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國》中文版2004年5期
[今日視點] 從塵埃中開出花來 張 淵
他們是那些城市底層靠出賣體力、流汗掙錢的一群人,他們大多來自農村,也有城市居民為生計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他們涌向城市,是為了過上更好一點的生活,更是迫不得已,因為滋養(yǎng)他們的土地正在枯竭。他們身上除了力氣,一無所有,在城里一年辛苦掙的錢,可能不足“白領”一個月的工資,但他們心滿意足,這錢比在家中勞作一年要多許多……
[兩岸交流]我所親歷的“公投” 胡逢瑛
3月13日,我搭乘飛機從廈門經香港返臺,登機前心中還在嘀咕著會不會遇上大批回臺返鄉(xiāng)投票的臺商,鑒于多年來臺灣藍綠陣營壁壘分明的對立現象,我好奇地環(huán)顧四周……
[經濟]中國零售業(yè)呼吁公平游戲文 林銀巧
雖然有種種限制,外資零售業(yè)卻一直在中國享有“超國民待遇”,大行其道,甚至有著名咨詢公司預測,未來幾年中國零售業(yè)大部分市場將被幾家國際巨頭所掌控……
《今日中國》英文版 2004年5期
[特別報道] 一國兩地——從香港到深圳 駱元軍
“到深圳去賺錢,去花錢”香港人日益看中內地的發(fā)展機會
[馬克論中國經濟] 中國的年輕消費者 馬 克
中國的年輕一代是追求時尚的一代。更多的外國名牌打入中國市場以迎合他們的口味和需求。
[社會/生活] 都市里的單身女貴族 魯 竹
婚姻不再是女人唯一的生活目的和保障,物質和精神的富足給予單身女人更大的生存空間。
《今日中國》阿文版 2004年5期
[中國眼] 印、美軍事同盟
無論從歷史角度還是現代發(fā)展的需要,印度與阿拉伯世界的關系都十分親密。美國為什么對印度如此重視?印度不僅在全世界擁有巨大的市場,特別是從冷戰(zhàn)以后,印度同樣也是亞洲安全的重要力量。
[北京街頭的咖啡館]讓我看看你的錢包 侯賽因
目前,中國在市場經濟驅動下,年輕人在選擇自己伴侶的時候,也開始側重對方的經濟條件。這當然不是在中國特有的社會現象。
[榮譽證書] 季羨林的愛情故事 谷 棣
季羨林先生很少向外人談起自己的感情生活。他在此篇文章中談到他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與一位德國姑娘有過一段浪漫的感情故事。
[變化著的社會] 中國旗袍 李王婭
本文是一篇知識性短文,從中國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來闡述中國旗袍的魅力。
《今日中國》西文版 2004年5期
[特別視點] 好工作難找 盧儒才
很多大學畢業(yè)生和研究生都想到大公司去找到一份收入豐厚的好工作。他們能如愿以償嗎?
[社會視點] 丁克家庭 才竹枝
不少夫婦選擇了不要孩子的都市現代生活。但是他們必須面對復雜的局面。
《今日中國》法文版 2004年5期
[特別報道]修改憲法的歷史意義 李伍洲
承認私有財產,尊重人權是這次修正憲法的核心部分。
[祖國各地]香港、深圳、上海、嘉興、蔚縣、保山、累洪
認識這六個城市和地區(qū)是當地居民、參觀者和投資者的愿望。
《北京周報》 英文版 2004年15期
[經濟生活] 中國即將實行差別存款準備金率 譚 偉
3月24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4月25日起實行差別存款準備金率制度,將資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提高0.5個百分點,執(zhí)行7.5%的存款準備金率,其他金融機構仍執(zhí)行現行7%存款準備金率。
《北京周報》 英文版 2004年16期
[封面報道]
東亞:貨幣合作進展緩慢 張運成
這個地區(qū)的各經濟體仍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和更大的政治決心來落實未來的“亞元”概念。
《北京周報》 英文版 2004年17期
[經濟生活] 中國首次經濟普查嚴防統計數據“兌水” 唐元愷
