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龍
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落幕,大選的結果對臺海局勢和兩岸關系究竟有何影響?《環球》雜志在第一時間專訪了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閻學通。
《環球》:您如何研判臺灣選舉的結果?臺灣的政局將會出現什么變化?
閻學通:雖然泛藍抵制選舉結果,不接受選舉結果,但陳水扁繼續執政已無法阻擋。即使重新統計選票,其結果也是泛綠贏,因為陳水扁控制著國家機器。這一結果說明臺灣民族認同的結果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也就是說臺獨勢力已成為臺灣的主導政治力量。臺灣政局將向有利于臺獨勢力的方向發展。
關于選舉中的槍擊事件,不少人認為它為陳水扁贏得了不少中間選民的票。我個人認為,更重要的是,槍擊事件使人們產生了陳可能贏得大選的社會心理,盡管選舉的結果伴隨的是33萬張廢票。在大陸生活的臺胞仍有30多萬未回臺投票。
泛藍的政治勢力將加快失去政治影響力。2000年大選,泛藍有60.3%的支持率,今年大選只有49.89%,在以往4年里下降了近11個百分點,年均下降約2.75個百分點。今后4年泛藍的政治支持率的下降速度將超過3%。這意味泛藍到2008年臺灣大選時,其支持率將低于38%。而同期,臺灣不會出現能與民進黨進行競爭的政黨,因此民進黨將可能長期執政。
《環球》:陳水扁的連任對兩岸關系有何影響?
閻學通:陳水扁繼續執政后,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內將提出改善兩岸關系的政策。其目的有兩個,一是欺騙大陸政府,二是給美國人看,表明他的政策不會導致臺海軍事沖突,從而改變與美國的關系,重新獲得美國對其軍事支持。陳水扁最晚于明年初加快正式獨立速度,重新組織全民公投,為不晚于2007年的“統獨公投”創造條件,并不晚于2008年初改變“中華民國”的“國號”。由于陳水扁必然堅定地走臺獨之路,因此兩岸政治關系將更加對立。
《環球》:美國在未來臺灣問題上的態度和政策將會受到什么影響?
閻學通:陳水扁連任后,美國很可能改變對臺施壓的政策,將會幫助臺灣擴大國際空間,例如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等。而且美國將繼續增加對臺武器出口,并且逐漸相信臺灣有可能和平獨立,相信臺獨是沒有戰爭危險的。
《環球》:中國應該如何因應選后的臺海局勢,您有什么建議?
閻學通:中國對臺政策可以有三方面的考慮。一是加強對臺軍事威懾,將和平統一的希望寄托于自己而不是對方。二是堅持不相信陳水扁所謂改善兩岸關系的假話,不指望陳水扁放棄臺獨政策。三是明確和平統一與遏制臺獨兩個不同階段的政治任務,采取一切有利于遏制臺獨的政策,堅定執行溫家寶總理提出的“不惜一切代價維護國家統一”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