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大慶石油管理局委員會
1999年11月,按照國務院關于國企改革的重大部署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統一安排,大慶石油管理局重組為大慶石油管理局和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兩個企業。作為未上市企業的大慶石油管理局,開始了實質意義上的二次創業。企業重組后,優良資產劃入上市公司,未上市企業生存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一些職工對企業前途失去信心,感到失落和迷茫。搞好二次創業,再鑄企業輝煌,是我們必須承擔起的神圣使命。我們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綱要》精神,高舉大慶精神旗幟,建設具有鮮明特色的企業文化,以先進的文化引導和凝聚隊伍,推動企業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在繼承發揚大慶精神上,我們始終堅持“強化三個認識”、做到“五個依靠”。
強化大慶精神是民族精神重要組成部分的認識,始終站在弘揚民族精神的高度繼承和發揚。大慶精神是我們在石油大會戰中堅持弘揚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中華民族精神的結果,是在汲取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黨的優良傳統基礎上形成的,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40多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大慶油田歷來關心、歷屆重視。胡錦濤同志要求我們“珍惜大慶光榮史,再創大慶新輝煌”。去年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有五位政治局常委先后到大慶油田視察。溫家寶同志視察大慶時指示我們“要把‘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發揚光大。”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重視和精心培育,確立了大慶精神的地位,指明了大慶精神發展的方向。大慶精神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精神的沃土中,其許多具體內容都能在博大的中華民族精神中找到源頭。可以說,大慶精神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縮影,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生長點。對我們來說,繼承發揚大慶精神就是弘揚民族精神。
強化大慶精神是企業文化核心和靈魂的認識,牢固確立其企業精神的地位。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基本要素就是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等理念文化,其中企業精神發揮著統帥作用。大慶精神是大慶油田45年開發建設實踐最具特色的文化精髓,是我局企業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因此,我們把繼承發揚大慶精神作為一條主線貫穿企業文化建設始終。一次創業時期,我們努力使大慶精神具體化,形成了“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等優良傳統;使大慶精神人格化,培育了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一大批企業英雄;使大慶精神制度化,建立了聞名全國的崗位責任制,形成了企業的管理文化。正是在具體化、人格化、制度化等細化過程中,確立了大慶精神的企業精神地位。企業重組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把“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大慶精神確定為企業精神,我們認真貫徹集團公司的要求,繼續堅持大慶精神的企業精神地位不動搖。面向市場定位企業的改革發展,重服務、求效益,在企業管理思想、經營理念、行為規范等方面實現了創新,建設以人為本、以市場為導向的企業文化。
強化大慶精神是企業發展不竭動力的認識,始終高舉大慶精神的旗幟。企業重組后,面對矛盾、困難、挑戰和壓力,如何搞好國有企業?我們感到作為未上市企業,要努力肩負起國有企業應有的責任,即:政治責任,以優良資產和優質服務支持上市企業平穩運行,確保國家石油戰略安全;經濟責任,發揮國有大型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謀求未上市企業的持續發展,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歷史責任,要讓大慶這面旗幟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更加鮮艷。幾年來,我們堅持用大慶精神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統一認識,謀求發展,制定了《大慶石油管理局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推進二次創業指導綱要》,從二次創業的戰略方針、奮斗目標、指導思想、戰略任務等10個方面搭建起企業發展的戰略平臺。全局上下同舟共濟、不懈努力,從而使企業歷經風雨見彩虹,步入持續穩定發展的軌道。實踐再一次啟示我們,大慶精神具有超越時代的價值,仍然是我們搞好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依靠堅持不懈地教育來灌輸