“一些地方政府在統計數據上作假的現象的確是存在的”。就社會上對子統計數據”有水分”的議論,國家統計局總統計師李強這樣對新聞媒體表示。但他同時指出,”我們的任務就是在錯綜復雜的社會和經濟現象中,通過科學的統計方法,從假的東西中間提煉出逼近事實的部分”。
《北京周報》英文版 2004年18期
[封面報道]轉型和重生文 黃 衛(wèi)
一條政府改革的新路再次彰顯出中國領導層建設一個”以人為本”的國家的決心。借助于該項改革,政府將逐漸弱化過去作為經濟建設型政府的特征,一個公共服務型政府的面孔將出現在世界的面前。
呼吁了多年的事業(yè)單位改革走走停停,終于從上個月在北京召開的一次研討會上傳出了權威的聲音,即中國政府已決定對事業(yè)單位進行全面改革,發(fā)改委對此項改革的指導意見將于下半年出臺。
《人民中國》日文版 2004年5期
[特輯之三] 中國農業(yè)合作社縱橫談 李要武
日本東京大學農業(yè)經濟學博士后、中國農業(yè)大學教授馮開文先生,接受了本刊編輯郎的采訪,暢談中國農業(yè)合作社的變遷與創(chuàng)新話題。
[本刊頭條] 修憲凸顯以人為本思想 張春俠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修憲問題作為中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引起了海內外輿論界的廣泛關注。
[專文]中日國劇 源遠流長 王眾一
今年,日本近松座歌舞伎將在5月北京第二后國際戲劇季期間再次登陸北京。這將是日本的歌舞伎時隔25年的第三次訪華公演,屆時將在北京興起一場歌舞伎熱。
《中國報道》世界語網絡版2叩4年5期
[文化] 李鐵軍和他的新雅藝術學院 張 爽
作為一所普通民辦藝術大學的校長,李鐵軍把辦教育當成了自己終生的事業(yè)。他創(chuàng)辦的新雅藝術學院沒花國家一分錢,發(fā)展成為一所能夠向社會輸送藝術工作者的學校。
[世界語大會專題]廣院的世界語班 陳 吉
北京廣播學院北區(qū)的一座教學樓的四層,7位來自不同省份的年輕人在這里學習。這些學生子2003年從不同專業(yè)轉學而來,在此之前他們已經有兩年的專業(yè)外語基礎,加之自身努力,進步很快。目前他們在為第89后國際世界語大會做著準備,大會期間他們將作為志愿者參加到大會的服務工作中來。
[旅游]云南之行 蘇漪軍
從小生長在北方的我對有“春城”之稱的昆明一直很神往,4月10日開幕的2004年昆明國際旅游文化節(jié),使我有機會感受到了昆明的美麗。
[普通人生活]到什剎海度周末 劉思功
什剎海風景區(qū)包括前海、后海。西海三個水域及周圍眾多的密集居民區(qū),除了主要干道可以車輛暢通外,有不少道路都很窄,幾乎容不下相向車輛會車,所以想接近水邊、看看風景,最好的方式還是騎自行車。田
《布達拉》藏文版 2004年5期
[藏區(qū)情懷] 跟柔愛勒逛麗江 陳小波
法國人柔愛勒(Joele)是個化工工程師,法國布列塔尼省人。他曾游歷過世界許多國家,兩年前與他的中國夫人來麗江旅游,并在麗江古城的西河岸邊開了一個餐吧,名字叫做“小巴黎”。52歲的柔愛勒說他至少要在麗江再住十年,他說:“在麗江,現代與傳統往往沒有矛盾”。
[藏區(qū)情懷] 尋找青海東部的風馬旗 SUSAN TRIMBLE
在青海省的東部地區(qū)居住著十幾個民族,有藏。回,蒙古、土。漢等各族。那里有很多藏民聚居的鄉(xiāng)村,那里的藏民們都有自己的寺廟,同樣少不了酥油花、堆繡。刺繡和瑪尼石刻。
《人民畫報》中文版 2004年5期
[時事·特別關注] 和平之路 走向崛起 徐 訊
和平崛起發(fā)展道路的揭示,展現了中國新一屆領導人坦誠的態(tài)度。
這條道路的確定,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影子,也源于中國人對國際時勢的清醒認識。
這是中國給世界的一個承諾。
這是歷史給中國的機遇。
這是前無古人的創(chuàng)舉。
[時事·特別關注] 時代呼喚新“藍領” 譚星宇
隨著中國工業(yè)在世界工業(yè)中的位置越來越重要,對人才的渴求成為中國制造業(yè)最生動的寫照。但是,中國工業(yè)與世界水平之間的距離仍然相當巨大,要提高中國工業(yè)水平,就必須首先提高工人素質,增加勞動力的“含金量”。對下崗職工的再就業(yè)培訓,對進城的農民工的崗位培訓,對職業(yè)教育的重視和改革,都是提高新一代工人素質的必經之路。時代,呼喚著新一代中國“藍領”。
