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字易安,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南宋女詞人,也是我國第一位女詞人。其詞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徑,語言清麗,后人編注《李清照集》。
冰心:福建福州人,現代女作家,兒童文學家。原名謝婉瑩,早在“五四”時期就開始了文學創作活動。小說有《兩個家庭》《斯人獨憔悴》;詩集有《繁星》《春水》;兒童作品有《寄小讀者》。解放后,又先后創作了《再寄小讀者》和《歸國以后》《櫻花贊》《我們把春天吵醒了》等散文集。
夏洛蒂·勃朗特:英國女作家。所著《簡·愛》一書轟動了英國文壇,并被譯成十幾種文字在世界各國發行。
居里夫人: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她從事放射性物質的研究,因發現釙、鐳而在1911年獲諾貝爾化學獎。
秋瑾: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璿卿,號競雄,別署鑒湖女俠。浙江山陰人,1905年加入光復會和同盟會,從日本回國后,在上海發刊《中國女報》,提倡女權,宣傳革命。1907年在皖浙起義中失敗,7月5日在紹興軒亭口被封建官吏殺害。秋瑾工詩詞,作品宣傳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筆調雄健,感情豐富。有《秋瑾集》。
卓婭:蘇聯女英雄。在衛國戰爭時期,法西斯德國進攻蘇聯時,卓婭在敵后進行游擊活動。1941年11月在執行任務時被德軍俘虜,經受嚴刑拷打,堅貞不屈,壯烈犧牲,年僅18歲。斯大林號召蘇聯人民向卓婭學習,英勇抗擊侵略者,并對殘害卓婭的德國部隊嚴懲不貸。
向警予: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著名的婦女運動領導人之一。湖南溆浦人。1918年參加毛澤東組織和領導的新民學會。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共二次至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并任中央婦女部部長。1928年春在漢口法租界被捕,同年5月英勇就義。
貞德:法國民族女英雄,出身農家。英法百年戰爭末期,1428年,英軍占據法國北部,并圍攻南方的門戶奧爾良城,形勢危急。1429年,貞德率軍六千馳援,重創英軍,解除城圍,扭轉了戰局,成為法國人民愛國斗爭的旗幟,并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奧爾良姑娘”,但由于封建主出賣,在貢比涅要塞被俘,于1431年5月壯烈犧牲。
[文本鏈接]
三八婦女節是國際婦女斗爭的紀念日。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女工舉行罷工和示威游行,要求增加工資,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和獲得選舉權。這一斗爭得到美國和世界廣大勞動婦女的支持和響應。次年8月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的國際第二次社會主義者婦女大會決定,為了促進國際勞動婦女的團結和解放,以每年3月8日為婦女節。這個節日也叫國際婦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