繼承發揚大慶精神重在加強教育,貴在持之以恒。
持續深入地開展“學鐵人、立新功”主題教育活動。多年來,無論形勢怎樣變化,我們始終堅持開展以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為主線的“學鐵人、立新功”主題教育活動,做到頻道不換、內容調整、常抓不懈,強化了大慶精神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2003年,我們抓住鐵人王進喜誕辰80周年這個契機,集中一年時間在全局范圍內廣泛深入開展系列教育活動。通過編輯出版《鐵人王進喜》紀念畫冊、拍攝《鐵人王進喜》電視紀實片、組織萬人百米長卷簽名紀念、開展鐵人與企業青年主題演講等對職工進行教育。特別是重點組織了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巡回報告活動,歷時40多天,巡回報告48場次,有3萬多人聆聽了報告,廣大職工反響強烈,全局上下形成了人人為推進企業發展作貢獻的良好氛圍。
建立長效教育機制。我們堅持在文明單位命名、模范黨委考核等創先評優中,把對職工進行大慶精神教育的情況作為考核的重要依據;堅持把大慶精神作為職工入廠、入團、入黨教育的基本內容;堅持從中小學抓起,把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作為學生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在1205、1202鉆井隊等14個基層單位建立了會戰傳統教育基地;充分發揮局電視臺、《大慶油田報》和局域網等宣傳陣地作用,創作編寫了《大慶精神概述》、《大慶油田企業文化辭典》、《鐵人傳》等一批進行大慶精神教育的學習教材。
抓住傾向性問題強化教育。中外企業發展史證明,每當企業處在轉型過程中,都會影響企業精神的信仰地位,需要及時強化教育。企業重組后,部分職工思想產生困惑,對還要不要發揚大慶精神產生疑問,并且影響到企業的經營管理,曾發生了東湖住宅小區建設出現嚴重質量問題、物業管理水平下降等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干部職工隊伍中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淡化和滑坡造成的。這個問題不解決,企業就無法立足市場,更談不上持續發展。我們緊緊抓住這一傾向性問題,在全體職工中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東湖現象”大討論。通過查擺問題和處理一批責任人,在職工中引起震動。全局上下舉一反三,恢復大慶“三老四嚴”作風,要求各級班子和領導干部在改革上敢于攻堅,在發展上敢于較真,在穩定上敢于負責,在管理上敢于碰硬。從而使全局干部職工充分認識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沒有過時,仍然是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
依靠領導干部的模范行動來引領
繼承發揚大慶精神,領導干部是關鍵。我們各級領導干部在企業發展實踐中做到了真正信仰大慶精神,實踐大慶精神。
通過決策筑牢大慶精神的企業精神地位。幾年來,在制定二次創業發展戰略中,我們提出的“發揚大慶精神,搞好二次創業,實現持續發展,再鑄企業輝煌”的二次創業戰略方針,就把大慶精神擺在了突出位置;在制定企業文化戰略時,進一步明確了大慶精神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核心地位;我們提出的質量方針是“用大慶精神保證質量,以‘三老四嚴取信用戶”,確定的職工基本行為規范是“堅持‘三老四嚴,做到五項要求(即人人技術過得硬,項項工作質量全優,事事做到標準化,處處厲行勤儉節約,時時注意精神文明)”。由于我們在決策中筑牢大慶精神地位,從而使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一以貫之地堅持下來,在推進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提升素質,身體力行大慶精神。發揚大慶精神,推進企業發展,領導者的素質至關重要。一次創業時期,我們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做到“三個面向”、“五到現場”、“工人三班倒,班班見領導”。重組后,企業面對的情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主要矛盾是如何穩定隊伍、拓展市場、強化管理、提高贏利能力。為此,我們要求各級領導干部提升“六種素質”,即:靈敏的反應、開創的激情、綜合的意識、負責的勇氣、推進的能力、表率的行為。