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革 姚紅芳
中圖分類號:R541.4R25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349(2004)12—0730—01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勞動、飲食結構的改變,冠心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及導致死亡的主要疾病,其發病率逐年上升。根據臨床表現,冠心病心絞痛當屬中醫學的“胸痹”“心痛”范疇。其主要病機為心脈痹阻,基本病機為本虛標實。本虛包括氣血陰陽之虛、五臟虧虛。標實為瘀血、痰濁、寒凝、氣滯,病位在心。可因虛致實,亦可因實致虛,故臨床上以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挾雜之證常見。冠心病心絞痛的中醫分型包括心血瘀阻、氣滯血瘀、痰濁閉阻、氣陰兩虛、陽氣虛衰和寒凝血脈。其中血瘀證、痰濁證、寒凝證、陽脫證和氣滯證為臨床上常見的危險證型,應根據疼痛的部位和性質進行辨證分析,“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或先祛邪后補虛、或補中有通、或通中寓補、或通補兼施。在中醫臨床辨證治療方面,應注重病證結合,以病為系統,病下系證,證下列方,方隨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