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栽缽棉 縮短緩苗期
營養缽棉苗移栽后,一般會出現5~7天的緩苗期。如果緩苗期過長,則會導致棉花僵苗遲發。為縮短緩苗期,促苗壯早發,實現棉花“早現蕾、早開花、早坐桃”的目標。移栽時要抓好四大關鍵技術:
一、適時適齡移栽
1.氣溫穩定在18℃以上、地溫穩定在15℃以上時移栽,棉苗比較安全。遇寒潮、陰雨天不宜移栽,天晴土爽移栽,質量最好。
2.苗齡35天左右、棉苗有3~4片真葉時為移栽適期。在湖南澧縣一般5月10日前完成套栽,5月20日全面完成移栽。
二、堅持“三帶”移栽
1.帶肥移栽。營養缽棉苗移栽前,每穴施入棉花專用肥50~100克做“安家肥”,或移栽前3天,每667平方米(1畝)苗床用5公斤尿素拌細土均勻撒施做“送嫁肥”,或每667平方米(1畝)大田用20~30公斤尿素對水淋蔸做“定根肥”,以滿足棉苗移栽后對養分的需要。
2.帶藥移栽。在起苗前1~2天,每667平方米苗床用甲胺磷50~100克加多菌靈或托布津100~150克對水50~80公斤噴霧,既殺蟲又防病。
3.帶激素移栽。移栽前一天用4000倍“802”(即14公斤水加“802”3.5毫升)噴施苗床或按每667平方米苗床用“802”500毫升對水2500公斤潑澆苗床。或移栽后667平方米用0.2~0.3公斤“802”對水1250公斤淋蔸,可促進棉苗根系迅速伸展。
三、講究移栽質量
移栽時要做到邊打洞、邊起苗、邊運苗、邊移栽、邊澆水。結合澆水用“802”淋蔸。確保移栽后土壤相對持水量在80%左右。
四、及時中耕松土
移栽后及時中耕松土,清溝排漬,促主根下扎。中耕時在離棉苗3厘米以外的行間進行,嚴防傷根。(湖南澧縣農業局張建武郵碼:415500)
提高菜豆結莢率“五訣竅”
1.“干花濕莢”菜豆水分管理應看天、看地、看作物,遵照“干花濕莢”、前控后促的澆水原則。出苗后到開花,控水為主,如果墑情好,只在臨開花前澆1次水,供開花所需,然后一直蹲苗到莢果初期才澆頭次水。坐莢后植株旺長,莖葉又開花結果,需要大量水分和養分,這時以促為主,應大量澆水,使土壤水分穩定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進入高溫季節,采用輕澆、勤澆、早晚澆水等辦法。
2.合理施肥在施足基肥和早期輕施追肥的基礎上,花莢期還需追肥2~3次,達到長莢保葉的目的。氮肥要適量,磷鉀肥要配合,避免氮肥過多造成植株徒長,導致落花、落莢和影響根瘤的形成。施肥以腐熟人糞尿、廄肥為主,并適量施些過磷酸鈣、氯化鉀和草木灰等。
3.通風透光為避免菜豆互相蔭蔽,棚室菜豆應采用尼龍繩吊蔓,露地栽培應采用南北向“人”字形花架。棚室栽培密度應控制在2000穴以內,密度過大,相互遮光又不通風,會造成只長秧,不結莢。及時摘除下部枯老黃葉及有病蟲害的枝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養分消耗,有利于保花保莢。
4.及時采收及時采收既可保證豆莢品質鮮嫩,又能減輕植株負擔,有利于促進其他花朵開放結莢,還可延長采收期、提高結莢率。秋菜豆前期溫度高,開花后10天左右即可采收,后期溫度低,花后13天才可采收。
5.藥劑處理在開花期間用5×10-6~2.5×10-5濃度的萘乙酸或猓裂躋宜幔潁病粒保埃杜ǘ鵲牧茁缺椒喲宜幔潁怠粒保埃丁玻怠粒保埃蹬ǘ鵲Auml;“九二○”液噴施花序,對控制高層形成、防止落花、提高結莢也有較好的效果。(山東省壽光市第二職業中專李英奎郵碼:26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