各級領導干部自覺踐行大慶精神,爭做“鐵人式”模范干部,全力推進企業發展。企業重組之初,針對一些職工擺不正位置、不習慣當乙方的實際,我們從領導干部做起,轉變觀念,轉換角色,進入市場,當好乙方,主動為甲方著想,以服務創效益謀發展,明確提出了“立足油田一流服務,面向市場二次創業”的要求,提高了服務水平。針對干部職工不想進市場、不敢進市場、不會進市場的實際,局黨政領導率先走出油田闖市場,到山西、陜西、新疆等省區和石油企業尋找活源,使廣大職工受到教育,增強了面向市場求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積極倡導,不斷豐富大慶精神。繼承發揚大慶精神,領導干部不僅要做堅定的信仰者,更要做積極的倡導者和精心的培育者。當職工在發展實踐中創造出弘揚大慶精神的經驗時,我們及時進行總結提煉,大力倡導,積極推廣。如:路橋公司在沈大高速公路施工中,自覺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高速度高質量地完成施工任務,受到甲方高度贊譽。局黨政主要領導前往現場慰問時,把他們的經驗總結升華為“開拓市場有理、開拓市場有功、開拓市場有利、開拓市場光榮”的市場開拓理念,在全局范圍內廣泛宣傳,推動了“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像我們基層的星火精神、西水精神,以及油建十一中隊的行為文化,都是總結職工群眾的實踐而豐富完善的。
依靠總結宣傳先進典型來示范
先進典型是企業文化的重要構成要素,是企業精神的人格化。近年來,我們一是發揮好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大慶會戰老典型的作用,大力宣傳會戰時期“王、馬、段、薛、朱”五面紅旗,使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植根于干部職工心中。二是注意總結樹立了十大杰出貢獻職工、推進企業發展十大人物、十大杰出青年等一大批二次創業先進個人典型,使先進典型群體薪火相傳,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三是緊密結合拓展市場的實際,總結推廣典型。近兩年來,我們根據企業闖市場的需要,總結選樹了建設集團管道公司、鉆井二公司2201鉆井隊等12個拓展市場的先進集體典型,并組織他們在全局巡回報告,從而激發了全局上下闖市場、謀發展的積極性,使“開拓市場有理、開拓市場有功、開拓市場有利、開拓市場光榮”的理念進一步深入人心,各系統、各單位開拓市場的步伐日益加快,形成了千帆競發闖市場的良好局面。
依靠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來創新
企業精神只有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才能成為企業發展的持久動力。企業重組后,我們先后開展了四次大規模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教育,通過思想觀念的更新推動大慶精神的創新,不斷賦予大慶精神新內涵,使其具有了新的時代特點。
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賦予大慶精神更鮮明的人本色彩。實踐證明,企業精神只有做到以人為本,才能成為調動職工為企業發展而拼搏奮斗的動力。我們堅持從以人為本的角度來豐富“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內涵,提出了“發展的職工成就發展的企業,發展的企業實現職工全面發展”的理念。我們認為,職工既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主體,也是企業發展成果的分享主體。我們教育職工正確理解“愛國”和“奉獻”。企業重組,未上市企業承擔巨大困難,支持上市公司成功上市是對國家的奉獻。在新的形勢下,搞好企業發展,實現好、保護好、發展好職工的根本利益,實現隊伍的穩定,也是對國家的奉獻。2002年年初,大慶油田發生了大規模集體上訪事件,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這次事件的發生既有幾十年來歷史矛盾積累的原因,更是職工思想觀念不適應的集中表現。如今穩定形勢來之不易。在集團公司正確領導下,在市政府全力支持下,一方面全局各級黨政組織、領導干部深入基層、深入家庭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我們堅持關心人、理解人、發展人,做到激勵在職職工,體貼下崗同志,照顧離退休同志,關心退養家屬,幫扶特困家庭,實施了“再就業工程”、“民心工程”和“送溫暖工程”。到目前已使24073名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占有再就業愿望的下崗職工總數的53%。在職工生活區建設了鐵人廣場、乘風廣場等文化廣場,豐富了職工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通過一件件得人心、暖人心的實事,使更具人本意識的大慶精神深入人心,為企業發展增添了新動力。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賦予大慶精神更鮮活的市場意識。在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教育中,我們圍繞“創業”這一大慶精神的重要內容進行討論,引導職工從市場導向這一視角來理解“創業”的內涵。