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傳甲等
在我國,驢是地方農業生產中不可缺少的畜力(尤其在交通不便的山區),又因其獨特的肉質特征而倍受青睞。經測定,每百克驢肉中含蛋白質18.6克,脂肪0.7克,鈣10毫克,磷144毫克,鐵136毫克,熱量334.48千焦。其單位蛋白質含量比牛肉、豬肉都高,而脂肪含量卻很低,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據醫書記載,驢肉還有補血、補氣、補虛的功能,是理想的保健肉食品。驢皮還是熬制中成藥阿膠的重要原料。目前飼養肉用驢及肉役兼用驢已成為畜牧業的新內容。
一、分類
廣靈驢產于山西省廣靈縣。根據體型大小分為大、中、小3個類型:
大型:體高在1.30米左右,體重約260公斤,體長約1.35米。
小型:體高在1.10米以下,體重約138公斤,體長在1.05米左右。
中型:體型介于大、小兩個類型中間。
廣靈驢以中等體型居多。在選擇種公驢或種母驢時,按毛色要求,一般均將黑化眉視為上色,青化眉、黑馬頭和桐毛色次之。被毛要求粗硬。
二、體形外貌
優秀的廣靈驢應該骨骼粗壯,體質結實,結構勻稱,耐寒性強。驢頭較大,鼻梁直,眼大,耳立,頸粗壯。背部寬廣平直,前胸寬廣,尻寬而短,尾巴粗長,四肢粗壯,肌健明顯,關節發育良好。管骨較長,蹄較小而圓,質地堅硬。被毛粗密、黑色,但在眼圈、嘴頭、前胸口和兩耳內側處為粉白色,當地群眾叫“五白一黑”,又稱“黑化眉”。還有全身黑白毛混生,并有五白特征的,老百姓稱之為“青化眉”。這兩種毛色的廣靈驢均屬上等。這種驢體格結實有力氣,其公驢最大挽力平均為258公斤,相當于體重的84.6%,馱重163公斤,行走1公里不發汗。
三、生產性能
廣靈驢繁殖性能與其他品種驢近似,大多在2 ~ 9月發情,3 ~ 5月為發情旺季,終生可產駒10胎。經屠宰測定,平均屠宰率為45.15%,凈肉率30.6%。廣靈驢有良好的種用價值,曾推廣到全國13個省區,以耐寒聞名,對黑龍江省的氣候適應也較好。
該品種中體型較大者,是典型的肉用驢的品種,可育肥出售。中等體型的可做役肉兼用型飼養。小型的主要以役用較好,但作為地方優良品種,可以純繁或用以做種驢雜交改良各地土種驢。(山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郭傳甲 張柱賢 朱文進 郵碼:030801 電話:0354-628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