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兒子小東今年14歲,在中學讀書。去年冬,因小東父親劉某有婚外戀,我們為此離婚了,小東隨我生活。此事在小東心里留下了陰影,所以每次劉某來探望時,小東都拒絕不見,而且幾天都情緒不好。見此情形,我提出劉某不要再來探望小東了,但劉某說小東是他兒子,而且還是個未成年人,他有探望小東的權利,小東也不能拒絕他的探望。請問:未成年子女可拒絕父或母探望嗎?
陸琴
陸琴朋友:
父母對子女的探望權是指父母離婚后,與子女分居的一方享有在一定的時間、地點探視子女的權利。我國《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根據這一規定可知,探望權是法定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還有協助不直接撫養子女一方行使探望權的義務。
然而,父母雖然有探望子女的法定權利,但在行使探望權時如果影響到子女的身心健康,可以中止探望。《婚姻法》第三十八條第三款規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十六條規定:“未成年子女,直接撫養的父或母及其他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義務的法定監護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權的請求。”因此,在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時,未成年子女、父或母及其他法定監護人,都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權的請求。
如今,你兒子小東拒絕他父親劉某探望,而且劉某的探望影響到了小東的身心健康,在此情況下,小東或你可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劉某探望權的請求,如以后小東心里不再有陰影,再適時恢復劉某探望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