二次創業,我們面對的是市場,主要產品是服務,目標是通過持續不懈地努力拓展市場,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市場是發展之本。我們在確定企業發展戰略時,把外部拓展戰略作為全局的主導戰略,并確立了“為市場提供最好服務,為企業創造最佳效益”的核心經營理念。全局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主導戰略和核心經營理念,大力拓展外部市場,增強了企業發展能力。2年前,局電泵公司嚴重虧損,瀕臨倒閉。他們及時轉變觀念,全力開拓國內外市場,產品打入蘇丹、美國等國際市場,國外市場年收入突破1億元,占公司總收入的三分之一。企業扭虧為盈,去年成功改制,發展勢頭越來越好。
堅持圍繞發展這一要務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賦予大慶精神更科學的發展內涵。我們堅持圍繞發展這一主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創新大慶精神,確立了以“依托油田、不依賴油田求發展的觀念;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求發展的觀念;市場份額與效益并重求發展的觀念;靠比較優勢求發展的觀念;以合作促發展的觀念;全面發展的觀念”為內容的二次創業發展觀念。全局上下按照這一發展觀念的要求,制定發展戰略,調整產業定位,確定了三個階段性發展目標。本世紀頭20年,實現如下目標:“十五”期末經營總收入達到270億元,企業利潤總額達到12億元;“十一五”期末,經營總收入達到350億元,利潤總額達到15億元;到2020年,全局經營總收入力爭達到500億元以上,把大慶石油管理局發展成國內一流、具有較強國際競爭能力的跨國企業集團。企業發展思路更加清晰,目標更加科學,干部職工對企業未來充滿信心。
依靠融入企業
發展實踐來展現
企業精神只有融入企業發展實踐,作用于企業發展實踐,并在企業發展實踐中形成自我生長能力,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威力。
作用于品牌塑造,使大慶精神成為靚化企業形象的重要資源。大慶精神已經成為我們企業最具競爭力的無形資產。幾年來,我們一直堅持用大慶精神塑造企業品牌。首先,我們及時導入了企業形象識別系統,頒布實施了《大慶石油管理局視覺形象識別手冊》。其次,加大形象宣傳力度。制作了企業形象宣傳片和宣傳冊,注意借助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等國家重點媒體,充分展示全局干部職工在新形勢下,發揚大慶精神,迎難而上,不斷進取,實現企業新發展的精神風貌,切實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尤其是我們堅持“用大慶精神保證質量,以‘三老四嚴取信用戶”的質量方針,做到建一項工程鑄一座豐碑、提供一次服務留下永久信譽,從而使大慶的品牌更響更靚。
作用于市場拓展,使大慶精神成為闖市場的競爭優勢。二次創業,我們瞄準的是市場,爭取的是效益。企業重組后,由于油田內部市場逐漸萎縮,企業生存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我們發揚大慶人的創業激情,充分發揮大慶品牌在闖市場中的獨特魅力,舉大慶旗,打大慶牌,全局上下從局長、書記到普通職工全力以赴開拓市場。幾年來,我們闖市場走遍了大江南北、國內國外。到目前已有132支隊伍走出油田進行工程技術服務。在國家重點建設項目“西氣東輸”工程中,我們建設集團先后拿下了五個標段、400多公里的工作量。廣大干部職工在西氣東輸、沈太高速公路、委內瑞拉鉆井施工等市場中創出一批精品工程,樹立起大慶人闖市場的新形象。鉆井一公司GW-58隊發揚大慶精神,勇闖委內瑞拉市場,靠精湛的技術、過硬的作風、良好的服務,成為中國長城鉆井公司涉外鉆井隊滿日費最高、惟一榮獲CNPC“國際優秀鉆井隊”稱號的鉆井隊。2003年全局外闖市場實現收入74.62億元,占全局總收入的25%,進一步擴大了企業生存發展空間。
作用于經營管理,使大慶精神成為提升管理水平的文化力量。幾年來,我們把繼承發揚大慶精神的過程變成加強企業管理的過程,變成文化力提升競爭力的過程。我們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全力推進以觀念轉變、體制轉型、機制轉換、結構調整為主要內容的“三轉一調整”。按照集團化經營的方向,我們先后組建了電力總公司、創業集團等八大集團,加速推進公司制改制步伐。抓住企業管理和發展中的關鍵問題,我們先后開展了“企業管理年”、“成本效益年”、“推進發展年”、“市場拓展年”等一系列加強經營管理的實踐活動。抓住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全局進行集中治理,共清理“掛靠”供應商481個、施工隊伍972支,清理債權債務十幾個億,從而規范了管理行為。在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企業的贏利能力不斷增強。2000年至2003年分別實現經營收入215億元、234.5億元、253.48億元、279億元,平均每年利潤增長都在10%以上,4年邁出四大步,提前完成“十五”計劃目標。全局正激情滿懷地向新的更高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