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聘請一位外籍教師教學生口語:我與外教在一間辦公室,相處的日子久了,便發現總有學生給老外送禮物,但很少見老外主動還禮。
一次,老外買回一大袋小地球儀,準備當獎品發給學生。一個老師的小孩看見,便想請他送一個玩玩,他不肯。
小孩子把當老師的母親請來,同事不好意思開口,便讓我“代勞”。
我對老外說:“這是本校老師的孩子,你就送他一個吧,反正你的地球儀最后都要送出去的。”他仍然不肯。
我開導他:“中國人講究一個'情'字,送禮是聯絡感情的重要方式。一個小地球儀不值什么,但作為禮品送出去,那就是禮輕情義重。”
到這個份上,他仍堅定地搖著頭。我生氣了:“你真不給面子,一個小地球儀值多少錢?現在人家求到我,你不給,人家會認為我沒盡力。”
老外想了想,說:“你讓那小孩說5個單詞,我就給他一個。”
這不是成心為難人嗎?一個上幼兒園的小孩,哪會說什么英語?但是,既然老外肯送了,那就趕緊想辦法吧。好在小孩很伶俐,一教就會,不到5分鐘,5個英語單詞全會說了。老外除了白送一個地球儀,還高興地低下頭,親親小孩的臉。
這讓我很納悶:與其如此,何必當初?我問他為什么多此一舉?他說:“白送東西給人,是對人的一種侮辱;因為'送'的意味是施舍,即把對方當成乞丐;而那小孩很可愛,決不應該侮辱他。只是在別人取得成績時,我們才能把東西送給他,這是對人的一種鼓勵。作為一個教師,永遠只能'獎'不能'送'。”我的心里一下子裝滿了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