[時事·特別關注] “臺獨扁”重傷臺灣 王 麒
迄今為止,臺灣“大選”余波未平,“3,20”之后的政治風潮愈演愈烈。臺灣街頭民眾發(fā)出的怒吼,不只為疑云重重的“骯臟大選”,更為“臺獨扁”執(zhí)政四年無所建樹,卻罔顧兩岸的和平呼聲,執(zhí)意在“臺獨”上越走越遠,瘋狂挑釁。“臺獨”企圖注定在兩岸民眾的反對聲中失敗,堅持“一個中國”,完成”和平統一”才是臺灣問題的根本出路。
[時事·環(huán)球專遞]艱難的跋涉——伊拉克戰(zhàn)爭結束一周年記 劉 嶸
2003年5月1日,美國總統布什宣布:伊拉克的主要戰(zhàn)事已經結束,聯軍取得了勝利,伊拉克人民自此將擁有自由……然而時隔一年,伊拉克不僅沒有迎來民主自由、和平安定的新
《中國畫報》英文版 2004年5期
[本報專稿] 永續(xù)保護敦煌洞窟的夢想和努力 王 蕾 魯安琪
2003年3月敦煌研究院院長和另外24位全國政協委員把他們對莫高窟保護的建議寫成提案上交全國政協。對這座藝術寶庫的進一步保護行動正在加緊進行中。
夕陽西下,莫高窟終于送走了最后一批游客,靜靜地矗立在茫茫大漠之上。1000多年的歲月,使它看上去有點老邁,但卻掩不住那輝煌的色彩。每每這個時刻,站在莫高窟面前的樊錦詩的心情就會變得復雜而矛盾。到今年夏天,這位so多歲的老人,作為敦煌石窟研究保護人員在這里整整守望了41個年頭。她也從一個年輕姑娘,變成了頭發(fā)花白的老婦人。自然界的一切都會隨著時間的流失而衰老,莫高窟也一樣,本已多病的它,需要休息。可是又怎么能夠對滿懷敬慕之情前來朝拜的游客說“不”呢?
本文從以下方面論述:
游客集中到來加速了洞窟保護的難度
緩解開放與保護矛盾的設想
從藍圖到現實的路線圖
[人物]女子十二樂坊:讓民樂變得流行 王 磊
成立于2001年6月的樂坊是中國第一個簽約海外的民樂團體。經過重新編曲后的新民樂在保持原有基礎上,融進了西方一些打擊樂。電子合音及電聲樂隊,使得樂曲中節(jié)奏感有明顯的突出。用手中純正的中國民族樂器,”女子十二樂坊”演奏出了融合拉丁、爵士。搖滾等諸多西方流行音樂元素的樂曲.將一股充滿現代氣息的、沒有地域之分,同時又極具東方韻味的音樂風帶到了世界。
[中國攝影師連載] 與虎對話 解 琛
在歷時兩年的拍攝東北虎過程中,無論是鏡頭中的對視還是對瞬間的捕捉,身處虎所生存的環(huán)境,甚至是近距離貼近它所感受到的氣息,都使我對東北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敬畏”,排除人類對自然界的侵犯與干擾,那么它將是它所在世界的真正主宰。
[旅游] 元陽之旅 解 琛
汽車跨過奔騰的元江,緩緩行駛在雄奇、高大的哀牢山間,滿眼望去,就是道路兩旁一望無際、被稱為“大地雕塑”的梯田奇觀。天色將晚,我們不敢流連,急于趕往離元陽老縣城還有一百多公里的俄扎鄉(xiāng)哈播村,因為那里還有哈尼人創(chuàng)造的另一個奇跡——長龍宴。
[旅游] 吉祥太陽谷 王 磊
出成都越過沃野千里的川西平原,穿過狹長的二郎山隧道,將滔滔大渡河水與溜溜康定云統統拋在身后,再接連翻過幾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進入四川省得榮縣,太陽谷就近在眼前了。
《英語角》雙語(中英) 2004年6期
[說美語秀自己] 職場菜鳥求職經
時機歹歹,工作難找
美語能力救了她!
Cindy大學畢業(yè)兩年,換了十幾個工作,腳踏實地的“工作經驗”working expermnce不多,但上當經驗卻不少。不過,這樣的她在經過了重重的“求職”job hunting難關后,最近總算透過了Jessie的歪打正著,幫她找到了在某知名時尚雜志的工作。別看Cindy之前求職如此不順,要能進入這外資出版社工作可也要有一番實力的。以下,我們就透過Cindy此生最成功的面試當范本,來教大家美語”面試”interview的技巧。
責編:朱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