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是工作環境、生活習慣等因素綜合促成的結果。有選擇地多食用適當的食物,能夠有效地降低職業病的發生。
攝影、X光拍片和微機操作人員:由于經常接觸放射線,應多吃高蛋白食品,以補充因放射線損害引起的組織蛋白質的分解;多飲些綠茶,有利于加快體內放射線物質的排泄;還應多食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等。
紡織、鑄造、翻砂、教師等與粉塵打交道的人員:應多吃豬血,紡織業等接觸纖維的人員還應多食黑木耳,以幫助消化纖維類物質。
農藥、化肥生產者:常接觸磷,應多食蛋白質,以提高抗磷能力。
振動、噪聲環境中工作的人員:體內的維生素B消耗量很大,應多食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如米糠、麥麩,以提高聽力,預防聽覺器官的損傷。此外,振動及噪聲通過植物神經系統,能抑制胃功能及消化腺的正常分泌,使人的消化功能下降,食欲減退、腹脹等,故應食易于消化、能促進食欲的營養豐富的食物。
用腦者:宜多食蛋黃、動物腦、禽類、牛奶、蓮子、蘋果、金針菇等,多攝取蛋白質、糖、卵磷脂、鈣、鐵、維生素B族等養分,以利于補充腦力消耗、增智健腦。
野外作業者:膳食宜量多質好,并常飲水。冷天可適當多食羊肉、牛肉、狗肉、魚、辣椒、姜等高脂、高熱量食物,以補充體力、抗風御寒。
高溫環境中勞動的人員:由于機體大量出汗,體內鉀大量流失,除補充足量的水、鹽分外,宜多吃含鉀較豐富的食品,如黃豆、青豆、綠豆、馬鈴薯、菠菜、柿餅、香蕉等。高溫環境中,人體維生素消耗量增加,大多數水溶性維生素隨汗水流失,其中以維生素C流失較多,故應多吃一些綠葉蔬菜、棗和柑桔類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