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樹范:一個編織生活的女人
在2004年5月底舉辦的新疆第二屆旅游紀念品設計大賽中,潘樹范選送的龜茲樂舞和民族歌舞壁掛以奪目的色彩和精致的創作,獲得了大賽金獎。捧著金閃閃的獎杯,她心里充盈著滿足與安慰,她覺得自己幾年的辛苦在這一刻得到了全部補償。
潘樹范不像有些搞藝術的人那樣打扮的那么酷,她總是愛穿休閑裝、旅游鞋,一副很隨便的樣子。但是一和她接觸,就會發現她不僅是一個很有藝術氣質的人,而且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女人。
潘樹范已退休3年,退休前,她在新疆一所大學的科研所里從事服裝設計工作,退休后,她把屬于自己的全部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她所心愛的工藝美術事業上了。
她用自己一生的積蓄辦了一個工藝加工廠,主要生產壁掛,她喜歡壁掛這種藝術表現形式,認為它繼承了新疆少數民族民間壁毯的風格,有極強的畫面裝飾效果,很適合表現新疆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藝術形象。她采用民間十字繡手法,把新疆各民族少女和著名的古建筑都搬上了她的壁掛。
她給自己的產品注冊了一個特詩意的商標,叫花氈房。花氈房的美術設計師就是她自己。如許多文人給自己的書房取一個具有寓義的名字一樣,她給自己的壁畫設計工作室取名“神鑰匙”,有芝麻開門的意思。在她的“神鑰匙”工作室里,桌子上放著電腦和打印機,書櫥里擺著設計圖紙和資料,墻上掛著她設計制作的各種精美壁掛。看了這個充滿現代生活氣息的創作室,你根本不相信這是一個年過半百的女人的生活。
為了加深對少數民族文化的理解,她曾3次只身去喀什和克孜爾千佛洞采風。在喀什民巷民居中穿行,她心中充滿了感動和感激,她覺得那些充滿著濃郁民族特色的建筑和民族服飾承接著歷史,作為一種民族文化的載體保留至今,呈現給當代如此美妙的風情和亮麗的風景實在難得。
潘樹范十分注重美術的實用性。隨著西部大開發的一步步深入,新疆的旅游業得到了發展,但新疆的旅游產品單一,市場上賣的工藝品僅限于小刀、花帽之類傳統的產品。“我要把新疆最美的東西用旅游紀念品的形式呈現給人們。”她選擇了壁掛。
在她設計的新疆旅游產品系列壁掛中,她把古代壁畫中的一些手法和現代美術表現手法結合了起來,用西域傳統的手繡針法十字繡展示了西域文化和少數民族獨特的美。在龜茲樂舞和民族歌舞兩大系列中,她抓住最具民族特色的表現形式:在《花仙》一款中,她抓住維吾爾族婦女愛用鮮花打扮自己的習性,讓少女口銜鮮花,頭上也插滿了鮮花,十分動人,好似花仙子降落人間;在《高原風》中,帕米爾高原的風將塔吉克少女的頭巾高高地吹起,充滿張力,濃郁的民族風情乘風欲飛;在《藍鳥》中,哈薩克少女的帽子上插滿了羽毛,引得百鳥朝鳳般地飛翔……
在未來的日子里,潘樹范還準備開發西亞風情和民族建筑等系列壁掛,她要讓這些漂亮的壁掛成為神話里的“阿拉伯飛毯”,讓它載著西域獨有的旅游資源向世界飛翔……
陳淵:創造美麗人生的女人
陳淵生于1953年,是人們常說的被耽誤的一代。1970年,不滿17歲的陳淵只讀了一年初中就被迫下了鄉,兩年后她考上了新疆師范大學美術班。畢業后被分配到烏魯木齊十九小學任美術老師。
她是個喜歡不斷突破自己的人。那時正是九十年代初,市場經濟大潮翻涌,許多弄潮兒都下了海,陳淵所在的事業單位也遭到了商品經濟大潮的嚴重沖擊,她毅然“下了海”。
“下海”干什么呢?她不會“游泳”,眼前一片茫然。慢慢地,她沉靜了下來。她去洛陽唐三彩陶瓷廠參觀過,對陶藝的色彩和制陶工藝產生過濃厚的興趣和向往。她想,現在的陶制品大多停留在傳統題材上,新疆應該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陶制品,憑著自己在繪畫方面的特長,一定能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拿定主意,她背起背包又出發了,不同的是,這次她是為了謀生。
3個月的打工生涯,使她初步掌握了制陶工藝,同時也鍛煉了她的生存本領。
燒制陶瓷首先得有個好窯,得找一個寬敞些的地方。陳淵四處打聽,終于在一個僻靜的院落里租到了一間工房。找了個盤鍋爐的工人,人家說你這個爐子太小,屁股都轉不過來,不肯干。沒人干她就自己干,買來磚和專用材料,自己畫圖紙,一遍遍地砌,干得像個土人。
果然,她的陶瓷畫以色彩豐富、構圖好、制作精良在同行里贏得了美譽。龔建新等名家也將自己的作品拿來讓她制作成壁畫。銀都、鴻福、美麗華等各大賓館紛紛向她定貨裝修大廳。她成功了。
接下來,她又嘗試了彩色玻璃噴沙、木雕、銅雕等工藝,每嘗試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她的藝術領地就拓寬了一塊。
2000年,新疆舉辦了全國第七屆旅交會,她到會上轉了一圈,看到攤位上擺放的旅游紀念品不是本地傳統的地毯、花帽,就是外省市的產品。陳淵心中很不是滋味,作為本地成長起來的藝術家她對本土文化有著深厚感情,她覺得自己有責任把新疆市場做起來,把美麗的新疆通過旅游產品介紹給國內外更多的朋友。在一次商務活動中,她獨特的藝術創意和藝術表現能力引起了一位臺商的注意,經過洽談雙方達成了合作意向:共同開發新疆旅游產品。
陳淵開始學電腦了,因為她的每一個構圖、造型都得通過電腦傳到遠在珠海的總部去制作。掌握了電腦制圖,她的創作天空更大了。通過她的描繪,美麗的維吾爾姑娘、塔吉克少女被搬上了景泰藍掛盤;神秘的大漠、巍峨的蘇公塔被制成金箔書簽。他們的產品大到四格屏風,小到鑰匙掛件,總共設計開發了近百種。她設計的這些紀念品的共同特點是,都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色彩艷麗,美到了極致。這些產品隨著全國旅游業的興旺行銷全國。
進入陳淵的工作室,猶如進入了一個金碧輝煌的藝術展廳,墻上掛的架上擺的地上放的,全是她幾年來設計制作的藝術紀念品,透過這些作品,我們在感受作者在藝術道路上的那份執著和辛勞的同時,也被她浸透了民族文化的質樸的心所感動。
在幾個梳著長辮的少數民族布娃娃面前,陳淵對我們說,她現在正在設計一套音樂娃娃,就是選用新疆民歌,讓這些美麗的娃娃跳起新疆舞。她說,新疆歌舞和新疆人一樣倍受人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