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栽培通常多采用溝灌,水集中于溝底土壤,為使膜下作物根區充分濕潤,需延長澆水時間。這種方法用水多,土壤易板結等。膜上灌水技術是對溝灌的改進。它利用地膜輸水,通過放苗孔和膜側旁滲灌給作物供水。它適用于土地平整度較差、用井水灌溉出水量較小的地區。
一、膜上灌水的兩種形式
1.有漫灌帶的打埂膜上灌水。做成1.2米寬的小畦,將90厘米的地膜鋪于其中,3行種植,膜兩側留有10厘米左右的漫灌帶。畦長要求30~50厘米,節水20%。
2.無漫灌帶的膜上灌水。將田間做成95厘米的小畦,鋪70厘米的薄膜,2行種植,兩側打埂,畦長80~120米,節水30%。
二、膜上灌水的優點
1.改善了前期土壤水分供應條件,提高了地溫。打埂刮去地表土,種子直接播在濕土層有利于全苗。
2.徹底解決了大坡地區土肥流失問題。由于地膜的防沖作用,灌水不會引起拉溝沖刷現象。
3.膜上灌水能夠保持土壤的良好通氣性。滲水孔面積為3%,其余靠浸潤灌溉,土壤疏松不板結。
4.從膜上灌的輸水過程和灌水過程來分析,它與滴灌有相近的性質和節水效果,但膜上灌的投資很小,而滴灌每667平方米(1畝)需投入400元左右。(山西省聞喜縣呂莊水庫 武紅麗 郵編:04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