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勇 舒毓高
摘要:目的觀察腦梗死病人血清C—反應蛋白動態變化及臨床意義。方法應用免疫速甲散射比濁法動態測定70例急性腦梗死病人血清C-反應蛋白值,并與22例健康人血清C—反應蛋白值比較,同時觀察腦梗死病人病情輕重程度、病程、生存與死亡、病灶范圍大小與血清C—反應蛋白變化的關系。結果①腦梗死組血清C—反應蛋白值與對照組血清C—反應蛋白值相比有統計學意義(P<0.001);②腦梗死病人神經功能缺損中度組病人與輕度組病人、重度組病人與中度組病人血清C-反應蛋白值相比有統計學意義(P<0.01);③C—反應蛋白值隨腦梗死病人得病后時間的延長而逐漸減低;④腦梗死病人中生存組與死亡組C—反應蛋白值相比有統計學意義(P<0,01);⑤腦梗死組C—反應蛋白值變化與腦梗死范圍大小呈正相關(γ=0.319,P<0.01)。結論腦梗死病人血清C—反應蛋白值在發病的不同時期呈現不同的變化,并隨腦梗死病人病情輕重、梗死范圍不同而變化,動態測定腦梗死病人血清C—反應蛋白值的臨床意義,可作為判斷腦梗死病人病情輕重,估計預后,反映病情轉歸和間接反映病灶范圍大小的指標。
關鍵詞:腦梗死;C—反應蛋白;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