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和我媽一塊出門時,耳邊經(jīng)常會響起一驚一乍的贊嘆聲:“呵呵,你們家養(yǎng)了一個這么漂亮的女兒啊。”在長大一些以后,每當走在路上,我總會發(fā)現(xiàn)許多過路人走出老遠了,還忍不住回頭看我。媽媽常常以我的“回頭率”高而驕傲。可是不管別人怎么說、怎么看,我卻從來沒覺得自己長得漂亮。相反,我卻覺得在我們班或者其它班里,那些長得很漂亮、打扮得也很時尚的女孩子一大把一大把的。沒事兒時,我總會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觀察她們,琢磨自己。總覺得她們比我更時尚,更有氣質(zhì),充滿著自信,吸引著大家的眼球。這些琢磨出來的想法時不時地折磨著我,令我心緒不爽。
其實,媽媽為了讓我有氣質(zhì)有自信早就煞費苦心了。剛上小學,她就給我報了許多培訓(xùn)班,比如鋼琴班、小提琴班、聲樂斑、舞蹈班,使我得到了藝術(shù)的熏陶。當然,劍橋英語班也沒有落下。現(xiàn)在,我的鋼琴和小提琴已考到很高的級別了,但我還是對自己非常不滿二意,因為還有比我考得更高級別的人。在老師和同學的眼中,我居然還算是樣樣能“拿得起來”的。班里有什么活動,學校有什么演出,老師總是做我的思想工作,想讓我參加,為班集體爭光,同學更是死乞白懶地要拉我參加排練。但是,在我默默無語卻頑強地抵抗下,她們也只好罷手。久而久之,結(jié)果當然是老師煩我、同學不愛理我了。她們說我太傲氣了,一點沒有班集體榮譽感,太自私……反正是什么話難聽就把什么話劈頭蓋臉地甩給我了。其實,這么說我是不公平的。恰恰相反,我并不是什么“太傲氣了”,也不是沒有集體榮譽感,而是我太在乎班集體的榮譽了。比我小提琴拉得好的同學有的是,比我的舞蹈跳得好的同學有的是,我怎么敢去和他們比試呢?我的原則是要做就做最好的,做不到最好,我就干脆不做。這樣才不會為班集體丟人呀。
空閑時間里,女孩就愛扎堆閑聊,她們總是熱烈地對一些當紅的歌星、影星評頭論足。為了讓別人也喜歡自己的偶像,她們會列出自己偶像一大堆的好處來,或者與別人爭得面紅耳赤。每當這時,在她們面前,我總會不知所措地呆在一邊,不敢表達自己的看法,怕她們也反駁我。其實,我也有自己喜愛的明星,但我不敢說出來,我害怕跟她們喜歡的不一致,會招她們不高興;害怕她們說我的欣賞品味不如她們的高。唉,其實,我看的書比她們這些“高談闊論”派可是多得多了,我對這些追星行為還是很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的。可是,我還是選擇了努力地讓自己深藏不露,有時甚至連自己都認為很優(yōu)秀的一面也不會表現(xiàn)出來的。因為我擔心自己的辯論口才不是那最強力的。其實這樣做并不令我快樂。我一天到晚生活在患得患失之中,苦惱極了。
在升人中學時,我以優(yōu)異的英語成績考進了一所市重點中學。這令那些還懷揣著一個惴惴不安的心、等著電腦派位的同學羨慕得眼珠子都快突出來了。這種好事兒要擱在別人身上,指不定有多高興呢,可我就是高興不起來,因為我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每當心里有那么一點點竊喜時,我就非常嚴肅地告誡自己:不要得意忘形,在新的學校里,比你優(yōu)秀的同學多的是,你還不是最出色的。不幸果然被我言中。在新班集體中,在一次大考中,我在班里只排到了第30名,相當于班上的“中流砥柱”。回想上小學的時候,每次測驗,前五名要表揚的名單中哪一次也少不了我啊。就這樣,我還總恨自己為什么要比第一名少那個一分半分的呢。現(xiàn)在倒好,一切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除此打擊之外,我的性格也導(dǎo)致我很難融進班集休之中去,幾乎沒有可以交往的朋友。我心中僅存的一點自信心也在悄悄地散去,成績也在慢慢地向下滑落。于是,孤獨的我、失落的我開始從網(wǎng)上尋找安慰,我要在這個虛擬的世界中讓自己成為最好的、最完美的、最令人羨慕的人。但令人頭疼的是,一回到現(xiàn)實中來,又如老樣子,我在心底又會開始否定自己的一切。老覺得自己在哪一方面做得都比別人差:長得比別人差,考試成績比別人差,交際能力比別人差……一想到這么多的不如人,我簡直快透不過來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