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厭食小孩配餐
年齡小的孩子多半不喜歡黏稠的如芝麻糊之類的食物,尤其是從一兩歲到進入幼兒園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較為明顯。他們比較喜歡脆脆的、咀嚼時會出聲的食物。
食物中不要加太多刺激性的調味品,如蔥、蒜、辣椒等。
食物不要切得太大,以免孩子一看到就有吃不下的感覺。在切的時候不妨變些花樣,如胡蘿卜可以切成各種形狀,這樣孩子覺得有趣從而胃口就好些。
食物的分量不要太大,而且要在孩子真正餓的時候再給他(她)吃。
注意餐具的變化。用慣了碗時可以改用碟子,或圍上一條可愛的餐巾,食物擺放的樣式也可以隨時變換。
注意食物烹調的變化。孩子不想吃米飯,可以讓他換換口味,如換吃面條或餃子等。同一種食物,采用不同的烹調方法,如將雞蛋改做成蛋糕,可以使孩子胃口大開;不吃素菜,則可以把菜包在春卷、餃子等食物中給孩子吃。(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鎮計生服務所杜晶國郵碼:354009)
您會給新生兒進行心理護理嗎?
新生兒的家庭心理護理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在抱起新生兒時,應該用左手輕輕托住新生兒頸部,以防滑脫;右手托起小兒臀部,豎直新生兒身體,使之有安穩、舒適的感覺。這時大多數的新生兒會睜開眼睛看看世界。這時家長應該用溫和的語言對他說話,讓孩子感到親切、平和、溫暖。
2.喂奶以后媽媽應該把新生兒豎起抱著,讓新生兒趴在母親的左肩部,用手輕輕拍著孩子的背,營造安定、舒緩的氣氛,讓其耳朵盡量貼近媽媽左側胸部,使他能聽到媽媽的心跳聲,與在娘胎里聽到的媽媽心跳聲一樣,這樣會使孩子感到安全,心理上得到安慰。
3.父母們在護理寶寶時動作應輕柔,不能對新生兒發脾氣,更不能摔打孩子。如果心情不好,應調整一下心態和表情后再去護理孩子。
4.新生兒啼哭,一般都是有所求助,如饑餓、尿濕、過冷、過熱、疼痛、生病等,應該馬上查看。
5.新生兒吃飽后多數人睡,也有些新生兒吃飽奶后睜眼注視周圍,此時父母應該放柔和的音樂,對孩子微笑、說話,母子間進行感情交流,這有利于小兒神經發育及良好性格的培養。專家認為,新生兒期做好心理護理對小兒神經系統發育和小兒的性格形成都有重要影響。(廣西南寧地區婦幼保健院龍玲郵碼:5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