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倡議書
倡議書是專用書信的一種。它是由個人或集體發起的,是就人們共同關心的問題向社會或有關群體公開提出具有號召性的建議,用以共同完成某項任務或某種群體活動,從而引起廣泛響應的一種文書。
倡議書是公開性質的專用書信,針對面較廣,它的作用是倡導、建議,而不是指令。因此,倡議要得到廣泛響應,就必須要求倡議書在內容上有新的時尚和精神,要實事求是、切實可行;在形式上措詞妥貼、表達豐富,具有較強的鼓動性和號召力。
二、怎么寫倡議書
倡議書的結構一般包括標題、稱謂、正文和落款。
1、標題
倡議書的標題一般有三種寫法:一是事由加文種,如《關于開展“愛我中華”讀書活動的倡議書》;一是受文對象加文種,如《致全校師生的倡議書》;一是只寫文種,即《倡議書》。
2、稱謂
選用適當的稱呼寫明倡議的對象,如“全校的老師和同學們”;稱謂也可以不寫,但必須在正文中明確指出。
3、正文
倡議書的正文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寫倡議的背景、理由、目的和意義,要求背景清楚明晰,理由真實可信,目的明白確定,意義深刻長遠。最后,用“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倡議”等句子作為啟下用語。
第二部分寫明倡議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內容和要求要具體細致、切實可行。
第三部分用簡短且帶有鼓動性和號召力的話,表示倡議者的決心和希望。
4、落款
倡議書一般不寫祝頌語,在正文的右下方直接寫落款,署上倡議者的名稱和倡議日期即可。如果倡議者較多,可依相關關系排列。
三、例文
關于開展“愛我中華”讀書活動的倡議書
同學們: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正是在書籍的指引下,發現了真理、找到了光明。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托爾斯泰說:“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顧炎武說:“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家、天下事,事事關心。”林肯說:“好學的人必成大器。”周恩來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們正是由于對書籍的摯愛、對知識的渴求,才充分體現了自身的價值,完成了自己報效祖國的心愿,推動了歷史前進的巨輪。
但是,現在在我們的校園中,卻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有的人說:“我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考大學,無關的書我不看。”有的人說:“看那些正經八百的書有啥意思,還不如看武打小說、愛情小說……”有的人甚至說:“看書沒意思,不如打打球、玩玩電子游戲、聽聽流行音樂……”作為一名中學生,有廣泛的興趣愛好并不是一件壞事,但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我們中學生最主要的任務是汲取更多、更有益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從而為將來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倡議:
1、在全校同學中開展以“愛我中華”為主題的讀書活動。
2、每位同學每月看1-3本圖書,寫1-2篇讀書心得;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了解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抒發自己的感情,暢談自己的理想。
3、每班每月舉行一次讀書活動交流班會,交流讀書心得,推薦優秀作品。
4、團委會、學生會每月組織一次讀書活動演講比賽和讀書心得評比活動;宣傳優秀作品,表揚活動中涌現的先進個人或集體。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吧!
××中學團委
××中學學生會
×年×月×日