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默多克入場
30歲的詹姆士·默多克是國際媒體巨擘魯珀特·默多克之子,他是默多克六個孩子中被認為是最聰明的一個。他喜歡特立獨行,不像其長兄Lachlan那樣很早就加入了其父親經營的新聞集團。他在哈佛修讀過電影和歷史專業,1995年還沒等到畢業,就迫不及待地創辦了Rawkus唱片公司,該公司在紐約被人們看作hiphop(嘻哈音樂)的代名詞。
1998年,不知何故,詹姆士和公司合伙人賣掉了Rawkus唱片公司,而買家正是新聞集團,隨后他成為了公司新成立的音樂部門總監。
1999年詹姆士被任命為星空衛視的CEO,這次提升給他的職業生涯帶來了重大轉機。在他接手前,星空衛視一年虧損額達到1億美金。
詹姆士重新調整了節目內容,將市場重心從市場廣大卻比較難操縱的中國轉移到了印度。他的調整很奏效,星空衛視當年首次開始盈利。經營星空衛視的成功為他的提升鋪平了道路。很快他就被任命為英國天空廣播有限公司的總裁。
小默多克說:“我和每一個新人一樣,都希望不打一點折扣,出色地完成公司的目標。”這話聽上去就好像他已經做好準備,去接替他父親的位置了。

華爾街的銳眼
商人恨之入骨,共和黨人敬而遠之。他是坐在民主黨長椅上最大的一只蝙蝠,是一個不屑于戴上面具的革命者。埃利奧特·斯匹澤不記得從何時起他成為了一種現象:萬圣節時人們戴上他的恐怖面具,或者翻開報紙時到處都是關于他的閑言碎語——僅次于邁克·杰克遜。也許按他本人的話:這太離奇了,但是,這并非是出乎意料的現象。這位紐約總檢察長不是一夜成名,他在數個州擁有鮮為人知的卻可以行使莫大權力的辦公室。他是那些名車、軍火走私犯的眼中釘,也是電力供應商和血汗勞工的大恩人。
他的敵手是老油條的經紀人和基金管理人,那些聲稱被他的金融政策毀掉了一生的犧牲者。面對這些人,斯匹澤向來都是理直氣壯:“我只有一句話,就是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
奧爾巴尼(紐約州首府)也許并不是他的終點站,44歲的斯匹澤將會出現在若干年后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名單上。
艾滋病新殺手
他一直在西伯利亞的牢房和南非的貧民窟戰斗,現在有更艱巨的任務——2005年之前拯救300萬艾滋病感染者。如果你不相信這世上還有理想主義者可以實現愿望,就請拜訪金錦詠(音譯)博士。他,44歲,哈佛大學醫師,近20年在貧困國家完成了常人難以想象、且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他是“健康伙伴”救濟組織的創辦人之一;他成功抑制了在俄羅斯監獄爆發的致命傳染病TB;他也是完成艾滋病在海地的農村可以像在哈佛的教學醫院治療的可能性報告人之一;最近他獲得了“麥克·阿瑟天才獎”。“我喜歡改變人們對可能性的定義。現在我有機會在全球范圍之內實行我的想法。”
金錦詠去年搬到了日內瓦,去協助史無前例的激進的醫療項目:在接下來的兩年內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艾滋病災難國家提高治愈率的“3by5”緊急行動。如果成功,到2005年,這個緊急行動將使300萬的感染者重拾生命,也將永遠改變公共醫療的現狀。
但這項藍圖還面臨著很多困難。如金博士所說:“那些問題并非簡單,相應的措施和解決方案的出臺都是艱難的。”

新影后的時代
凱拉·奈特莉誕生于英國的一個演藝世家,其父是電視演員,其母是編劇。7歲時,她已經像職業演員一樣出現在大小熒幕上了。去年才滿18歲的她在《加勒比海盜》中出色地扮演了那個美貌與智慧兼具的總督千金,從而使她一躍成為好萊塢最炙手可熱的當紅影星之一,去年秋季更是參與了浪漫喜劇片《真愛至上》的演出。
因為她那像瓷器一樣精致的美貌,英國小報給她冠以“英倫玫瑰”的稱號。
其實她本人活潑、風趣率真因而略顯潑辣,任何一個看過她在影片《我愛貝克漢姆》中踢球場面或是聽過她沙啞笑聲的人,都會認為她與這個稱號并不相符。她參演《我愛貝克漢姆》時,才16歲,但將一個為足球瘋狂的少女演得鮮活自然,不帶絲毫造作。
2004年她即將參演的影片有《狂熱郁金香》和史詩巨片《亞瑟王》。現在她是如此之紅,以至于人們擔心她的魅力能持續多久。但和她一起工作過的人都說奈特莉集智慧、才藝和自然美貌于一身,她的演繹魅力將會持久不衰。她所要面臨的主要挑戰可能就是讓導演不要將注意力只集中在她的美貌上。
球賽的真正魅力
巴西驚動世界的人物鏈之一、羅納爾多的強敵——AC米蘭的年輕殺手卡卡也許是巴西獲得下一個世界杯冠軍的希望所在。去年8月,AC米蘭與這個有著軟啪啪頭發的名叫卡卡的巴西小孩簽約并沒有出人意料。當然,820萬美元的轉會價格令人豎起眉毛:值嗎?其實,每年歐亞洲各俱樂部都會用不止這個價錢的鈔票買入南美洲的球童們,同時希望摘下來的綠色水果可以成熟并帶來好運,但這個機會并不會降臨在每個人的頭上。
自從貝利退休,巴西一直在尋覓繼承人:另一個以智取勝更加威猛強壯的對手、更具速度的巴西國腳。卡卡引人注目,不單純是他的身材和力量,按巴西足球講評人久卡的說法就是:“他的肩膀上有頭腦。”這似乎迎合了面臨2006年世界杯賽前夕的巴西人的胃口:在強大壓力下質量顯得尤為可貴。
當然,卡卡并不是一直受寵,2003年圣保羅隊沒拿到巴西的冠軍,他引來一片噓聲。球迷或者狂野的噓聲或者失去理智的崇敬,而巴西的女球迷喜歡選擇后者。每次回國都蜂擁而至機場,只為目睹球星的風采——似乎沒有卡卡,也就沒有球賽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