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銓
在《輕兵器》雜志2000年第7、8期上,曾連續刊載了《杰出的高射速武器— —加特林式機槍》一文。文中提到,金陵兵工廠1884年就仿制生產了美國M1883 加特林機槍,并配有一張插圖——一挺架在獨輪車上的加特林機槍。由此我想到:當時的工匠技師并不是一味單純地仿制,而是融入了自己的獨創——將原來 M1883型的三輪炮車式的結構改為中國式的獨輪小推車。這一改進,不但為加特林武器系統增添了一種新的型式,而且極具中國特色,更適合中國國情。因為我國地形復雜,北方多山,道路崎嶇,南方又多田間小路,獨輪車這種本土運輸工具正適合中國的路況。獨輪小推車作為中國民間傳統的運輸工具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推拉者不需培訓,制作者也有成熟的技術與工藝,其生產與應用真正是“輕車熟路”。雖然它的穩定性不如原型,但其本身輕巧靈便、成本低廉,這一改型堪稱當時引進改造、中西合璧的典范。只可惜這位創意者沒有留下姓名。
筆者懷著對前輩的敬意,前不久,按照插圖,用黃銅和櫸木仿制了一個1 :10的模型,使這支120年前的機槍重現“生 機”。機槍模型外部的所有部件都是可以活動的,可以分解為幾大組件,彈藥箱、彈鼓也都可以打開。通過制作這一模型,我深切體味到了當年設計制作者的“巧思”,在此呈現給讀者,讓我們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