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藝可使各種仿生蜻蜓、蝴蝶、小鳥等能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跳動,還可同其他東西巧妙結合,制成多種動態工藝品。制作技術如下:
一、制作方法
1.底板和面板:鋸一塊長130毫米、寬50毫米的木板做底板,一塊長150毫米、寬110毫米的木板做面板,用萬能膠將面板粘在底板上,用彩色紙剪成許多花草圖形,貼在面板上,給人以蝴蝶在鮮花叢中飛舞的感覺。
2.制作線圈:用圖畫紙卷在鉛筆上做一個長30毫米的紙筒,在其上用直徑0.5毫米的漆包線平整地繞6層制成線圈,各層之間要加襯絕緣紙。
3.制線圈支架:用薄銅片做線圈支架,把繞好的線圈裝到支架上,并用小釘子把它固定在底板右邊。
4.制作杠桿和杠桿支架:用長130毫米、寬8毫米、厚5毫米的木條做杠桿,用銅片做一個杠桿支架,支架上頭用小釘子釘在杠桿的中部,下頭用小釘子固定在底板上。
5.制作鐵心:用鋼鋸鋸一段3毫米粗的鐵釘做鐵心,鐵心頂端用焊錫焊在一塊鐵片上,并把這一塊鐵片釘在杠桿的右端,鐵心的1/3插進線圈內,注意不能使鐵心碰到線圈紙筒。
6.制作觸片和彈簧片:用銅片做1個觸片和1個彈簧片,把彈簧片釘在杠桿的左端,把觸片釘在底板上。
7.制作蝴蝶:在2張40平方毫米的薄紙上,畫2只美麗的蝴蝶,用剪刀剪下后涂上美麗的顏色,用一根細銅絲在粗銅絲上繞成螺旋彈簧,截兩段130毫米的螺旋彈簧,分別固定在杠桿的兩端,在彈簧片的頂端貼上紙蝴蝶。
8.連接電路:用導線把杠桿支架和彈簧片連接起來,把觸片和線圈一端連接起來,用4節1號電池做電源,也可用交流電通過市售的整流器供電。
二、調整方法
調整杠桿支架、彈簧片、觸片,使整個裝置處于良好狀態,如沒有接電源,觸片應輕輕碰在一起,用手指按杠桿的右端,用很小的力就能夠按下,且不會碰到線圈紙筒;手放開后有彈性的杠桿支架又使觸片和彈簧片碰在一起。
三、原理說明
接上電源后,電流通過線圈,線圈產生磁性,吸引鐵心向下運行,鐵心下移一定距離后彈簧片因觸片分離,電流被切斷,線圈中的磁性隨著消失,杠桿在有彈性的杠桿架作用下,恢復到原來的位置,使彈簧片重新接通線圈,這樣杠桿就一上一下地不停擺動,杠桿上的蝴蝶就在螺旋彈簧的作用下翩翩起舞。(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三樹鄉陸安村九組沈正清郵碼:22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