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洪全 曹 波
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形態的表現形式之一,自覺建設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是企業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之舉,也是企業發展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全國機械行業中,江蘇是比較早地自覺地建設企業文化的地區之一。20年來,江蘇機械行業的企業文化建設經歷了導入、融合、生發等階段,目前已進入到以豐富內涵、彰顯特色、注入新的生長因素為特征的提升階段,更多地表現出了以人為本的精神。
施展才智的家園
實景:在南京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有一家成立剛一年的機械企業——南京高精齒輪制造有限公司。
在美國插齒機幾乎靜悄悄的切削聲中,該公司黨委書記金懋驥介紹說:公司2003年4月18日開工建設,在一片空地上建設了占地三萬多平方米的廠房,引進了9臺套包括美國尼爾斯插齒機、格里森加工中心和德國豪弗爾磨齒機以及自動化控制的刀具庫等先進設備,今年3月份,產銷就達到1400萬元的水平,創造了中國齒輪制造業最快的發展速度。正是抓住了企業發展這個關鍵,高精公司形成了分階段推進企業改制、多元化企業產權結構、跨領域研制開發產品、大力度引進技術設備、求強大擴展市場范圍的整體概念,為企業理念的形成和提煉創造了好的條件。
綜述:江蘇機械企業的發展,可以用日新月異來概括。春蘭集團營業收入接近200億元;徐工2003年產銷突破100個億,成為全國同行業一流企業,并躋身世界先進工程機械制造企業行列;常熟千斤頂充滿世界著名汽車的工具箱,“頂起美國高速公路網”,年創匯保持千萬美元水平;無錫威孚噴射世界動力,VE泵、電動燃油噴射裝置引領發動機……
目前,江蘇機械工業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一。2003年,江蘇機械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569.85億元,銷售收入3416.45億元,實現利稅306.48億元,實現利潤177.86億元,出口交貨值494.88億元。這幾個指標較上年增長幅度分別為30.25%、30.89%、32.77%、45.39%和38.07%。
觀點:發展是企業理念的重要內容,以人為本建設企業文化,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
對于企業發展,人們通常關注的是其在物質產品生產和社會生產力進步方面的存在和表現。從企業文化建設的形態來考察,發展是企業精神風貌的具體表現,是企業在觀念形態上的噴發。在艱難困苦中創業、在市場競爭中求強、在行業角逐中獨領風騷,需要物質的支撐,更需要精神的引領。實際上,許多企業都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把發展作為企業理念的重要內容,用發展的觀點、前進的觀點來引導職工的觀念更新,營造一種積極向上、昂揚奮進的企業氛圍,把職工的行為統一到企業發展上來,使企業不斷進步,同時也使企業精神得到了提煉和升華。
企業在經濟上取得的成就,是發展的收獲,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收獲,看不到這一點,就不能全面了解企業文化建設的內涵,就不能準確地把握企業文化建設的支點,就會偏離企業文化建設正確的方向,企業文化建設也就不能取得應有的效果。
以人為本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基本內涵,發展是保證企業文化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前提。如果企業在競爭中拿不出有效的招數來,出敗著、吃下風,怎么能使職工有昂揚的精神風貌,怎么能帶出一支敢打勝仗、勇打硬仗、善打難仗的隊伍來?培養職工的精神風貌、建設一支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職工隊伍,使職工的個人價值在工作中得到體現,并有著適當的發展空間,其起點必須從企業發展開始,否則就是緣木求魚。本末倒置是收不到應有成效的。
引領智慧的風箏
實景1:2003年8月17日,徐工集團舉行博士后工作站課題研究匯報會,課題負責人紀愛敏博士后詳細地匯報了徐工集團重型機械廠研究課題的具體情況。
紀愛敏博士后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與會干部專家的高度認可。他們認為,這一成果給重型機械廠的產品設計帶來了新的概念,在汽車起重機伸臂及車架結構參數優化設計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預期目的,為重型機械廠進行優化設計有限元分析奠定了基礎。
實景2:在建設學習型企業中,江蘇企業普遍采用了聯合舉辦機械工程碩士研究生班、送培MBA管理碩士出國、出境培訓高級管理人員、開設知識講座等形式,組織多種培訓和學習活動,在保證企業發展對高素質技術、管理、營銷、操作人才需求的同時,提高了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僅常熟開關廠,2003年,就有15位員工獲河北工業大學工程碩士學位,今年又有16名本科學歷的科技人員考取了蘇州大學工程碩士,選送33名大專學歷科技人員攻讀河北工業大學電器機械工程本科,選送52名業務骨干參加企業與常熟理工學院聯辦的電器專業中專升大專班。
