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世界上最高的樹梢頂端是否會讓你骨軟筋麻?怎樣才能擺脫盤旋在頭頂上的吸血蝙蝠的糾纏?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你連找出答案的機會都沒有:當你在教室的地板上披荊斬棘的時候,是否會遇上巨大的仙人掌?你從自行車上摔下來居然要歸功于你的耳朵?什么情況會使你的內臟自動爆炸……在《雨林深處》、《尋找你的幸運星——概率的秘密》、《體驗沙漠》、《力的驚險故事》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從來沒有一套科普叢書能像《可怕的科學》一樣有趣而又在世界范圍內產生如此廣泛而又深遠的影響,它幾乎樹立了一種科普寫作的典范,開辟了一種新的科普寫作的形式。我們不得不承認作者是天才,是他們改變了科學,而科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在我看來,科學至少是乏味的。但是,《可怕的科學》卻改變了我的認識。它機智、有趣、親切、時尚,巧妙地把其他藝術形式的特點和科學進行了一種人性化的嫁接,所以,它才在全球范圍內受到了青少年讀者的普遍歡迎。
《可怕的科學》分為5大系歹U共60本。我國目前已經推出經典科學和另類新知系列34本。這套書曾榮獲英國皇家學院頒發的“安特萬科普讀物獎”,這個獎被人們稱為“科普界的諾貝爾獎”。很有意思的是,這個獎是由科學家和讀者共同評定產生的。這樣就保證了此叢書的權威性。
《可十白的科學》叢書是專門為青少年打造的科普讀物,那些對科普讀物持有排斥和恐懼心理的讀者,讀完此書后會莞爾一笑:可怕的科學并不可怕。書中那些夸張、怪誕、滑稽的漫畫使我們興奮不已,我們會想起那些近乎消失的藝術品種:木偶戲和皮影戲。這些形象的漫畫消解了科學本身給我們帶來的閱讀壓力。有時候,我們還會產生一種錯覺:我們在看戲或者是在看漫畫。
在一種渾然不覺的狀態中,我們和科學建立了一種親密無間的聯系,我們甚至會喜歡和愛上科學。所有高明的醫生對打針持有恐懼心理的患者都是這么干的。這就是藝術,高明的藝術。當然,在我的心目中,優秀的科普讀物就應該是這樣的。
一本科普讀物如果是乏味的,那么它永遠不可能達到普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