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五晚上,做完作業后,我宣布我要為父母中的一位洗一次腳。那一刻,爸爸媽媽的臉上滿是驚訝———養育了我十一年,哪一次我曾主動要求給他們洗腳呢?沉默片刻后,爸爸開口了:“我愿意。”
我很快地打來一盆熱水,用手試了試水溫,才放心地端到爸爸跟前。我幫爸爸把腳放進盆里,然后輕輕地搓去爸爸腳上的污漬,不放過任何一個地方,包括腳趾縫。而爸爸則靠在沙發上,一臉愜意,嘴里不住地喃喃著:“真舒服啊!有個好女兒真好!”話音中流露著喜悅。
爸爸很瘦,腳自然也胖不了,根根青筋很明顯地凸出來,與我那白白嫩嫩的腳反差很大。猛然,我看見爸爸的大腳趾指甲,不由想起了一段往事。我六歲那年,一個炎熱的夏天,快到吃晚飯的時間了,爸爸想把飯桌移到屋外去。一旁的我卻淘氣得很,圍著爸爸不住地跑來跑去,不小心碰翻了椅子。椅子倒了下來,不偏不倚,正好砸在爸爸的大腳趾上,當時爸爸的那個腳趾指甲就掉落下來。后來,那個大腳趾上長出的指甲又小又厚,用一般的剪刀根本剪不動,只能去澡堂用刀片削……
水竟有些涼了,我忙把毛巾擰干,幫爸爸把腳擦得干干凈凈,倒掉了洗腳水。
默默地,我感覺到:我對父母的關心遠遠不如父母對我的關愛那么深!(指導老師:李祥)
老師寄語
學習語文當“放眼于生活,博覽乎群書”,這是一個長期不懈、反復提升的過程。
我們平日閱讀文章時,當悉心積累對自己有益的東西,或吟詠、或摘抄、或隨感、或研討,努力達到一種“樂而忘返”的境界,寫作文時必然“如有神助”“妙筆生花”。
我們一雙慧眼,當竭力搜尋生活中閃光的細節,用真誠的態度、平實的語言、精當的詞匯敘寫出自己的體悟,放飛兒童神奇的夢想,描繪童年金色的畫卷,給人生之路留下一個清晰美好的腳印。
———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