm增大到近于中小口徑界限的6.8mm。根據(jù)歷史上美國的一貫做法,可以預測,6.8×43mm 特種槍彈很可能會成為北約的下一代制式槍彈。
走重彈之路 打造大威力
作為M4系列卡賓槍/彈的替代型,美國特種作戰(zhàn)部隊提出的要求一是其威力要大于5.56mm SS109槍彈,二是做盡可能小的變動以保證能與現(xiàn)有的M4卡賓槍系列相匹配。具體要求是,當從406mm長的槍管發(fā)射時彈頭初速要達到790m/s以上,槍口動能達到2 330J以上,同時,保證達到600m的有效射程。
基于這些要求,巴雷特按照慣例,對6mm、6.5mm、6.8mm、7mm、7.62mm槍彈進行了系統(tǒng)的、全面的研究。他們首先排除了7.62×51mm槍彈,因為沒有現(xiàn)成的彈匣能從M4系列卡賓槍的下機匣可靠供彈。接下來重點對6.8mm特種槍彈和6.5mm格倫德爾槍彈進行了對比試驗,結果表明,6.8mm 特種槍彈在中距離上可以發(fā)揮更大的殺傷力,比北約5.56mm 槍彈擁有更大的穿透力;而6.5mm格倫德爾槍彈則在遠距離上有較好的精確性。他們最終選定了6.8mm特種槍彈,原因在于其精確度、殺傷力和可靠性的組合性能最佳。
為了增大槍彈威力,有效的技術途徑不外乎增加彈的質(zhì)量或提高初速,美國人正是從這兩方面綜合入手的。對比來看,北約5.56×45mm彈頭質(zhì)量4g,而 6.8×43mm特種槍彈彈頭質(zhì)量7. 5g,兩者彈全長只相差2mm。據(jù)此分析,后者彈質(zhì)量比前者增加了約80%以上,主要是為了提高存速能力;彈長差異不大主要是考慮到新彈要與現(xiàn)有的M4系列卡賓槍相兼容。從后者彈質(zhì)量大幅度增加,而彈頭初速略低于前者的情況看,估計其裝藥量有一定的增加。M468與M4、M16A2、AK47的槍口動能對比數(shù)據(jù)見表1,M468 與M4在不同射程上的彈頭動能對比見表2。
由此可見,6.8mm特種槍彈的殺傷力和穿透率都超過了北約的5.56mm彈和AK47的7.62×39mm彈。用長406mm的槍管發(fā)射6.8×43mm特種槍彈初速達 808m/s,比AK47的初速高100m/s。
立足經(jīng)濟性 彰顯多功能
由于M4系列卡賓槍已經(jīng)大量裝備部隊,要讓美軍在短期內(nèi)全部更換幾乎是不可能的。為此,軍方要求這種新槍彈能應用于現(xiàn)有的武器,而無需購買新武器。這樣一來,既滿足了作戰(zhàn)部隊對武器性能的新要求,同時也充分考慮了經(jīng)濟性,節(jié)省了資金。
發(fā)射這種新槍彈的武器是由以制造大口徑狙擊步槍而聞名的巴雷特武器公司設計制造,它是在AR15/M16/M4的基礎上改造的,只需將新型上機匣安裝在現(xiàn)有步槍的下機匣上就可以發(fā)射6.8mm槍彈。除了相關附件外,新型上機匣僅僅對槍管、槍管節(jié)套、抽殼鉤和槍機做了改進,最大限度地保證了上機匣與現(xiàn)有的AR15/M16/M4槍系相匹配。同時,該公司也設計研制了新槍,稱之為M468。巴雷特M468與M4卡賓槍主要諸元對比見表3。
M468采用導氣式自動原理,槍機回轉式閉鎖機構,供彈具有5、10或28發(fā)彈匣,雙彈簧抽殼機構,兩道火扳機。正常情況下使用光學瞄準具,但也設置了備用的硯孔式可折疊的機械瞄具,平折后不妨礙視線。該槍使用了美國武器公司的導軌系統(tǒng),使得槍管完全浮置,比常規(guī)帶護木槍管增強了通用性。M468的口徑明顯大于原來的5.56mm,槍管外徑增大,故對導氣箍進行了調(diào)整,沒有采用傳統(tǒng)的槍管上開槽,而是在導氣箍上增加安裝凸耳,凸耳兼作準星座,導氣箍采用轉軸安裝而不是M16的錐銷,以確保導氣箍正確到位,避免開接口槽對槍管壁厚的不利影響。M468消聲器接口根據(jù)巴雷特的專利消聲器設計,為導氣箍的一部分,安裝消聲器時,將滾花的護環(huán)去掉后將消聲器擰上,通過一個簧壓鎖鍵將消聲器鎖定到位,需要解脫時只需壓下一個按鈕。因該武器的槍口動能較大,故專門設計了高效制退器。
由于M468主要配備特種作戰(zhàn)部隊,所以還提供了可發(fā)揮多種功能的各種附件。M4卡賓槍原先的選裝附件大多可以使用,如“休·費爾”戰(zhàn)術燈、可安裝備用電池的前握把、便捷的雙手通用彈匣解脫卡筍、超級全息瞄準鏡,等等。所有這些都是為了使該武器能夠全面滿足各種條件下的特種作戰(zhàn)需求。
據(jù)相關資料報道,在射擊精度試驗中,射擊條件是使用406mm槍管、安裝 Swarovski瞄準鏡、用標準編號500的支架在室內(nèi)射擊,每組5發(fā),射擊距離100m,結果是射彈散布僅為7.5cm。可以預測,隨著彈藥與槍械的不斷改進,其射擊精度將會得到進一步提高。由于該武器的膛口制退器效率較高,即使在連發(fā)射擊時,其后坐力也沒有多大,非常易于操控。
總體來講,巴雷特M468卡賓槍的特點是便攜易控,動作可靠,射程較遠,射擊精度好,其終點效應大大優(yōu)于目前北約標準的5.56mm槍彈。可以說,巴雷特火器制造公司又為美軍特種作戰(zhàn)部隊提供了一種威力更大、更易攜行的近戰(zhàn)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