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黃13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所于1993年以豫豆8號為母本,以90052-76為父本進行雜交、經連續選拔并南繁育成。2001年通過國家農業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12個大豆新品種中,“中黃13”的產量居首位。
中黃13為半矮稈品種,稈強抗倒,耐旱抗澇,增產潛力大,適合高肥水條件下栽培。經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專家進行接種鑒定,本品系中抗孢囊線蟲病。
本品種粒大,因此播種時需要足夠的水分才可發芽。產量每667平方米(1畝)250公斤以上。生育期102天,株高68~73厘米,株型收斂,葉片大,圓形,有灰毛,亞有限結莢習性,分枝4~7個,單株有莢53.4個,單株粒數98.4粒,粒橢圓形,黃色,褐臍。百粒重24~26克。開花前后要注意防治蚜蟲及其他蟲害,以免傳播病毒。本品種矮稈分枝強,結莢集中,栽植密度以每667平方米1.2萬~1.4萬株為宜。本品種喜肥水,在生育期應適當灌水,特別在鼓粒期應灌水,以利增重。(中國農科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中黃13”大豆原種繁育基地郵碼:236500電話:0558-4881499)
特優質雜交粳稻——遼伏2006
遼伏2006是遼寧省農科院稻作所近年以優質不育系與特優質恢復系配組培育的優質、高產、高效、生態適應性廣的抗病雜交粳稻新組合。在沈陽全生育期165天左右,屬中晚熟組合。株高110~120厘米,穗長25~30厘米,成熟時穗呈“葉下禾”狀,散穗型。莖稈彈性好,基部莖節粗短,抗倒伏能力強。分蘗力強,成穗率高,每667平方米(1畝)有效穗數一般為22~24萬,每穗成粒120~130粒,結實率90%以上,千粒重26~28克,產量650~800公斤。灌漿期較長,活稈成熟。米質特優,米粒晶瑩剔透,長寬比為2.1左右。適口性好,可與日本特優米越光相媲美。(見中插二圖13)(遼寧省農業科學院稻作研究所華澤田郵碼:110101電話:024-89819634)
高產優質珍稀白米谷子——白玉香谷
白玉香谷是最新育成的一個中晚熟谷子新品種,生育期春播125天左右。根系發達,莖稈粗壯,葉片濃綠、肥厚,光合作用強,紡錘形穗,穗大穗緊,籽粒飽滿,粒大,千粒重約3克。活稈成熟,豐產潛力大,667平方米(1畝)產量可達500公斤以上。抗倒性強,抗病力強,適種范圍廣。谷粒皮薄,易碾米,出米率85%。谷草品質好,是飼喂牛、羊的上佳飼料。小米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各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各項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家一級優質米標準。小米米粒圓整、米臍小,硬性,米色乳白、鮮艷,似顆顆小珍珠,晶瑩剔透,商品性極佳。熬粥煮飯糊化溫度低,米飯潔白,油光發亮,香味濃郁,誘人食欲,松軟爽口,冷卻后不回生;小米粥黏性強,油分足,滑潤爽口。該小米極具市場競爭力。栽培管理同當地谷子,一般667平方米留苗40000株。(見中插二圖14)(吉林省扶余縣肖家鄉農業技術推廣站王新國郵碼:131217電話:0438-5989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