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鈣果答讀者問
自本刊2003年第4期刊登了《種植鈣果生活紅紅火火》一文后,讀者反響極大,紛紛來電來信咨詢有關問題,現統一答復如下:
一、鈣果的主要優點
1.早果高產:每667平方米(1畝)當年產果100多公斤,第二年產果600多公斤,第三年產果1500多公斤,這在果樹中極為罕見。
2.果品優良:形似櫻桃,味似李子。營養價值測定,每100克鮮果含鈣60毫克,還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一種高檔水果。
3.觀賞性好:盆栽株型美觀,可春季觀花、夏季賞葉、秋季品果。在街道路旁、房前屋后栽植,既可防止水土流失,又能美化環境。
4.適應性強:適宜全國種植。在氣溫-35~43℃、年降雨量400~2000毫米、海拔1600米以下的山坡、丘陵及荒漠均可正常生長。
二、鈣果的栽培技術
1.建園定植:選背風向陽、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平地或緩坡建園。深翻土壤,每667平方米施腐熟農家肥2000公斤,把土整碎整平。冬末春初,按株行距1米×1米,挖深、寬各30厘米的定植穴,穴底施垃圾肥、人畜禽糞、過磷酸鈣等拌混的有機肥1公斤,上蓋一層表土,再將苗放入穴中,然后回填泥土壓實。每667平方米栽660株。
2.管理要點:栽后半個月內每天澆水1次,成活率高。在生長期需進行中耕除草2~4次。每年10月,在距樹蔸15厘米處打穴,株施腐熟農家肥1公斤。第1次追肥在4月進行,每667平方米用尿素20公斤對水澆施,以促春梢生長和開花結果;第2次追肥在7月進行,每667平方米用復合肥20公斤對水澆施,以促果實膨大和提高品質。目前尚未發現病害,蟲害主要有蚜蟲、食心蟲和杏仁蜂等,可噴40%樂果1200倍液防治。
3.整形修剪:采用叢狀形或自然開心形。栽后苗高30厘米左右剪枝定干。培養3~4個主枝及大、中、小型結果枝組。對輔養枝、較直立枝和大枝,在夏季進行拉枝以張開角度,增加中、短枝數量。秋季采果后,將過密枝、瘦弱枝、病蟲枝剪掉。
4.收獲加工:果期8月初~9月底,單果重6~8克,最重達10克。收獲后可出售鮮果,或加工成果汁、果酒、果脯和罐頭等。(江西省南昌縣向塘興農園藝場戴曉龍郵碼:330201電話:0791-5157520)
中華奇果冬棗
該品種果實近圓形,果面平整光潔,果形酷似小蘋果。果實中等大,一般單果重16~25克,最大果重45克。果皮薄而脆,白熟期淺綠色,熟后赭紅色,光亮。果肉白綠色至黃白色,細嫩多汁,無渣,味濃甜,鮮食極為可口,品質極上。據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測定,冬棗果實的含水量為69.8%,含可溶性固形物24.23%~35.52%,蛋白質1.65%,脂肪0.75%,膳食纖維2.3%,灰分2.25%。每公斤冬棗中含維生素C3030毫克,維生素B22.2毫克,維生素B10.1毫克,胡蘿卜素1.1毫克。另外還有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等18種氨基酸和多種人體所需的礦物質營養。其中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的70倍,梨的100倍,金絲小棗的20倍,有“活維生素丸”之美譽。經常食用可防治高血壓、心臟病,強身健腦,營養價值居“百果之冠”,被譽為“中華奇果”和“世界第一果品”。果核為長圓形,核小,可食率達96%。
該品種樹勢中庸,樹冠開張,發枝力中等,針刺不發達。果實豐產性較強,嫁接當年即可少量結果,第2年全部結果,第3~4年667平方米(1畝)產達1000~1500公斤。坐果穩定,落果輕,豐產穩產。對氣候、土壤適應性強,在不同類型的土壤上栽培均生長結果良好。果實不裂果,抗輪紋病和炭疽病,是目前晚熟鮮食棗品種中品質最好的品種之一。
(本刊讀者服務部可供冬棗種苗。苗價為6元/株,10株起郵;50株以上,5.8元/株;100株以上,5.5元/株。購苗額達500元以上再免費加送10%的苗木,1000元以上加送20%,2000元以上加送30%,5000元以上加送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