綜述:建設學習型企業不僅豐富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形式,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江蘇機械行業的自主開發創新能力。在江蘇省第12、13批高新技術企業中,機械汽車行業有145家企業榜上有名,超過總數的1/3。春蘭集團、徐工集團、雙良集團、常熟開關廠等22家企業進入中國機械工業企業核心競爭力百強行列。全行業已建立國家級企業博士后工作站15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8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5家、省級博士后技術創新中心26家,成功開發了一大批高新技術產品和重大技術裝備,共獲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42項,重點骨干企業CAD普及率已達95%以上。
觀點:建設學習型企業,是企業文化建設貫徹“以人為本”指導思想的具體體現,是通過企業文化建設提高企業“學習力”的實際舉措。
建設學習型企業是企業文化建設新的形式,是企業文化建設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因為,學習是引領職工智慧的風箏,在學習的感召下,職工可以在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中,盡情地揮灑聰明才智,為社會作出更多的貢獻。
江蘇人文薈萃,機械行業人才濟濟。但是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優勢是相對的,學習創新才是永恒的。企業要實現跨越式發展,人才隊伍也必須跨越式發展。建設學習型企業是實現這兩個“跨越”的具體行動,是在認識危機的前提下化解危機、高瞻遠矚、未雨綢繆、及早制定立于不敗之地的戰略和措施。要真正以人為本創建學習型企業,當然不是簡單地辦幾個班、讀幾本書或者是拿幾個學位就能實現的。學習型企業是職工的終身學習、企業的全員學習、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學習和開放式的團隊學習。
放飛心靈的空間
實景:每年臨近五月,江蘇寶勝集團的工會文體干事總是感到忙不過來。近年來,這家企業在抓好主題教育的同時,通過舉辦“紅五月演唱會”,歌頌工人的美德、勞動的光榮,總是搞得紅紅火火。演唱會舉行時,企業領導和職工一起合唱時代的旋律,臺上臺下相互呼應,場面十分壯觀。與此同時,他們通過舉辦職工足球、籃球、拔河比賽,去倡導團隊的精神、集體的力量;通過舉辦長跑比賽,讓大家體會競爭的殘酷、成功的不易;通過舉辦“廠史知識競賽”,讓大家了解企業的歷史、創業的艱辛。
綜述:在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踐中,江蘇機械企業十分重視職工文體活動的開展,通過不同形式的活動,滿足了不同層次職工的愛好和需求,活躍了企業文化,使物質生產和精神文明建設得到有機地結合,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形式多樣、健康向上的活動,既豐富了廣大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也有效地提高了職工思想道德素質。南京市機械系統曾舉辦過綜合性的職工運動會,在29個項目中,既有需要集體配合、強調整體意識的足球、籃球,也有可以發揮個人技巧、啟發個人智慧的中國象棋、橋牌。運動會吸引了系統內40多家企業的1萬多名職工以不同的方式參與,在凝聚職工的心智、擴大機械企業對社會生活的影響等方面有著積極的效果。
觀點: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職工文體活動,是企業文化建設發揮作用的基本途徑,也是企業文化建設以人為本的基本要求。
有人認為,不能簡單地將企業文化建設等同于企業文體活動。應當指出的是,企業文化由兩大核心系統構成,在企業自身的成長力系統中,首先是企業的凝聚力,包括管理者和員工的情感度、企業的團隊精神和向心力,而培養企業的凝聚力,文體活動必不可少。事實上,文體活動體現了團結向上的精神,在這種精神激勵和鼓舞下,企業困難,我們披荊斬棘;艱難爬坡,我們團結一心;高歌猛進,我們共同奮斗。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職工文體活動,是企業文化建設發揮作用的基本途徑。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我們固然必須重視企業理念的形成、企業精神的提煉和企業形象的展現,但不能抹殺企業文體活動的重要性,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
行為科學認為,人除了生活需求以外,還應當有精神方面的需求。職工在企業這個空間中,發揮生產技能是第一位的,但也需要放飛心靈、愉悅精神,這就需要通過文體活動來實現。在這種時刻,我們更能感受到:職工文體活動活躍的是身心、愉悅的是精神、促進的是生產。企業文化建設要實現自己的主旨,必須依據企業的具體情況來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
在江蘇機械行業,企業文化建設已經形成了一種良好的氣候,也取得了積極的成果。但是,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不斷創新、不斷提高的過程,它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要緊緊抓住企業文化提升階段的契機,針對企業改革改制、產權多元化的實際情況,結合國情和企業的特點,有成效地開展個性化的企業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