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愚公移山雖精神可嘉,但其方法在當今并不實用。
首先,他移山的時候,肯定要破壞植被。下雨時,由于水土流失,弄不好便會造成泥石流,一不小心,性命難保,不值。
其次,禍殃子孫。他曾說:“我移不完,還有兒子,我兒子移不完,還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盡,總有一天能移完。”假如他沒有天神的幫忙,那真要一代一代地移下去啦,那么那些子孫的才華也會在挖山中被埋沒了。
現在,我就舉兩個例子。數學王子高斯在上小學時,老師出了一道這樣的題:從一加到一百,這些數的和是多少?假如我們碰到這個問題,不假思索就蠻干,那不就要花很長時間才能算出結果,而且容易出錯嗎?而小高斯則略一思考,利用等差數列求和公式,僅幾分鐘就得出了正確答案。
再一個,就是獲得過諾貝爾獎的丁肇中。當時,人們認為世界上只有三種微粒子夸克,雖然許多科學家都想尋找到第四種,但都無功而返。而他卻沒有蠻干,把敏銳的目光投到了加速器的研制上。原來,當時大家都認為老的加速器足以應付,可他在研制出新的加速器后,終于發現了第四種夸克———J粒子。假如他不假思索,不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那第四種夸克———J粒子的發現不知要推遲多少年。
著名的軍事家拿破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有四種人:聰明人、懶惰人、愚蠢人、勤快人。聰明而勤快的人、聰明而懶惰的人、愚蠢而懶惰的人都可用,惟有愚蠢而勤快的人不可用。”因為他們常做一些背道而馳的事,會把事情弄得更糟。愚公———難道不正是這樣的人嗎?(指導老師:陳宏偉)
題材指數:☆☆☆
語言指數:☆☆☆☆
情感指數:☆☆☆☆
綜合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